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439章

      “父亲,依兄长此前传来的消息,明日昭国那边的粮食理应就要到了。
    不管今日胜利的是冒充马家军之人,还是韩将军一方,届时恐怕他们都会对粮食有所图谋。
    可若我们出城迎战,说不定又会落入陷阱,不出城迎战的话,那群人肯定会抢夺粮食。”
    这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守城的话其实优势是很大的。
    几千人守城,哪怕是面对数万人进攻,都不会惧怕。
    马腾自然也感受到了棘手之处。
    这突然冒出来的军队到底是谁,凉州除了韩遂,值得让他重视其他军阀都躲在自己那块小地方醉生梦死。
    这次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更奇怪的是,对方为什么要冒充马家军来进攻韩遂军队,这是要挑拨离间吗?
    难道对方的军队是想逼迫韩遂带着大军过来和他马家军生死决战,然后对方坐收渔翁之利?
    若是如此,他必须要想办法和韩遂那边获得联系,不能中了敌人的诡计。
    到最后的讨论结果是,先确定今日胜利的一方是谁,然后再秘密派人去和韩遂那边取得联系。
    至于明日运送达的粮食,马腾这边只能连夜派人去过去通传消息,阻止他们靠近狄道县。
    郭嘉这边在半夜就得到了消息,马腾这边派人过来说狄道县有情况,让他们暂时在原地停留。
    看来大王那边已经完成了目的,于是天亮之后,马超一行人用大锅煮着的粥饭里面,撒上了大量的泻药。
    过去这两天,郭嘉一行人对马超态度非常好,那是有问必答,态度友善,吃食也是他们这边的人准备。
    之前几顿饭就没问题,人的思想就会下意识的放松警惕,觉得接下来也不会有问题。
    至少此时他们还不知道冒充马家军的人是谁。
    与此同时,杨秋他们这边在天亮之后,直接发动了进攻。
    几个铁球被烙红的铁点燃之后,直接通过投石机砸向了狄道县的城墙。
    巨大的爆炸声响起,直接将整个县城的人惊醒了过来。
    这东西带得并不多,但此时就这样投放出去,威力也非常惊人了。
    “将军,这必定是昭国的军队。他们为何会绕道陇西这边来?韩家军昨日肯定是败了。”
    县城里面的人惊慌失措,之前他们只是听说过传言,据说当初昭国收复关中之地的时候,有些顽固抵抗的人守着城墙。
    最后昭国竟然拿出了一种可以炸毁城墙的东西,据说那物威力很大,跟打雷声差不多,外面还取了一个名字叫做雷炮。
    原以为这种传言是夸张说法,没想到竟是真的,若继续用这种东西,攻打城墙,县城根本守不住!
    众人几乎立即意识到了接下来的危险处境。
    “将军,少将军那边恐怕也出事了。对方准备了如此多的粮食与我们交易,原来只是个陷阱。
    这么多的粮食,分明是为他们昭国的军队所准备。现在该如何是好?”
    马腾此刻脑海里面经历着剧烈风暴,先是慌乱,接着是震惊,再接下来就是不解了。
    若昭国的军队是想挑拨他马家军和韩家军作战,昨日达成目的之后,接下来坐收渔翁之利就行。
    为何今日又要攻打县城?这分明是暴露自己呀。
    心中正满腹疑问,然而很快,马腾的疑问就得到了解答。
    因为昭国那边直接派人将韩遂的人头送了过来。
    与此同时,还有一封杨秋的亲笔信。
    没错,这是一封和谈的信件。
    杨秋给了马腾一个机会,投降昭国,接着和昭国军队联合去扫除韩遂的残余势力,并扫除凉州其他军阀。
    “马腾年纪大了,已然没有了争雄天下的心气儿。将他当作一个吉祥物,让凉州的人安心投降,倒也合适。”
    没错,杨秋没有赶尽杀绝的原因就是如此,凉州还有许多小军阀,还有一些犹豫的墙头草。
    若是韩遂和马腾都死得凄惨,这群人说不定会联合起来反抗得很激烈,毕竟前车之鉴摆在那里。
    但若是马腾投降之后能够去昭国那边养老,然后几个儿子去军队当中训练,这会给那些人希望。
    凉州这个地方环境特殊,不能把人逼急了。
    到时候开通西域商道的时候,其实西凉军野蛮彪悍的性格,到时候挺适合去西域维护商道。
    杨秋和贾诩对马腾的性格把握还是很精准的,不过考虑了一天,对方就答应和谈了,
    当然,前提条件是把他儿子马超放回去,对方再答应和谈,这事儿杨秋答应得很爽快。
    此时杨秋和郭嘉这边已经会合了,如今郭嘉运送过来的粮食就变成了昭国军队的军粮。
    毕竟之前绕行这么远的路,其实粮食基本已经消耗干净。
    “那马超看着奉孝的脸色简直要吃人?奉孝这一次估计把他玩得很惨吧。”
    杨秋这番打趣的话一说完,郭嘉也轻笑了一声。
    “他带来的一千人,已被我策反了一半以上。这些羌人毫无忠诚之心,恐怕未来想要整合这边的羌人军队,会有些麻烦。”
    第156章
    “尽管原因纷繁复杂,然而归根结底,乃是西凉之地着实太过贫瘠,生存资源极度匮乏。
    所以此地叛乱反复不断,即便是贤明之臣在此治理,仍可能遭遇羌人的频繁反抗。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