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855节

      俄军大本营距离京城,直线距离三千多里,而整个路径,基本上超过四五千里了。
    没有任何己方城池,三万人的大军,奔赴四五千里攻打京城。
    怎么想,都觉得不可能。
    所以走陆路,几乎完全不可能,这四五千里鬼知道要走几个月。
    最终,俄军决定冒险走海路。
    俄国残存海军战败之后,已经返回大本营了。而他们断定,此时苏曳海军在南方和湘军大战,肯定不会北上。
    所以,俄国人打算兵行险着。
    用最快的速度,走海路把军队运到大连湾,强行用武力占领旅顺口,构建防御基地,进而北上攻占盛京。
    接下来,大部队登陆永平府,从这个方向杀入京城。
    之所以不攻打天津,还是想要避开大沽口炮台。
    但这个计划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舰船不够,无法一次性运输三万军队,最多只能运输一万多人。
    所以,就先运输一万多人,占领大连湾,占领盛京。
    于是,俄国军队就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因为不是大规模分兵走陆路南下,所以僧格林沁这边一开始是没有发现的。
    俄国军队非常鸡贼,趁着晚上登船。
    但是苏曳军队这边是有飞艇的,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检查发现,俄国军队少了一万多人。
    而且最关键顿时,停在黑龙江的许多俄国舰船都不见了。
    于是,他们判断俄国军队应该是分兵南下了。
    而后,僧格林沁立刻用六百里加急,把这个情报传到京城。
    ……
    天津!
    苏曳的情报,北方战场的情报,源源不断到了手中。
    看完之后,他整个心中就只有两个字:我艹!
    还有这样的好事?
    真没有想到,战局会发展到这个地步,这笔他想要的结果可是好太多了。
    说真的,他正发愁呢。
    六万多俄国大军,而且还有坚固的防线,实在是难打啊。
    苏曳手中四万大军北上和北伐军汇合后,也就是九万多人。
    九万多,打六万多。
    压力还是很大的,这可是列强军队。
    苏曳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准备不断增兵,用兵力优势,地利优势击败俄军。
    他真的没有想过要速胜,要大胜之类的。
    在参谋部的计划中,甚至做好了伤亡好几万的打算,毕竟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就摆在哪里了。
    结果?
    俄军竟然分兵了?
    而且还是几千里奔袭?
    谁给你的胆子啊?
    你,你这么轻视我吗?这样给我创造有利条件?
    又一个情报传来。
    “首批俄军,正式登陆大连湾,大约一万人左右。”
    摆在苏曳面前有一个选择。
    “王爷,俄国人的舰队正从大连湾撤离,我们的海军要不要这个时候,前去截击?”
    是啊,要不要去截击?
    但,苏曳想要取得更大的战果。
    那就是放俄国舰队返回海兰泡处的大本营,再运载一万大军南下。
    届时,苏曳的海军主力前去拦截击杀。
    如此一来,不但可以消灭俄国海军,还能将一万陆军彻底葬送于大海之中。
    与此同时,四万精锐陆军北上,去围歼俄军在大连湾登陆的一万多人。
    如果这一切顺利的话,就能将俄军两万大军葬送了。
    只不过,现在南方大捷的消息已经传到京城了,俄国公使肯定已经知道了,他一定会派遣使者去告诉大本营的。
    那就看是俄国舰队的返回的速度快,还是俄国公使的使者速度快了。
    就这样,苏曳最终决定,放俄国舰队离开渤海和黄海,放它们返回大本营。
    俄国舰队刚刚离开黄海不久,苏曳的大规模舰队,船队,浩浩荡荡北上前往大连湾方向。
    他的四万多大军目标不是大连湾,而是盛京方向。
    因为,俄国这一万多大军登陆大连湾之后,在这里做完休整,并且构建防线之后,一定会北上直接去进攻盛京。
    盛京那边有粮食,有补给,而且政治地位高。
    俄国人,一定不会放过的。
    苏曳军队提前去盛京,能够以逸待劳,打一个最爽的战争。
    这一战,苏曳真的没有想要用奇谋,只想打一场常规的战争,哪怕付出巨大的伤亡。
    没有想到,俄国人玩得这么花。
    如此一来,不用奇谋都对不起你们俄国人了。
    关键是苏曳空中有飞艇,能够监视俄军一举一动,单方面透明。
    如此一来,鬼知道能打出什么胜利出来。
    几日之后!
    苏曳的海军主力北上,前往黑龙江口,打算在哪里进行劫杀。
    而四万陆军登陆之后,开始了急行军。
    朝着盛京的方向狂奔。
    第281章:屠杀!俄军投降!
    此时近夏,正是黑龙江水域最充沛的时候。
    俄国船队正浩浩荡荡沿着黑龙江面向东而进发,前往鞑靼海峡,这条大江每年有半年封冻期,大约两个多月之前才正式解冻。
    自从美国的舰队撤离之后,俄国海军败于苏曳的主力海军,先返回海参崴基地进行最简单的维护,接着又返回海兰泡附近的江面上,进行一系列的补给。
    但是俄国在远东的港口还是太小了,这些战损的船很难得到妥善的修复。
    所以,这支舰队的很多战舰,此时状态是堪忧的。
    整整二百多艘船只,已经是俄军在远东能够征用的最大水面力量了,其中大部分都是商船,甚至有些船明明不太适合远洋航行,也被用来运兵。
    对于俄国人来说,兵贵神速。
    一定要趁着苏曳大军,苏曳海军被牵制在南方战场上,完成三万大军的分兵南下。
    俄国远征军的统帅,还有东西伯利亚总督做过相关判断,苏曳四万多人想要击败湘军二三十万人,至少需要四个月以上。
    这还算是非常保守的估计。
    而且是有先例的,上一次苏曳率领大军剿灭太平军和捻军,也整整用了近半年时间。
    当时苏曳面对的太平军和捻军加起来,也就差不多是三十万之数,况且南京的太平军完整投降,没有经历过大战。
    所以,他们觉得自己的时间还是比较充分的。
    “嗡嗡嗡嗡……”
    此时,天上传来了刺耳的声音。
    抬头一看,是两艘飞艇。
    俄国海军对这东西完全是深恶痛绝。
    关键是苏曳的飞艇这几年,简直是突飞猛进的进步。
    最大的突破,就是动力系统的不断小型化,续航不断的延长。
    而且在中英的实验室里面,内燃机也已经出来了。
    当然,这个世界早就出现内燃机了,但真正比较成熟的内燃机,九江的实验室里面应该是最早出现的,比欧洲早了近十年。
    而汽油,也早就提炼出来的。
    只不过,很难大规模量产而已。但就算这样,也比历史上法国人第一次提炼出汽油早了三年左右。
    不过,此时飞艇采用的还是蒸汽机,热效率肯定是不如内燃机的,但这个时代的内燃机不算太先进,所以也只低了百分之二十左右。
    对于头顶的飞艇,俄国人又是烦躁,又是司空见惯的。
    “清国明明是落后腐朽的国家,为何他们有飞艇,我们却没有飞艇?”
    “都怪英国人,他们给了清国太多东西了。”
    “我们就这样完全被盯着行踪,不会有危险吧?”
    “怕什么?苏曳的海军远在万里之外呢?而且这些飞艇不可能一直跟着我们,只要刮风,下暴雨,他们就只能灰溜溜地返航降落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