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253节

      多尔衮站出来说道,
    “本王看明军的补给皆由水师运输,根本不怕我军断粮,所有便有恃无恐的和我军对峙,难道明军想拖垮我们。”
    洪承畴顿时大惊,头几日自己有点怀疑人生,说话各方面有点不着调,这两天冷静了一下,恢复了正常。
    洪承畴当即站出来说道,
    “臣大概知道是什么原因了,明国人将我军拖在前线,也许是想要用水师偷袭我大清的后方,甚至是盛京。”
    “据前线将士报告,明国可有数百艘战船,这两日可不见了,也许去偷袭我大清的后方去了。”
    皇太极顿时大怒,
    “这明国人真是狗胆,居然敢偷袭我后方。”
    多尔衮当即说道,
    “我军后方空虚,看来得派军队回援,要是被明国偷袭了盛京得不偿失。”
    豪格却站出来说道,
    “怎么可能,盛京位于腹地,明国的战船能开到盛京。”
    多铎当即站出来呵斥道,
    “无知,即使不能到达盛京,也能将船行驶到盛京百里的位置。”
    见多铎敢训斥自己,豪格顿时大怒,
    “那又如何,我盛京可有一万大军,还怕明军。”
    当即两人便激烈的吵闹了起来,皇太极顿时眉头紧皱,最后皇太极让人将两人拉开,这才安静了下来,
    “虽然盛京无忧,但是还是要堤防明军袭扰地方,还是让人回援吧。”
    最终决定让郑亲王济尔哈朗率一万骑兵回援。
    这时皇太极又说道,
    “明国妄想偷袭我军后方,动摇我军的军心,真是想当然。明日由睿亲王多尔衮率军进攻明国的大营,让明国人见识一下我大清真正的实力。”
    明军自从退回松山后,就开始加固营寨,全部缩在大营。一众将领百思不得其解,这督师大人究竟想要干什么?
    陈永福和吴三桂等前往试探,李适只是淡淡的说道,“万事俱备,只差东风。”
    雷的一众将领外焦里嫩的。
    还好李大人威望十足,一众将士只得安安静静的等候。
    第371章 锦州之战5
    七月二十六日,多尔衮带领大军六万靠近明军的大营。
    明军也不出营迎战,只是部署弓箭手,火铳手,火炮对付。
    多尔衮多次派军靠近明军的营寨,都被明军打了回来。
    七月二十七日,多尔衮总结了昨日的经验,带上了三十门红夷大炮,轰击明军的营寨。
    果然红夷大炮威力巨大,明军的营寨多处破损,多尔衮当即派出军队进攻明军的大营,双方在营寨附近反复争斗,各有伤亡。
    往后几日皆是如此反复。
    这让多尔衮更加肯定明国人有古怪,但是他们究竟要干什么没有一个人知道,甚至连明军的将领也不知到底要干什么。
    而后方确实如洪承畴的猜测,明国人果然派水师偷袭后方,不过明国的水师只是在近岸袭扰。
    用火炮攻击沿海的城市,然后派兵上岸攻城。
    因为大清基本抽调了全部的兵力,导致后方空虚,明军的水师连克营口,盖县,复州等沿海城市。
    郑亲王济尔哈朗连番追击,都被明军被提前逃脱,甚至还被明军战船上的火炮攻击,气的济尔哈朗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皇太极得知后方的消息更是忧心忡忡,再加上自己的身体,皇太极突然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
    八月五日,皇太极再次召集重臣商议对策。
    只见多尔衮怒气冲冲的说道,
    “明军就是缩头乌龟,完全不出营对战,我军进攻明军大营数日,没有一点成果,反而损兵折将。”
    范文程站出来说道,
    “睿亲王休要着急,明军采用水师运粮,这到了冬季海上结冰,明军又该如何补给。”
    多尔衮顿时一愣,这话有道理啊。
    不过皇太极却等不到冬季,也等不起,
    “不行,如今十数万大军汇集锦州,每日消耗天量的粮草,还没有等到冬季先把我大清给拖垮了。”
    洪承畴结合目前的形态,知道在这里对峙对大清很不利,于是当即站出来说道,
    “皇上,臣认为我军应该撤军,将明军引入腹地,如此既可以减轻补给压力,还能拉长明军的补给线。”
    “如此我军便能伺机找到机会大破明军,一战定乾坤。”
    不得不说洪承畴此计很有道理,但是不符合主流价值观。
    洪承畴此言一出,顿时惊起千层浪。
    多铎怒火中烧的说道,
    “还没有和明军决战就要撤军,要是我军一撤锦州肯定不保,这锦州可是我大清花了两年时间,数万大清勇士性命才换来的,岂可轻言放弃。”
    “洪承畴你这个贪生怕死的小人,在明国丢了锦州,如今在我大清还要准备丢锦州。”
    “你这种无能的鼠辈在我大清居然还高官厚禄伺候着,真是荒谬。”
    皇太极顿时大怒,这不就是打朕的脸,皇太极当即站起身来,准备要收拾多铎。
    可是皇太极一站起身来,当即眼前一黑便昏厥了过去。
    顿时大帐一片混乱,多铎不动声色的给多尔衮使眼色,但是多尔衮视若无睹。
    八月六日,今天建奴破天荒没有出战。
    不过李适却是嘴角一笑,皇太极估计就这两天了,今天没有来攻营,搞不好就是出问题了,或者提前给挂掉了。
    李适当即召集一众将领。
    “本督师夜观天象,又卜卦了一下日子。今日八月初六大吉,正是出兵与建奴决战的好日子。”
    “全体将士整装待备,本督师亲自带队进攻建奴的大营。”
    一众将领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居然如此草率,一点准备都没有,你却叫我和建奴决战。
    见一众将领一点反应都没有,李适顿时大怒,
    “你们是没有听懂,还是对本督师的计略有意见。”
    一众将领顿时齐声呼道,“末将遵命。”
    虽心中有疑虑,但众将领还是听令准备去了,毕竟不听话的下场在那里摆着。
    很快,明军整军待发。李适一马当先还是身着正一品的绯红官袍,率领着明军向清军大营杀去。
    此时大清的大营还在争吵,退兵和坚守两方各执一词。
    跳得最欢的就是豪格和多铎,豪格坚决要求退兵,好顺利的接过皇太极的位置,得到了一大帮忠于皇太极的老臣的认同。
    而多铎却是建议让皇太极退回后方休养,前线军事大权由睿亲王多尔衮统领,继续对战大明,这得到了一大部分实力派的支持。
    此时皇太极并没有提前挂掉,中途还醒过两次,但是时间都很短,没交代任何事。
    吵着吵着就发现明军的主力尽出,营帐中的大清重臣不由震惊,这明军也太会挑时间吧,难道我们朝中有人给明军通报了消息。
    明军不可能这么多天都不动,皇太极一出事,明军就马上动了起来。这顿时闹得人人心惶惶。
    多尔衮站了出来,斩钉截铁的说道,
    “一是尽力救治皇上!”
    “二是现在抛弃一切成见团结一致!”
    “三是由本王率军迎战大明!”
    没有任何人站出来反驳,豪格本来想站出来的说自己去迎战明军的,但是明军给豪格的阴影太深,豪格最终还是退缩了。
    明军共计十二万余人,其中步卒九万,骑兵三万,火炮五百余门,皆是小炮,喀秋莎一千具。
    清军共计十三万余人,其中步卒六万,骑兵七万,红夷大炮四十门,满洲骑兵四万,可谓是精锐尽出。
    两军在锦州城外五里处的平滩上相遇。
    多尔衮镇定自若,当即派遣三万骑兵分散四周,伺机放箭袭扰明军。又把步卒全部排在前阵,紧跟其后的便是大清最为精锐的四万满洲骑兵。
    当然大清军队的排阵都很随意,没有特别的阵型。四十门红夷大炮安放在后方。
    明军的三万骑兵布置在两侧,步兵全部排成一个个两千余人的方阵,方阵中五百人是长矛手,穿重甲,不佩戴盾牌,两百刀盾手位于其中,其余一千三百人全是火铳手。
    此时的方阵火铳手排列在前排成三列,长矛手位于其后,最后便是刀盾手。
    火炮安放在两方阵的之间。
    李适身穿绯红官袍,打着督师旗帜位于阵中,喀秋莎位于身侧。
    当然明军的阵型有模有样,关键还整整齐齐,极具艺术感。
    第372章 锦州之战6
    多尔衮轻蔑一笑,虽然这种明军方阵没有见过,但是花里胡哨,一看就是华而不实。
    数十万人的战阵没有那么多阴谋诡计,有得只是实力的对拼,和对战场的把握。
    多尔衮一声令下,前排一万余步卒乱哄哄的开始冲锋,要先试探一下明军的战术。
    此时明军的方阵中不断有人大喊,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