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导演她怼遍娱乐圈 第30节

      那么问题又来了,她是翻新套路呢,还是反套路走沙雕路线呢?
    第51章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 顾盼正在办公室里陪着温竹上班。抬眼看看他专心工作的侧影,她的思维也越发灵活起来。
    反套路本身也是一种套路,这又不是非此即彼不能兼容, 都成年人了,干嘛还费这力气非得选择其一?稍一琢磨,她就觉得, 这完全可以一起上嘛。
    至于说沙雕, 这已经是广大网友的常见病症, 并且具有极高的传染性,正在从网络向现实生活蔓延,再运用到影视作品当中,应该能引起广泛共鸣吧。
    不过,她很快就意识到了新的问题。沙雕这种现象,平常好像随处可见, 但真正坐到桌前,把它作为核心元素进行创作, 一时间竟有些无从下手。
    噫,我常常因为不够沙雕而和你们格格不入!
    从来没想到我竟然还是个一本正经的严肃的人!
    顾盼合上电脑, 有点儿头痛地揉着太阳穴。没想到, 她第一次创作偶像剧剧本, 最大的阻碍不是好不容易才找回来的少女心, 而是太过正常的脑回路。
    也许是因为没有深入体验生活的原因?她想了一会儿,就想到了关键的症结。不去采风,干坐在屋里绞尽脑汁也没有灵感。她决定深入贯彻图书管理员的话, 从沙雕中来, 到沙雕中去,一定要尽快把这个难点一举拿下。
    打定了主意, 她就掏出手机,打开电脑。什么论坛、社交平台、短视频网站,但凡打了“沙雕”标签的,通通刷一遍。
    当然,在此之前,她先把自己作为创作者的思维抛到一边。这是她作为一名导演,为什么总能在商业方面取得好成绩的根本原因——创作者和观众的关注点往往是不同的,多以观众的视角来观察体会,才不会陷入自我陶醉自我满足当中。
    然后,三分钟以后,放在腿上的笔记本电脑“扑通”一声掉在地毯上,她抱着手机歪在了沙发上。怕笑出声打扰到温竹,她紧捂着嘴,憋得眼泪都出来了。
    她就守在身边儿,温竹再怎么忙碌,还能真专注到哪儿去?倒是被她这动静吓了一跳,见她不管不顾趴在沙发上,肩膀一耸一耸地颤抖,只当是她哪里不舒服,赶紧起身,三步并两步地跑过去:
    “瑶瑶,你怎么了?哪里不……”
    他话未说完,就对上一张忍笑忍得泪花闪闪的脸。顾盼一手抹眼泪,一手揉肚子,声音直发颤:“没事,就是,就是太好笑了哈哈哈哈……”
    顾盼平常虽然很少端着豪门大小姐的矜持架子,但笑得这么放肆,更难得一见。温竹瞥了一眼正在播放视频的手机,一时无言。
    松了一口气,他无奈地摸了摸顾盼毛茸茸的头顶,默默地把一旁的零食和饮料都收走了:“笑的时候不要吃东西,小心呛着。”
    顾盼一边连连点头,一边摸起手机,还没接着看,好不容易才止住的笑意又汹涌起来。
    这么连着看了大半天视频,她觉得自己的腹肌都要笑出来了,还越看越上头。总算她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终于以极大的毅力吗,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卸载了所有相关的app,勉强静下心来,以另外一个视角进行回顾总结。
    沙雕这类病症的具体表现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仔细一琢磨,大概逃脱不开这三种。
    第一种,语言本身太过搞笑。不管是不小心造成的不合时宜的嘴瓢,还是有意说一些不太着调的话,或者是一针见血非常犀利的吐槽,甚至于可以是某地方言口音自带的幽默感——譬如一开口就自带相声效果的津门口音,这些都能归属一类。当然,类似的行为也一样。
    第二种,说话、行为逻辑有问题。逻辑与寻常人不同,又能够自圆其说,故而理直气壮。每每给人一种“卧槽他这么说/做神特么清奇为什么还这么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的懵逼感。
    第三种沙雕的发病人群就比前两种特殊多了。前两种沙雕是没有太多限制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可能出现,而这一种,非得是两个或者更多人在一起才会同时犯病。至于发病原因,也非常简单,就是因为某个或某些误会引起了沟通不良。
    你以为我在说a,我以为你在说b,事实上说的根本不是同一件事,全程都在鸡同鸭讲,每个人的每句话却又都莫名其妙合情合理对接的严丝合缝,到最后,还阴差阳错就这么达成了共识。
    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之后,顾盼的思路就逐渐打开了。
    主角身份的基本配置就按照最通常的情况,男主角是高门富二代,女主角是普通人家的女孩子。其他的,就得出点儿稍微新鲜的花样了。
    男主大龄中二,傲娇毒舌,鉴女表达人,女主行远自迩,聪明果断,酷爱吐槽。因为某种误会,男主误以为女主是贪婪浅薄想攀高枝的拜金女,女主误以为男主是多情花心自命不凡的渣男,开启脸上笑嘻嘻心里mmp的互怼。
    以沙雕为基调,欢喜冤家互相打脸的相处模式、“真香”梗再加上追妻火葬场,应该能够让人欲罢不能吧?
    偶像剧不必拖得太长,有二十多集就差不多了。顾盼心中有了数,撸剧本的速度出乎意料的快,十月底,剧本就全部完成,接下来就是组建剧组筹备前期了。
    工作室不缺人手,拉一个像样的团队出来不是问题。偶像剧因为是现代背景,无需各种考据,筹备工作也简单许多。最费心力的还是演员的挑选。
    第52章
    偶像剧对演员的要求, 尤其是对主角的要求,是比较特别的。说要求高吧,也算不上, 和正剧或是电影的选角肯定是没法比的。可要说要求低,也不是那么回事儿,还挺麻烦的。
    首先, 外形条件上男帅女美这是一定的。但五官精致, 并不代表有魅力, 不代表能够吸引住观众的目光。圈子里二十来岁的男女演员,有几个是长得丑的?多的是那种长得不错,却没什么记忆点的,总能特别神奇的让人由衷怀疑自己是不是脸盲。
    再一个就是,偶像剧必需要演员有多么高超绝妙的演技,但演得自然很重要。偶像剧的剧情, 虽说不至于,是怎么浮夸怎么来, 也绝对和接地气沾不上边儿。单就那些霸道狗血煽情的台词,想要说的浑然天成, 引人入戏, 真不是那么简单。一个搞不好, 尴尬的让人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恨不得在地板上刨个洞,把脑袋埋进去。那才是求知欲让人点进去,求生欲让人退出来的头皮发麻。
    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男女主角之间一定要能擦出火花的感觉, 也就是网上说的cp感。
    说起这个,顾盼觉得, 这个东西某种意义上也是真的玄学。有些人,外形条件单独看也很登对,戏外本人之间的关系也很不错,往镜头前一站,就是怎么看怎么别扭。但有的人,戏外可能已经针锋相对,眼看人脑子打出狗脑子了,一上戏,就是让人不自觉的脸红耳赤姨母笑。
    更可怕的是,前一种情况,有时候是连高明的演技都没有办法掩盖住那一份违和。顾盼上辈子就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那部片子的男女主演分别是影帝影后,再加上他自己这个数得上的导演,下大功夫磨了许多天,依旧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最后只能将感情戏进行删改。
    但那部片子,感情戏只不过是点缀,即便有一些改动,对大局也无关紧要。现在要拍的可是偶像剧,观众就是冲着小哥哥小姐姐甜甜蜜蜜的神仙爱情来的,结果看不出cp感,这不就扯了吗?
    当然,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男女主角先定其一,根据定下来的那一个,针对性的选择另外一个。
    顾盼想了想,拿出手机拨通了姜曦冉的号码。
    在对圈子里大多数普通演员都不怎么了解的前提下,用生不如用熟。姜曦冉的外形气质比较契合,演技也绰绰有余,性格也不错,好用又省心。至于说对方会不会接这部戏,问一句,也不费什么事儿。
    简单寒暄几句,顾盼开门见山:“我在筹备新戏,演员还没定,你有兴趣吗?”
    “当然了!”姜曦冉眼睛一亮,连连点头,不假思索一口答应,“我可以。”
    隔着手机,顾盼都仿佛看到了这姑娘兴奋的样子,不由得乐了:“我都没说是什么类型的剧,也没说给你什么角色,你就应得这么爽快,就不怕?”
    “那有什么怕的,您对我可是有知遇之恩在呢,又不会坑我。再说了,我有什么值得坑的?”姜曦冉非常干脆道。
    别管这话几分真几分假,最起码还算是中听。不过,场面话说的说听的听,具体事情该怎么办,还得有点儿讲究。顾盼无声笑笑:“那行,你给我个邮箱,我待会儿叫人把剧本发过去,你先看看,能定的话就尽快给我个回复。”
    “好,麻烦您了。”姜曦冉也算了解顾盼的为人,也不再多说什么。
    把邮箱地址发过去,姜曦冉才给经纪人打电话,把这事说了。
    ——没错,《惊雷》爆火之后,她这个女主角跟着也水涨船高,顺利签了一家还算不错的公司,有了自己的经纪人。
    因为这段时间人气暴涨,活动频繁,很多时候从学校进进出出不太方便,公司也给她配了员工宿舍,面积不算大,该有的也都有,待遇不算低。她这会儿正在宿舍,打完电话没多长时间,经纪人就急冲冲地赶来了。
    经纪人一进门就忍不住数落:“姜曦冉你是不是傻,你不征求我的意见,什么都不问,什么都不知道就敢放大话出去,就敢一口答应?”
    扭头见姜曦冉撇嘴要反驳的样子,她火气更大:“你别跟我说,你一定要接这戏。别的乱七八糟的先不说,万一她的剧本不行呢?万一她就给你个女七号、女八号这种没多少戏份的配角呢?你也要去吗?”
    “先不说你那都是假设,我觉得人家不至于这样。再说,就算真的就像你说的那样,我也很难推辞吧!”姜曦冉翻了个漂亮的白眼,“你想想,我正儿八经有角色的戏,一共就两部。《问鼎》那个就是你说的女七、八、九号,到现在还没上呢,根本指望不上,再一个就是《惊雷》。”
    “我现在要资历没资历,要人脉没人脉,人气目前倒是有那么一点,人家一部戏给带出来的,来得突然,没有后续的话,去得更快。这种时候,人家好意给我一个机会,我要是不识抬举,就算以后传出去,那也是好说不好听。”姜曦冉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就是表面繁荣,实际上虚得很,根本没有太多挑剔的余地。
    经纪人一时无言,姜曦冉说的这些她当然也非常清楚。她其实并没有真的生气,借机敲打才是真正目的。虽然这件事,姜曦冉的处理不能说不对,但艺人的主见太强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她见多了那种艺人瞒着经纪人和公司在外面捅大篓子的事。让经纪人和公司跟在后头收拾烂摊子的,最严重的是那种擦屁股都擦不干净还被拖累下水的。
    所幸,从这件事看,姜曦冉是个脑子清楚的,以后沟通的时候,也能少绕点弯子开诚布公,少操点儿闲心。
    这么想着,她也不再绷着脸,和缓了语气道:“你考虑的没错,你是靠着《惊雷》火起来的,这位顾导可以说就是你的伯乐,这个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维系下去的,影响到你在圈子里的风评。风评不好,搞不好什么时候要吃大亏。再说,别管顾导的新戏怎么样,有《惊雷》在,卖出去是不成问题的。”
    经纪人正色道:“大爆剧的女主角,你的起点非常高。也正因为起点高,接戏的时候就更要慎重,总不能高开低走吧。现在,顶级的本子是真的稀缺,一线女演员都抢不过来,根本落不到你手里。再一个,《惊雷》算是正剧,这也算是一层束缚吧,有些类型的本子根本就不会考虑到你。”
    “所以说,如果顾导这次给你的是主角,那这大概是你现阶段能够接到的最合适的资源了。”经纪人叹了口气。
    第53章
    姜曦冉收到的剧本是电子版, 经纪人打印出来拿给她看。
    “《我见亲亲多有病》,这个名字蛮可爱的哈。”姜曦冉看着剧名,脸上就不觉露出微笑来。然后很快, 她的微笑就变成了捧腹大笑,大笑变成了从沙发上掉下去捶地狂笑,笑得眼泪都挂在鼻尖上了。
    经纪人本来是想扶她起来的, 架不住笑声太具有感染力, 硬生生的勾起自己之前看剧本时的感受, 当下也忍不住,索性两人笑成了一团。
    “我喜欢这个剧本!”笑过之后,姜曦冉揉着发酸的腹肌肯定道。想了想,她又轻轻皱眉:“你说,咱们能拿到女主角吗?”
    “你犯什么傻呢,顾盼可是亲自给你打的电话!要真让你演配角, 她还能不直接说清楚,反而让你先看剧本?”经纪人白了她一眼, 没好气道,“我马上就去联系华年, 尽快把事情敲定了才好。万一出点儿什么岔子, 就等着后悔吧。”
    “还别说, 这位的做事风格倒更像是早几年那些个德高望重的前辈, 和眼下圈子里的风气不大一样。”经纪人有些感叹,姜曦冉听得还连连点头,眼里放光。
    看她半点儿没有一个已成名女演员的偶像包袱, 反而一副“我是顾导脑残粉”的模样, 经纪人不禁由衷地生出一言难尽的无奈来。
    “你这运道,不知道能让多少人得红眼病!”经纪人揉着微微发胀的脑门, “难道说,这就是傻人有傻福?”
    “切,你才傻呢!”姜曦冉笑骂回去,得意道,“我这是慧眼知人,才能审时度势,早早抱上一根金大腿。”
    “行,就算你能耐!”经纪人懒得和这小丫头打趣,“但凡大腿就没有好抱的,我听说这位的要求挺高的,你可悠着点儿,别临阵掉链子,自个儿坏事。”
    “这还用你啰嗦啊!你只是听说而已,我可是实打实地亲身体验了好几个月呢!”姜曦冉小声嘟囔着。
    她看得出来,经纪人说这话其实并没有往心里去,只是随口敲打一句,但她是真的被提醒到了。依照顾导一向的风格,就算自己是她选中的,多半也得先试过戏,戏好那肯定顺理成章签合同没问题,戏要是不好,她恐怕也不会在乎什么情理面子!
    八字那一撇才刚画上,她可万万不能得意忘形,真把这个机会当成自个儿的盘中餐,不然就等着砸饭碗吧!
    姜曦冉越想越觉得头皮发麻,哪儿还敢耽误时间,赶紧下逐客令轰人:“行了,我得琢磨戏呢,你赶紧忙你的去吧!”
    事情的后续也果然如姜曦冉所料想的一般,得亏她没有掉以轻心,才让顾盼满意点头,很快就签订了合同。
    顾盼选定了女一号,再针对性地挑选男一号也容易许多。至于其他角色,都交给了选角导演去操心,哪怕是相对重要的配角人选,也由选角导演先挑候选人出来。
    至于其他前期工作,她主要交给手下人去做。拍《惊雷》那会儿时间太急,这次时间宽裕不说,偶像剧的筹备工作也相对简单许多,她也撒得开手。
    这边刚腾出手来,她又属意扩大交际圈。有主动找上门的,也有她主动托人牵线,总之就是与圈子里各样的人打打交道。这种事其实早就该有了,只是之前忙得脚不沾地,才拖拉到现在。不可避免的应酬来来回回走了几圈,她才算真正得了点儿空闲。
    闲下来的头一件事,她先把徐景洲叫过来。对于工作室唯一的一根儿艺人苗苗,她是抱有极大期望的,当然要多多关怀。
    接到工作室大老板的召唤之前,徐景洲正他新上任的经纪人程松面面相觑摇头叹气。在他们的四周,沙发上、茶几上、地毯上,乱七八糟堆着好些打印本,都是这些天来收到的剧本。
    比起姜曦冉眼下所面对的能晃眼的虚假繁荣场面,徐景洲的处境倒是好上太多。到底是有当年的基础在,他这次靠着《惊雷》一战翻红,连带着多年前主演过的几部剧也跟着重新火了一把,不管是电视台重播的收视率,还是视频网站的播放量,都相当可观。
    固然,单凭表面数据,他还不能和那些当红的鲜肉流量相比,可明眼人都清楚,实打实的热度和国民度可比一些浮夸到吓人的数据更靠得住。可以说,他现在已经一跃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眼中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唯一影响风评的,不过是和老东家之间的那点破事儿。那本来就是荒诞不经,孰是孰非当年就有了定论,当初他势单力孤站不住舆论阵地,被泼了脏水也没办法,现在就大不相同了。签到华年以后,顾盼专门给他配了个业务水平出众的团队,这点小问题很快就搞定了。
    时隔多年,他终于重新体会到,坐在家里收本子收到手软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只是,收到的剧本越多,他就越无力。
    行业整体不景气,不是说着玩玩的。二十几个本子,有别人主动递过来的,也有程松靠着自己人脉拿到的,挑来挑去,勉强能看得过去的也就五六本,剩下的说狗屁不通太过粗俗刻薄,说粗制滥造还不够深刻形象。
    “这两个还可以。”程松左手一本右手一本,扔到徐景洲怀里,“连你手里那个,就这三个里面选吧。”
    三个剧本,《昭武风流》是偏历史正剧,《非常行动》是刑侦剧,《追光者》是跟风的谍战剧。
    “《追光者》就算了,同题材的剧有《惊雷》就够了,再拍一部,我怕被定型成谍战专业户。”徐景洲先把谍战剧排除掉,“《非常行动》可以考虑,我虽然以前也拍过刑侦剧,不过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
    “《非常行动》的剧本不错,”程松皱了皱眉,插话道,“但是有另外一个问题,他们选的这个导演……”
    说到这儿,他迟疑了一下,才继续道:“这个导演发挥不大稳定,容易拉胯。别的题材也就算了,刑侦类的……”
    “真是……挺麻烦的……”徐景洲听得也十分纠结。他又不是刚入圈的新人,能不知道制作班底的重要性吗?剧本好不代表拍出来的剧好,多的是把本子拍毁了的。
    “那这个先放一放?”徐景洲犹豫地把《非常行动》的剧本放到一边待定,又拿起了《昭武风流》,苦笑道,“这个倒是本子好,班底也好,就是好的过了头!”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