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261节

      所以皇帝们还真不敢忘记全然放弃封建迷信的想法。
    一边封建迷信,一边科学武装。
    主打一个两手都抓, 两手都硬。
    【除了朱厚照对朝臣约束他的不满外,他在具体问题上也同朝臣发生冲突,
    比如在皇庄问题上、军人占役问题上, 裁革冗官问题上、添设宦官、整顿盐法等方面,
    这些本来是刘健等为他起草的登极诏中承诺改革的事项,但朱厚照维护既得利益群体, 不愿改变这些弊端, 这便引发了与朝臣的冲突。
    你一个皇帝, 都这么出尔反尔,那谁还会愿意听你的话呢?】
    【比如在正德元年初的时候, 国舅张鹤龄、张延龄的家人控告有百姓侵占皇庄,朱厚照站在他们一方,令锦衣卫抓捕百姓二百余人,
    而朝臣则集体反对, 甚至要求撤销皇庄, 朱厚照虽拒绝撤销皇庄,
    但规定每个皇庄只留太监一人, 校尉十余人,不得扰民。
    又比如在九月十五日的时候, 他又针对户部尚书韩文折半批给自己所派太监崔杲所奏讨的12000引长芦盐引一事反复对刘健等阁臣说:“天下事岂专是内官坏了?
    譬如十个人中也仅有三四个好人,坏事者十常六七,先生辈亦自知之!”
    不满之情溢于言表。不过朱厚照最后还是做出妥协,不再要求批给崔杲剩下一半盐引。】
    【阁臣们乘胜追击,力图除掉朱厚照身边的“八虎”。
    于是在正德元年十月,由户部尚书韩文出面,李梦阳代他写了请斩“八虎”的奏章。
    朱厚照览奏后惊恐不安,为之流泪,茶饭不思,
    不得不派陈宽、李荣、王岳等八名司礼监太监赴内阁告知刘健等说自己已经悔悟,请求饶了“八虎”的性命,
    但刘健等予以拒绝。】
    嬴稷若有所思:【看来这大臣们还是比皇帝清醒啊,其实寡人真的很奇怪,
    为什么这开国的皇帝们能意识到宦官干政的问题,他们的后人总觉得自己的宦官没问题呢?】
    【大概就是普通又自信吧。】陈曦想了想,也想不出来什么回答,只能这么说,【他们可能觉得老祖宗受到的教育不是帝王教育,
    所以不如他们这么懂,他们能懂宦官的好处,坏处什么的那都是史官编造的。
    然后一次一次又一次的踩着宦官干政乱权的坑进去跌个头破血流吧。】
    陈曦耸了耸肩,【只是可惜了,他们自己倒是还好,受苦受难的,总是普通百姓了。】
    刘煓和朱世珍长叹了口气。
    不得不说,这两人算是最接近百姓群体的了。
    尤其是朱世珍,那就是穷苦老农民,对于百姓的疾苦,当然也是最清楚的了。
    朱世珍虽然看不惯陈曦总是说些对他儿子不利的话,却也没办法否认,如果在这里有个人是最站在百姓那头的,那么那个人甚至不会是自己,而是陈曦。
    也正是因为她太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了,所以骂起皇帝来才那么肆无忌惮。
    【不过这明朝的皇帝不都是很看面子的吗?希望自己说啥就是啥。】赢子楚的重点却和自己的父亲不太一样,【这皇帝都痛哭流涕了,臣子们都不给他面子……恐怕是要恼羞成怒了吧?】
    陈曦点点头:【是的。
    不过一开始朱厚照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什么,
    在刘健等阁臣拒绝放过“八虎”后,他又派陈宽等到内阁传话,说自己有意革刘瑾等人之职,发配南京,
    刘健还是不肯让步,甚至放声大哭,高呼先帝。
    于是朱厚照又传召韩文等弹劾“八虎”的大臣,让司礼监太监李荣对他们说放过“八虎”,自己一定改邪归正,
    但韩文登依然不屈不挠,要求处死“八虎”。
    这时,吏部尚书焦芳将群臣准备请杀“八虎”的情况泄露给“八虎”,也有说是李荣透露的,“八虎”便向朱厚照哭诉,怂恿他与群臣对抗。】
    【要不怎么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呢,朱厚照身边如果是忠臣良将的话,以他的聪明才智,未必不会成为下一个朱棣,
    但可惜他身边就是这说是“八虎”,实际上跟“八害”差不多的八个宦官,也就一步一步越来越糊涂了。】
    朱厚照:“???”
    他心中还是有些不满,要知道,他能和“八虎”玩到一起去,就是因为这“八虎”实在是会说话,让他很开心。
    天幕居然说“八虎”是“八害”,还带歪了他,这实在是让朱厚照感觉不满。
    怎么就歪了,当皇帝就不能玩乐了吗?
    现在听着“八虎”还没什么问题呢,有本事把他们犯了什么事说出来啊!
    朕绝不姑息!
    【第二天一早,刘健、李东阳、谢迁等阁臣率九卿、言官聚集在左顺门前,准备伏阙奏请诛杀“八虎”。
    随后一名太监走出,宣布了宽恕刘瑾等人的圣旨。
    刘健、李东阳、谢迁大失所望,上疏辞职,朱厚照批准了刘健、谢迁的辞职,留下了对“八虎”态度相对温和的李东阳。
    另一方面,之前站在朝臣一方的司礼监太监王岳、范亨也被发配南京,当然了,在这种斗争中,肯定是不可能让他们活着离开的,几人在途中就被刘瑾派人逼迫自缢了,
    然后“八虎”之首刘瑾取而代之,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开始了其弄权生涯。】
    朱厚照:“……”
    刚刚还说了自己的宦官并没有怎么样,打脸立刻就来了。
    虽然陈曦还没怎么说刘瑾,但光那一条暗杀被贬的朝臣就足够让他看清楚此人并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听话了。
    【正德二年八月,朱厚照在紫禁城西面的太液池西南岸兴建豹房公廨,人们称之为豹房,搬入其中,称之为“新宅”,此后再未住过紫禁城。
    据说豹房是专供朱厚照纵欲□□的场所,并不养豹。
    不过朱厚照在豹房纵情声色,但并无迹象显示他放弃对朝政的控制,
    甚至有人认为,豹房是朱厚照建立的政治中心及军事总部。
    他的畜豹行猎,实为恢复明朝军力及帝王的勇武作风。
    面对当时朝廷中文官们的反对,朱厚照决定绕考原有的行政体系,另在豹房设立唯己意是从的行政组织,以抑制文官。
    当然我个人是觉得,朱厚照可能是有这个想法,但是娱乐还是一大目的的。】
    【朱厚照这个时候主要是用宦官刘瑾及依附他的焦芳等人来牵制其他朝臣,改变弘治年间权在阁臣的局面。
    除了焦芳以外,朱厚照还提拔不依附的杨廷和入阁,以相互平衡。
    但当时的情况已经是“宦官所言,朝臣莫不顺从,请托公行”,
    所谓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朱厚照想要压倒阁臣,却没注意把宦官的势力又抬起来了,
    刘瑾的权势不仅未受抑制,他还力图扫除自己弄权的最后一道障碍——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荣。】
    【正德三年六月二十六日早朝结束之际,侍班御史发现五品以下的班次的御道上多了一卷匿名文书,上面赞颂李荣等人,批判刘瑾。
    这刘瑾能忍吗?那肯定不能。这忍了还如何表现他的权威呢。
    于是刘瑾将五品以下官员三百多人留在奉天门,跪在烈日下,试图查出文书作者,却一直没人招认,
    期间李荣一度监跪,于心不忍,给百官送去冰、瓜等。
    跪了一下午后,朱厚照传旨将这三百多名官员押到锦衣卫审问,其中有三人累死。
    第二天,李东阳上书求情,朱厚照顺水推舟,释放所有官员。
    第三天,与此同时,他针对匿名文书上的内容表示:
    第四天,“你说贤明,我偏不用。你说不贤,我现在偏要用。”
    第五天,于是罢免李荣等人,擢升刘瑾为司礼监掌印太监。
    第六天,有观点认为,这份匿名文书本身就是刘瑾自导自演的结果,目的就是为了排斥李荣。】
    【身为皇帝这么任性?】嬴稷微微皱眉,【寡人当年都没有这么胡闹。】
    【毕竟这爹是溺爱的那种,你想想都到了十几岁登基的时候还只是学过《论语》和《尚书》,这俩甚至都没有学完,这样宠出来的孩子……】武士彟摇了摇头。
    【这在我们后人口中,就叫被惯坏了的熊孩子。】陈曦如此表示,【被溺爱长大的孩子,总有那么一种叛逆的心思,你说什么我才不听,我只听我觉得顺耳的。
    比熊孩子更可怕的,就是有权利的熊孩子。
    一个熊孩子造起来顶多让一个家庭破财消灾,折腾几个路人,
    一个有权利的熊孩子造起来那就是家国不宁了。】
    这话说的实在很有道理,也实在是因为朱厚照那句话实在是太有震慑力了。
    一个皇帝,听不进谏言,偏要用奸臣,这一听就是很儿戏啊!
    真要是一个乖孩子上去,还真做不出来这种事呢。
    朱佑樘一阵头疼。
    看来是不能溺爱这个太子了!
    第239章 第二百三十九个老祖宗很骄傲
    【刘瑾成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后, 权势日益膨胀,所有奏章都被他带回私宅,交给侄女婿孙聪和投靠他的松江府已革生员张文冕处理,
    既不与百官商议,也很少送交内阁拟旨。
    而且他还很聪明, 知道如何让朱厚照把权利移交给自己,
    他经常为朱厚照安排杂艺,待到朱厚照兴致渐高, 刘瑾便抱着各衙门的章奏,恭请朱厚照裁决。
    这种把戏其实很常见,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多了去了。
    但是百试百灵。
    试想一下, 一个普通人被打断了开心的事情的时候尚且心情不快呢,更何况是朱厚照这样一个熊孩子?
    刘瑾把朱厚照拿捏的那是相当准确的,什么天子, 在他眼里不过是一个好糊弄的熊孩子罢了。
    朱厚照也不负刘瑾所望, 总会不耐烦地说:“朕用你是干什么的, 这些琐事还要烦朕吗?快走!”
    几次之后,刘瑾便不再恭请朱厚照裁决了, 所有政务都由他一手包办。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