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晚莺娇 第28节

      第39章 春暖睡鸳鸯(十一)
    今日早课, 皇宫东侧的崇文馆传出阵阵读书声,一水的女子轻音,漫过庭院里碧荷生幽的花池。
    屋内正中, 紫檀圈椅1里坐着礼部侍郎崔彥秀, 不大的眼睛却炯炯有神,两鬓与唇下的络腮胡斑白,脸部极其瘦削,但嘴角带笑,威严里又有一丝亲切。
    下面的只有几个未出嫁公主, 正在一本正经念《女论语》, “凡为女子,先学立身,立身之法,惟务清贞。清则身洁,贞则身荣。”
    诵完课便要书写, 一张张宣纸洁白无瑕,平铺在红木桌面,方正红格子工整漂亮,十七公主拿起紫毫尖, 一笔一画地写。
    每个格子都是苏供奉画好,看着自己的字落在他的格子里, 茜雪抿唇而笑,从没有做功课做得如此心情舒畅。
    崔侍郎负手在屋里踱步,一边讲解着《女论语》,一边看公主们写字, 瞧第一排的十七公主面带春色, 不自觉也笑起来, 小公主今日心情不错,不似平时读起书就愁眉苦脸。
    早课不一会儿就结束,几位公主陆续离开,崔侍郎走前几步,捡起十七公主桌上的宣纸,笑道:“殿下今日的格子画得特别好,可见最近几个月十分用功,臣非常欣慰。”
    茜雪站起身,尴尬地笑了笑,“谢先生夸奖。”
    崔彥秀个子极高,清瘦单薄,此时站在公主身边,挡住了窗外金光四射的艳阳,在他花白胡须上落下阴影。
    眸子含笑,又有些欲言又止。
    公主聪慧,收好桌上的书,好奇问:“先生是不是有话说?”
    对方沉吟半晌,竟显出一丝腼腆,“公主,其实臣可能教不了殿下几日了,在此告个别。”
    茜雪吃惊,从没听说过崔侍郎会有职位变动,即便有也可以继续教书啊,莫非听说自己要招驸马,出宫立府之后的公主自然不用再到崇文馆念书。
    她心里着急,连忙解释,“先生怎么这样说,是不是听到外面传闻,不管什么都别信,我……虽然算不上好学生,还是想与先生一起读书。”
    对方抿唇点头,不大的眼睛里都是笑意,“公主是不是好学生,要臣这个教书先生来说,依臣来看,公主是臣教过最好的学生。这件事与殿下无关,是臣自己的事,臣……老了,也到了该离开的时候。”
    茜雪哦了声,原来是想告老还乡,她自然没有拦住的道理,笑嘻嘻地:“知道了,那先生以后有空闲,要来宫里看我啊。”
    崔彥秀点头称是,抬起眸子瞧眼前的小公主,他教她十来年了,看着对方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长成仪态万方的大棠公主,人都说十七公主娇纵,只有他心里明白,公主的心底多么洁白无瑕。
    “公主,老臣与你叙叙旧吧。”
    崔彥秀往前走几步,撩绯袍坐在门前的石阶上,茜雪觉得有趣,从没见过先生如此随意,也过来坐在一旁,两人对着庭院里的荷花池说起话。
    “公主,臣自先皇还是太子时就在宫中侍奉,当时还只是个小小的礼部员外郎,后被先皇赏识,升至礼部郎中,又给如今的圣上教书,才遇见了公主,有这番师生之缘,其实——臣不才,并不喜欢在朝中做事,反而很愿意给公主教书。”
    茜雪吐舌头,自己这些年可没少气对方,怯怯地:“可惜——我从不好好念书!”
    对方笑着点头,“有的时候,臣也真生公主的气,明明冰雪聪明却不爱圣贤之书啊。”说到这里忽地顿了顿,偏头看着茜雪,神色凝重,“但臣心里一直认为公主将来必成大器,能给我大棠带来明媚正气。”
    十七公主不由得睁大眼睛,不敢相信先生给出如此高的评价,她这个人从小就被人宠爱,好像没做过任何有意义之事。
    神色好似被吓住一般,惹得崔侍郎笑得胡子颤。
    “公主可还记得那年上元灯节,崇文馆里闹得厉害,那是公主殿下的猫儿丢了,最后发现在墙角的梧桐树上,那么多太监侍女,又是爬树又是逗猫,生怕猫儿摔了,搞得人仰马翻,差点把那颗千年古树给砍了。”
    提起这件事,茜雪愈发无地自容,为只猫儿闹得半个皇宫都快翻过来。
    垂下眸子,不敢接话,却听崔侍郎接着道:“臣当初也和其他人一样,觉得公主娇纵,但当玉奴被太监抱下来时,臣发现公主并没有去瞧猫儿,而是看着梧桐树上繁茂的枝叶,原来上面有一个鸟巢,里面还有嗷嗷待哺的几只小鸟,公主是担心玉奴吃了那些初生的鸟吧。”
    茜雪脸一红,没想到崔先生如此心细如发,可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对方仿佛能看出她的心思,语气愈发轻柔,“公主,凡事以小看大,佛经上常说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人的善念皆在瞬间,臣自认为没什么本事,唯独擅于识人,说句僭越的话,我与公主也算多年之交,但愿殿下能永远记着那一巢被救的小鸟,不忘初心。”
    先生平时严厉,很少这般轻声细语,夏日阳光黄澄澄地打下来,仿佛在崔侍郎脸上镀了层金色,他的眸子晴朗,像画里人那般气定神闲。
    茜雪不由得愣愣,总觉得先生今日很不一样,可又说不上为什么,半晌才问:“崔先生的家乡在哪里,有空我也可以去看你。”
    “臣的家乡在镇江。”
    “哦,是镇江啊,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君还2的镇江。”公主念完,调皮地:“这回我说得每一个字都对吧。”
    崔彥秀哈哈大笑,“对。”
    先生笑得爽朗,茜雪也跟着抿唇乐。
    她想着以后不知何年何月能再见,取下腰间一对蝶形和田玉佩,道:“先生,我也没什么好送的,金银珠宝先生也不稀罕,这块玉佩并不贵重,但样子极好,昨日陛下才赏给我,用作留念吧。”
    崔彥秀恭敬地接下,施礼道谢。
    公主笑吟吟,心里寻思对方能如此高兴,大概是自己的功课真有进步,还要多亏苏供奉的格子画得工整。
    今日心情好,回承香殿就下小厨,做了盘消暑的绿豆糕,翠翠得好看,准备犒劳一下大功臣。
    端出去的时候已快到宵禁之时,吩咐杏琳点着灯,快步往兴庆殿去。
    刚来到门口,还没踏上石阶,忽见不远处有人影一闪而过,十分眼熟,但来不及仔细琢磨,只惦记着食盒里热腾腾的绿豆糕。
    苏泽兰刚换了中衣,抬眼瞧见茜雪站在竹帘外,公主进兴庆殿和逛自己后花园似地,如今连通报都不让,他心里却觉得亲昵,本来这里的一切也都属于小殿下。
    没有外人,两人也不必奉行君臣规矩,苏泽兰轻轻从后面绕到近前,伸手去够公主手里食盒,茜雪只闻到身后一股浓郁海棠香,转身来看,迎上他秋色连波的眸子,柳绿色薄纱中衣落在肩膀上,隐约可见里面肤色,她脸一红,直往后退。
    “你……怎么忽然出来了,多吓人。”
    苏泽兰一边笑一边打开食盒,“原来是绿豆糕啊。”捡起块放嘴里,慢悠悠地:“殿下,是你突然跑到我这里来吧,谁吓唬谁。”
    茜雪哼了声,走到青枝屏后坐下,单手撑住头,“我不过来谢谢你,供奉有心了,今日那些格子讨得先生喜欢。”
    对方没接话,塞了块糕到公主嘴里,“殿下看起来很喜欢这位崔侍郎。”
    茜雪嘴里塞着绿豆糕,腮帮子鼓鼓像只小松鼠,嗫喏着:“是啊,不过他要走了,告老还乡,以后还不知要让谁来教书,估计比不过崔先生。”
    苏泽兰抿口茶,调笑道:“小殿下这是先入为主,你怎知后面的先生不好,再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个人有个人的归宿。”
    她抬眼看他,居然说得满口轻松,心里不是滋味,抿唇道:“对,人和人总要走散,再好也不过一时。”
    公主漂亮的眉宇蹙了蹙,不肖说又在胡思乱想,苏泽兰故意逗她,“是啊,纵使是父母妻儿,善恶生死亦不能相助,到头来都是赤条条一个人罢了。”
    果然是个心冷之人,听得她气不打一处来,手里搅了搅披帛,发火也没由头,怪自己大晚上到这里找不顺心。
    苏泽兰探头看,瞧对方发红脸颊,“公主最近气性越来越大,臣都不知道如何惹着了。”
    “惹着就惹着呗,怕什么!”站起身,若有所指,“反正你和我也是迟早要散的宴席,一个要过阳关道,一个会走独木桥,将来谁也不挨谁呢。”
    “臣可没那么说。”又尝口绿豆糕,津津有味,“那句话说的是天下人,不包括臣。”
    茜雪回头,不解地望着他,看这人舌灿莲花,还能生出什么花样,苏泽兰这才走过来,微微俯身,“臣早就附属于小殿下,不算一个人,万万离不开。”
    她咬嘴唇,“要死了,连人都不做了。”
    苏泽兰点头,“做人有什么好,陪着殿下就成。”
    作者有话说:
    1本文是架空唐宋(偏唐),所以有些物件并不只唐朝有,比如这个圈椅就不是唐朝的东西。
    2这句诗公主也说错了,原文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公主有成长线,她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棠公主。(在老公的辅佐下~)
    第40章 春暖睡鸳鸯(十二)
    夏天的雨突如其来, 轰隆隆伴随雷声倾盆而下,蝉声绕着柳树,惊起一池青蛙。
    乱红飞过, 薄雾生烟, 宣德殿内皇帝正在听政,雨哗啦啦打在殿檐屋角,他时不时分神。
    忽听殿外一阵骚动,熙熙攘攘,众人目光不由被吸引过去, 殿前侍卫匆匆来报, 被雨冲刷的铠甲发着水光,跪下道:“陛下,翰林院的学士们都在大雨里站着,说是要——要陛下整治贪腐,还世间清明。”
    皇帝立志整治贪官污吏, 刚亲政时就传在朝野,但因涉及多方厉害关系,一直无人敢明着管,力度也就雷声大, 雨点小,抓了几个私占良田的小官, 算是交差。
    大家心知肚明,无论多么两袖清风的好人,坐上权利之巅也就灭了良心,买官卖官, 收受贿赂, 根本算不得事。
    关系网枝枝蔓蔓, 盘根纠缠,满朝都深陷其中,纵使能查也不愿意,何况谁有那么大的胆子。
    今日这帮翰林学士来闹,无非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些意气用事的书生,安抚一下也就过去了。
    朝堂焦点瞬间落到翰林院长上官云郁身上,只见他眉目低垂,并不做声,可见对此事早就知晓。
    棠檀桓笑了笑,低声询问:“上官院长,你们翰林院可是有话要说?”
    上官云郁方才跪下,凤眼微抬,眼底尽是凌厉之色,“陛下圣明,我翰林院虽只是个从不涉政的闲散处,但学子们拳拳之心不改,人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吾等。”说罢向前跪走几步,激动地带上颤音,“陛下可曾听过民间流传的歌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1如此乱象皆由贪腐所致,历代明君开辟盛世,第一件事就是清贪。”
    他陈词激昂,大殿内一片肃穆。
    “陛下是千古明君,早说过要整治贪腐,可惜有人为了中饱私囊,刻意阻拦,才造成肃贪至今如隔靴搔痒,毫无成效。”忽地一连磕头,砰砰前额碰撞地板,响彻安静朝堂,众人屏住呼吸,预感风波将起。
    上官云郁抬起头,一片殷红在眉宇,道:“臣上官云郁,自先皇起就在朝中侍奉,今日以身家性命弹劾尚书省左仆射欧阳丰,乱用职权买官卖官,私受贿赂,丧尽天良。”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
    上官云郁是个清高之人,因不入流才从尚书省转入翰林,大家心知肚明,但冒然状告尚书省左仆射,这可是天大的胆子,莫非活够了。
    证据确凿又如何,天子毕竟年轻,还要仰仗尚书省理政,近日才封了大理寺千金李白紫为皇后,欧阳夫人可是皇后的亲姑姑,如今闹这一出,简直以卵击石,必会粉身碎骨。
    满堂鸦雀无声,皇座之前站的欧阳丰差点被气乐,上官云郁怕是读书读傻了,以为凭着几张状纸就能搬倒自己,但面上的样子还要做。
    他立刻跪下,也是一副言之凿凿神色,“臣冤枉,臣一心为陛下,为大棠江山着想,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绝不会做此等不仁不义之事,还望陛下明查。”
    雨越下越大,乌云压顶之势,天子蹙眉,吩咐李琅钰接过上官云郁的诉状,轻声问:“翰林学士们还站在外面?”
    话问出去,半天没人敢回,上官云郁借机又磕个响头,“陛下,今日此事若没个结论,只怕难以平众怒,恕臣子们冒犯了。”
    旁边的欧阳丰一听,立刻火冒三丈,这人还准备把自己逼上绝路,转身接话,“上官院长未免欺人太甚,吾乃朝廷一等大员,岂是你们凭几张来历不明的状纸就能当场定罪!你说我收受贿赂,买官卖官,可有人证物证,少在这里信口雌黄。”
    对方抬起头,目光炯炯,冷笑一声,“谁不知左仆射一手遮天,哪个吃了雄心豹子胆敢做人证。”
    欧阳丰也不示弱,一张银盆脸似笑非笑,“也就是说院长手中并无实证了,那还在这里鼓动翰林学士聚众闹事,居心何在!莫非是要给陛下难堪,逼宫吗!?”
    两人剑拔弩张,气势汹汹,正在焦灼时,只听后面传来一声,“臣——就是人证!”
    一语激情千层浪,众臣哗然,目光纷纷往后看,礼部侍郎崔彦秀撩袍向前,扑通跪下。
    “臣礼部侍郎崔彥秀,侍奉多年一直是个小小的侍郎,心有不甘,近日看左仆射人逢喜事,礼部尚书有意辞官还乡,便私心想买取职位,以顶替柳尚书。臣一时鬼迷心窍,作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不只有辱斯文,违背良心,更加辜负陛下的信任,臣领罪。”
    字字句句,掷地有声,满堂噤若寒蝉。
    欧阳丰猛地噎住,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他和礼部侍郎崔彦秀平时连个话都没说过,竟然唱这一出。
    “崔……侍郎,在下与你无冤无仇,何必血口喷人!”
    对方目光一挑,根本不搭理他,起身再度一拜,身板挺得笔直,“陛下,臣送出平螺细背花镜一枚,还有家中祖传的银镯一副,陛下可即刻派人去查。”
    欧阳丰收取礼品已属家常便饭,自然懂得要收好的道理,心里稳得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不改色心不跳,“陛下,臣问心无愧,随时接受盘查。”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