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夫郎是个娇气包 第118节

      第71章
    家里的几十匹马一下子卖出去了二十五匹,瞬时便松快了。
    蝉鸣蛙叫,夏时白昼长,又天旱燥热,时间过得好似格外的慢些。
    虽是慢慢悠悠的,但很快也到了六月中下旬里。
    六月稻田里的秧苗长得快,抽穗飞花,待七月里就能成熟。
    这些日子村户都精细的盯着稻子,种植庄稼从撒稻种到分插秧苗,再到后头的收割,没有一桩一件是马虎得的。
    只是飞花结稻的关头上,已是离丰收庄稼临门一脚,万万是出不得一点茬子。
    若此时有所损害,那今年可就白白忙活一场了。
    只要是稻苗夜里不被“鬼火”烧,成熟时天气稳定,没有狂风骤雨的,那就是顶好的天时了。
    否则成熟的稻谷撒落,连雨遭霉坏,农户的心思全然被糟蹋。
    六月里村里会集点薄资做祭祀,祷告天神,保佑风调雨顺。
    这日一大早上纪扬宗连早食都没吃就去忙活祭祀的事情了。
    桃榆见过祭祀,祷台上摆着猪头,一些果子祭品,神婆念念叨叨,一群农户捏着香跪拜。
    虽然他觉得这些并没有什么作用,因为每年都在做这些祭祀,可该落雨还是落雨,该天晴还是天晴。
    他也不晓得村里的人到底是真的深信不疑这么做有用,还是说与他的想法一致,只是未曾言明。
    不过想来大家应当都是经年累月的在夏时祭祀祈祷,形成了此般风俗。
    早上吃早食的时候,黄蔓菁同桃榆说了会儿村里的闲。
    “孔家的三哥儿定人家了。”
    桃榆喝着南瓜粥,今年的南瓜长得老,切一点煮进白粥里面,即使没有放糖也甜滋滋的。
    他觉得味道很好,吃了一大碗,霍戍在他旁侧沉默着给他剥煮鸡蛋。
    两人吃了以后今天要去城里看定铺子了。
    不过与陈普说定的时间有些晚,他们并不急赶着去城里。
    桃榆挑起眸子看向他娘:“和谁啊?”
    “和萧家老二,你俩晓得的嘛。先前跟着你们出去跑生意咧。”
    桃榆听到这话不免意外,不过又觉得情理之中。
    他用手肘轻轻戳了身旁专心拨着鸡蛋的霍戍一下:“他动作还挺快,这才回来多久啊。”
    霍戍应了一声,确实是快,回乡还没半个月。
    黄蔓菁道:“村里人日子安定,都指着早日成家。他去年就弱冠了,但是亲事一直没定下,算来年纪也不小了,家里也是着急。”
    “你们去走商了,家里就在给他物色着,先时就托媒人说了孔家,只是那边没有答应。你三姑也瞧中他们家哥儿了,一样托得有媒人过去。”
    桃榆闻言眉头挑高了些,这倒是也不奇怪,毕竟他那表哥年纪也很不小了。
    先时他三姑仗着母家这头不错,眼睛拔得挺高,给他表哥说的都是很好的人家,只是那些人家并瞧不起袁飞,一户都没给说成。
    许是一回回的碰壁,他三姑也认清了些事实,这朝认命的把眼光放低了下去,开始从清贫些的人家里物色了。
    黄蔓菁继续说道:“萧家家境不好,比起来到底不如你三姑家,只不过你袁飞表哥什么样你又不是不晓得,孔家不是傻子也是有考虑。”
    “今年你表哥出去挣了点钱,好似看着要像点样子了,媒人又说得天花乱坠,孔家估计也是有些说动了。不想这当头你们回来了,孔家扭头就定下了萧家。”
    孔家在村里家境一般,几亩薄田,日子只能说过得走。
    不过孔氏夫妇俩性格敦厚,在村里人缘还成。
    这朝也算是一家有哥儿百家求了。
    黄蔓菁有些好气又好笑道:“你三姑生气着咧,话里话外的倒是觉着是咱们家搅黄了他的婚事一般。跑去你大伯那儿诉苦,你大伯倒是难得明理些,帮着你爹说话,斥了她几句。”
    霍戍把鸡蛋剥好,白嫩水滑,朝着桃榆递过去了些。
    桃榆的心思还在这桩闲事儿上,偏着脑袋凑上嘴咬了一口鸡蛋。
    “大伯他可精着,他以前最是惯着三姑了,这朝会说她,只怕也是看阿戍出去挣了不少钱,这是不想得罪我们家。”
    黄蔓菁也笑:“谁说不是。”
    以前家里和尤家那个读书的定下亲事,大房那边嫌尤家的孤儿寡母的落魄,没少瞧不上,尤凌霄中了秀才后,大房那边对他们这一房便是肉眼可见的热切,处处顺着向着。
    后头婚事毁了,也便没了以前的那般热切,纪望菊每每无理取闹之时,那边也向着纪望菊。
    现在看着这新女婿也是强干的主儿,又热络起来了。
    这人情冷暖的,不是旁人,就是自家人也是一样。
    你好了,举家都向着,你落魄了,别说是说话权,举家谁都能说训你。
    “不论怎么说,又是有喜酒喝了。”
    桃榆托着脸,他还挺欢喜去吃席面儿的。
    黄蔓菁应声:“村里有这些欢喜事,大家都高兴。”
    吃了早食以后,桃榆跟霍戍一道去了城里。
    天气有点闷热,不知道是不是下雨,避免路上被雨淋,他们快着手脚到了城里。
    陈普一个大瓷商,也是忙碌,除却铺面的生意照料,还得去自家的瓷窑巡看,看铺子这等小事,也便差遣了个人过来带着两人去看。
    不过来的也是个管事,倒是可见得陈普对霍戍的重视。
    他们看了几家铺子,地段好的铺子都不大,且也就是一个铺面,内里未有可供住宿的地方,若要住的,还得自隔些空间出来,这么一来铺子就更小了。
    不过二百多两的铺面儿,属实在闹市也难有宽敞的。
    虽说两三百两已经能在城里置办个一二进的宅子了,但照样也得看地段,且商铺和民宅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霍戍不如何知道同州这边的铺面价格,桃榆却是晓得。
    闹市里看的这几间铺子,即便是不甚满意,可也不是寻常人二三百两可以拿下的。
    若在营商那儿看问,没有点门路,得喊到三四百两去。
    陈普已然很给面子了。
    于是两人都舍弃了闹市的铺面。
    抛却了地段后,可选的几间铺子就大了,最后选定了远离闹市,有些靠近城边,营商才建造不久的铺子。
    虽只一层楼的,不过这边跟黄引生那头的构造差不多。
    外头的铺面算不得大,和闹市的铺子差不多。
    但后头有个天井院子,还有好几间屋子,挺是敞大的。
    这头冷清,不远处营商的工队还在建造新的房舍,白日有些吵闹,周围也没有开几间铺子,生意十分寡淡。
    他们不是冲着开门做生意要的铺子,倒是全然不必多思虑什么即可定下。
    见霍戍和桃榆满意了,管事的也去了一桩事。
    他把钥匙交给了两人,道:“掌柜的出去前交待,拿了两套瓷具要送给纪里正,二位今日看了铺子,我整好把瓷具给二位捎带回去。”
    霍戍没拒绝,应了一声。
    他让管事先去忙,他们走的时候自行前去瓷坊里去取。
    管事的自是笑着应承告了辞。
    桃榆抱着一挂长钥匙挂了三圈:“这头属实新,还能嗅着新木的味道。”
    木头用的都是寻常成年木,这般价钱也指不上营商用名贵木头来建造了。
    不过他们也不曾讲究这些,桃榆给霍戍盘记着要买挪些什么东西来。
    这头全然就是个空唠唠的铺院儿,什么家具器物一应是没有的。
    虽是个囤货的地儿,可宽阔又有院子,可以好生拾掇着弄个落脚地儿,在城里也算是有了个住处。
    “需要什么你录下,到时候叫家里的人过来安置。”
    霍戍想的是等秋收以后,范伯他们便可以转搬到城里来守着铺子。
    铺子没有卖什么,倒是没什么可以守的。
    只不过是让他们转一个住的地方。
    时下同州来的老乡都住在纪家,纪扬宗和黄蔓菁倒是没什么意见,家里也住得下。
    可到底是觉着他也不过是作为女婿在纪家,一行人总有不便之处。
    再者他们一行人看面相便可见是外乡人,个个魁梧高大,落在村里始终叫村里人不安。
    说嘴的多,传来传去的不成样子。
    并非以恶意揣测,凡是村里要丢落出点什么事儿,届时定然会栽在他们头上。
    地方村乡排外,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霍戍可以不在乎,但入乡随俗,始终要顾忌纪家的颜面。
    还有一则,纪扬宗最为一乡里正,虽算不得什么官吏。
    终究也是常与官府打交道的人,要让官府的人知道他豢养一帮子强健劳力在家中,又意欲何为。
    多番考量,让范伯一行人住在城中的铺子,是最好不过的安排。
    两人在铺子里收拾了一阵,又去了一趟吴怜荷那儿,把赵盼的马给他送了去。
    并把铺子的位置告诉了母子俩,往后有什么事情就能直接去铺子那头了,也省得再费功夫把口信儿传去村里。
    这一趟忙活下来,天色又已经不早。
    两人带着嘉堂瓷坊的瓷具回了家。
    好在是马速快,两人前脚刚到家里后脚院子里就砸下来了大颗的雨滴子。
    伴随着声声闷雷,雨越下越大,天边的闪电扯着昏黑的天色。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