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166章

      可以想象这片区域的地理位置有多么优越。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冬季牧场, 更是他们的生命线。】
    【对于中原王朝而言,这片土地同样重要。】
    【它是中原前往西域的咽喉要道, 在没有控制青藏高原的时代, 这是唯一通往西域的道路。同样,这里是养育战马的天然牧场。尽管中原王朝可以划出一片地区来养马, 但“马喜高寒,非炎方所利”,真正的好马依然需要养在草原。】
    【冷兵器时代, 优质战马有多重要,已经无须赘述了。】
    【汉朝隐忍七十年, 借鉴了秦亡的经验,不再折腾百姓, 而是休养生息。从皇室起勤俭持家, 刘恒甚至舍不得多建一个亭子, 后宫美人不能穿拖地的长裙。就这样攒了七十年的家底, 终于等到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
    “整整七十年啊。”刘彻回想起祖母窦太后。“朕的祖母一生勤俭, 蒲团上都是补丁。”
    这位老人虽然在黄老之学上异常固执, 但刘彻还是从内心里敬佩她。
    后宫的女人们总是在纺线织布。自己也时常在母亲织机边,听着咿咿呀呀的织布声音睡去。
    【对外真正, 仅有英明的君王是不够的。还要有英勇无畏的将军。这就不得不提西汉帝国的双子星——卫青、霍去病。】
    【尤其是霍去病,简直就像是上天给华夏的礼物。这位取得古代最高军事荣耀的将军仿佛就是为了解决匈奴而生。在他短短二十四年的生命中踏破匈奴,封狼居胥,扬汉人雄风。可他却像流星一样,带着夺目的光彩划过天际,很快消失在天地间。只留下传奇的事迹,引后人扼腕叹息。】
    【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现在很难想象一个马奴出生的人要经过多少磨难才能成为战功赫赫的将军。】
    【汉朝对匈奴的反击用了四十四年,最重要的是由卫青主导的河南之战,霍去病主导的河西之战。】
    【河南之战始于公元前127年,武帝元朔二年。卫青出兵匈奴,收复‘河南地’——河套草原,斩杀匈奴三千余人,解决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
    【三千人对匈奴来说不算多。真正让匈奴伤筋动骨的是卫青收取了河套地区,夺取匈奴的牲畜数百万!】
    【失去了牧场和牛羊的匈奴无疑是大动脉被割了一刀。】
    【紧接着,卫青发动高阙之战,击溃盘踞在阴山一代的匈奴右贤王,俘虏一万五千余人,夺取牛羊千万头。紧接着出兵定襄,将阴山山脉一代的匈奴肃清。】
    【从此匈奴赖以生存的资源被汉朝彻底夺取,简直就是致命性的打击。汉朝取得了反击匈奴的最大胜利。】
    刘邦目不转睛盯着天幕上的行军图,两眼放光,拍手称好,“如此一来,长安不再受匈奴威胁,更要紧的是斩断了匈奴两大部落的联系,逐个击破!”
    “收复河南地,我汉军便可在朔方一带建立军镇,进可攻退可守。”吕雉同样激动不已,心中的不满也在天音振奋的讲解中烟消云散。
    她起身吩咐文吏将神仙的话一言一行记载下来,刘邦却拦住了她。
    “如皇后所见,反击匈奴不是一朝一夕,我们做好自己的事,与民休息,勤俭持家,给刘彻多攒些家底,打仗多费钱!解决边患自然水到渠成,急不得!”
    “也是。”吕雉头一次觉得丈夫思虑周到。汉朝不像其他王朝着急预知后事,挽回遗憾。他们只需要做好每一代的事,相信大汉能远超前朝就好。
    这就是汉朝的自信了,无需多做,专注当下,他就能成为华夏历史上最辉煌耀眼的时代。
    【公元前121年,武帝元狩二年,汉朝发起了河西之战。】
    【霍去病千里奔袭,越过焉支山,重创匈奴,斩杀匈奴折兰王、卢侯王。随后霍去病剑指祁连山,击破匈奴浑邪王、休屠王的部队,斩首三万,俘虏四万。】
    【汉武帝设立了河西四郡: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
    【‘武威’,意为彰显汉帝国的武功君威远达河西;‘张掖’,意为‘张国臂掖,以通西域’;‘敦厚’,意为盛大辉煌,汉帝国通往西域的门户,象征广阔开放;‘酒泉’,城下有泉,泉水若酒,传说霍去病曾在这里往泉中倾倒武帝赏赐的御酒。这些古朴豪迈的郡名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
    【同时,每打下一个地方,汉武帝都将数以万计中原地区的民众迁居到新疆域上生活,远道而来的中原汉人辛苦耕耘,为北方草原带来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
    【此时的匈奴丢失了祁连山、焉支山、河套地区的优质牧场,赖以生存的牲畜也被汉庭夺取。大动脉被彻底砍断,人口急剧下降,军事遭到重创,彻底丧失了发动大规模战争的能力。】
    【这就是汉武帝能解决匈奴问题的原因——釜底抽薪,让匈奴失去生存地和生活物资,经济基础本就薄弱的游牧民族,如果不与汉朝交好,又怎么度过寒冷漫长的冬季?】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藩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刘彻的武功,都在这二十四个字里了。】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藩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刘彻热泪盈眶,一遍一遍念着这首诗。
    他以为解决长安危机就算天佑大汉,没想到自己能彻底击垮匈奴,汉匈之间攻守易型。
    身侧的卫青不遑多让,他当初奉命出征,心中并无多大把握,只想奋力一搏,报答君王的赏识之恩,不曾想过对大局势的影响。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