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脑咸鱼在八零 第36节
挂断电话,陶娇杏犹豫了一刻钟的时间,打算瞅准时机跑一趟辽东省国资委,看看有没有什么经营不善打算破产重组的酒厂,如果有的话,可以拿下来专门生产特级精酿啤酒。
只是这样的话……分厂越来越多,管理难度也就越来越大了。
陶娇杏有些头痛,感觉自个儿就算是变成三头六臂都忙活不过来。
作者有话说:
还有两更!
第51章 娇杏
谢挺回到家的时候, 就见陶娇杏好像丢了魂儿一样瘫坐在沙发上出神。
“你这是咋了?咋看着愁眉苦脸的?”谢挺问。
陶娇杏的两颗眼珠子渐渐聚焦,收回了神,“刚刚特供订单那边打来了电话, 谈下了‘特级复原乳粉’的事情, 还表明了想要扩大‘特级精酿啤酒’订单的打算, 我有些头痛,实在是忙不过来啊……”
“忙不过来就搁置到一边, 又没人逼着你做。咱自己的生意, 自己决定就好了。赚钱本来就是为了让日子过得舒坦,现在钱赚到手了, 日子却过不舒坦了, 那不就本末倒置了吗?‘特级精酿啤酒’能给他们供应多少就供应多少,实在拿不出来, 就不做这笔买卖了。单单是奶粉厂赚的,都够咱俩使劲儿祸祸了。”
谢挺的一番话就如同晨钟暮鼓,一下子就把陶娇杏从焦虑中惊醒了。
是啊, 赚钱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快乐!
她现在缺钱花吗?
不缺了!
那为啥还要把自己搞的这么不快乐?
陶娇杏感觉自个儿的脑袋就好像是寺庙里的木鱼,被功德深厚的大法师‘duang’的这么一敲, 精神、思维与灵魂, 通通都升华了。
“哎呀,你瞧我,咋还钻进死胡同里面去了呢?晚上想吃点啥?我心情好, 允许你提个要求!”
谢挺认真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 说, “我想吃鱼了, 要不我去葛二蛋家买两条鱼, 咱烤着吃?”
“成, 我这就去备料,你顺路把爸妈喊过来,妈带着胖仔出去遛弯儿了。”
琥牢河里的鱼又肥又美,味道鲜得很,搭配着特级精酿啤酒喝下去,整个人从内到外都感觉清爽。
——————
自打陶娇杏‘放过自己’之后,她的日子就过得舒坦了很多。
每天宅在家里带带娃,养养花,看看书,偶尔上山采集一下蜂蜜,数数自个儿的万贯家财,好不悠闲。
‘特级复原乳粉’刚上市的时候,很多消费者还是不信的,但是‘特级奶粉’的产量实在太低,每次买的时候都得抢,好些人只能捏着鼻子买了同样价格的‘特级复原乳粉’去试。
这么一试,他们心里的疑虑就打消了。
味道一样,效果也没啥差的,再加上东北牧场的保证就印在包装袋上……好多人都接受了‘特级复原乳粉’。
当初助长奶粉的供应是自家开车送往全国各地,运输成本就不低。
陶娇杏仗着东北牧场的名声好,一边由着连瞻可劲儿地去拓宽市场,一边给那些有意来批发奶粉的人开后门,直接把运输成本给抹平了。
现如今的东北牧场奶粉厂可不缺库存奶粉,只要想买的,开车过来,甭管想拉走多少,库存都管够。
好多地方上的奶站、小奶粉厂原本还打算趁着助长奶粉厂倒闭这阵儿,赶紧把自家周边的牛奶市场给抢占下来。
没想到助长奶粉厂换了一位厂长后,直接改变了策略——他们为了保证东北牧场能够消化得了自家提供的初代乳粉,直接将合作商的电话本抄录给了谢挺一份。
谢挺找专人挨个儿打电话过去问的,只要有想要的,都可以给预留出库存来,带钱来取货就行。
东北牧场的‘特级奶粉’多么出名啊,原先好多供销社、百货大楼想抢货都抢不到,现在居然走下凡尘了,愿意给供销社和百货大楼供货了,那可不得铆足劲儿批发上一大批?
谁不知道东北牧场的奶粉营养价值吊打助长奶粉以及普通奶站的牛奶?而且价格也没高多少!
之前大家伙儿不卖‘特级奶粉’,而是卖助长奶粉,是因为看不上‘特级奶粉’吗?是因为批发不到货啊!
一时间,五湖四海的货车都往辽东省开,还有一些偏远地方的供销社和百货大楼直接抱团坐火车来了,到沈市后租了个货车车队,从东北牧场批发到‘特级奶粉’之后,直接运到火车站,利用火车把批发到的奶粉给运回去。
用日进斗金来形容东北牧场的奶粉厂分厂都不为过。
而另外一边,迦楼集团在沈市创办的护肤品工厂也投入了生产,一瓶瓶‘娇杏牛奶水’和‘娇杏奶油霜’走下生产线。
在国内各种护肤品还在用铁罐子或者塑料瓶子装的时候,‘娇杏牛奶水’与‘娇杏奶油霜’都开创性地采用了耐摔的磨砂玻璃瓶,瓶子是渐变的杏黄色,上面用仿掐丝珐琅的工艺写着‘娇杏’两个字,单单是摆在那儿,就让人感觉档次颇高。
这包装是陶娇杏自己设计的,生产却是交给迦楼集团去定制的。
迦楼集团拿着‘娇杏’系列去和自家的雪花膏、润肤霜等比了比……他们对‘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仍’的感受从未如此清晰过。
迦楼集团的副总经理回头就去上海轻工业学院聘请了好几位优秀毕业生,专门负责给迦楼集团旗下的护肤品牌设计包装。
‘娇杏’系列赚到的钱都是陶娇杏自己的,她不可能不上心。
为了把‘娇杏’系列的名声打出去,陶娇杏亲自同首都国贸大厦的采购员说了情,将自家‘娇杏’给上架到了东北牧场的专用展柜上,还插队安排到了首都国贸大厦的护肤品专用展柜里。
同陶娇杏联系的那位采购员凭借引进东北牧场的产品而高升了职位,相当给陶娇杏面子,直接就同他的顶头上司打了申请,将‘娇杏’系列安排的位置是专用展柜的最好的地方,就连那些国际大牌都得给让位。
护肤品专用展柜可是首都时髦女郎们逛街必须去的地方,这些时髦女郎普遍不缺钱,成为时尚弄潮儿是她们的至高追求。
首都国贸大厦的护肤品专用展柜上架‘娇杏牛奶水’和‘娇杏奶油霜’的当天下午,就有首都时髦女郎被那精致的包装俘获,当场就买回家去了。
这位时髦女郎在《时尚俏佳人》工作,是一位时尚杂志编辑,名叫李艾琳。
首都的冬天是干冷的,呼啸的北风将李艾琳的脸皮都吹出了皴裂。
为了维持自己皮肤的平整与光洁,李艾琳每天晚上都会厚敷一层雪花膏,第二天出门前也会在脸上糊一层,把那些撬起来的皮都平整下去。
把‘娇杏牛奶水’和‘娇杏奶油霜’买回去的当天,李艾琳就按照包装盒里送的那一本‘使用小册’给自己的脸来了一个深度保养。
她用着‘娇杏牛奶水’感觉刚涂到脸上就感觉不到了,足足涂了三层,之后才涂的‘娇杏奶油霜’,这种轻薄的肤感让她根本体会不到安全感的存在。
为了保证自个儿第二天早晨起来脸上不像是炸皮的土豆,李艾琳又涂了两层‘娇杏奶油霜’,这才提心吊胆地入睡。
第二天一早,李艾琳睁眼的第一件事就是跳下地照镜子,她担心自个儿一时兴起的尝鲜会让她胆战心惊如履薄冰才维持的表面光鲜毁于一旦。
站在镜子前,李艾琳看着那光洁得恍若新生的脸,一时间都不敢上手去碰。
在镜子里照照左脸,再照照右脸,低下头看一下额头,再仰起头看看脖子……直到看到干裂起皮的脖子,李艾琳的思绪才回到了现实。
她那光洁平整的脸和干裂起皮的脖子就好像绿洲与沙漠一样。
“这么厉害的嘛……”
李艾琳仔细欣赏着自己在镜子中的光洁美肤,不仅起皮蜕皮的问题解决了,原先被西北风吹出来的一些小口子居然也愈合了个七七八八,原先她的脸已经被那干燥的西北风以及屋内的暖气给搞的经常泛红,用了一回‘娇杏牛奶水’和‘娇杏奶油霜’之后,那些泛红的地方居然都不红了!
她紧紧抓住那两瓶‘娇杏’,心里打定主意,上午就去写一篇文章,必须争取到下一期《时尚俏佳人》的第一篇版面。
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她对时尚的敏锐度!
为了拯救自己的脖子,李艾琳早晨出门前,从脸到脖子都擦了‘娇杏’。暖暖的阳光照在脸上,她感觉自个儿就是行走在胡同里的仙女。
甭管路人有没有看到她,她都感觉自己是所有视线的焦点。
与李艾琳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从将信将疑到惊为天人再到爱不释手,只需要一晚上的时间。
李艾琳刊登在《时尚俏佳人》的那篇文章中写到:
“我在体验之前,很好奇为什么这一套名不见经传的护肤品会用‘牛奶’和‘奶油’来起名,是因为质地很像吗?诚然,质地确实像,但我认为这种解读是浅薄的。真正体验过后才知道,‘娇杏’系列的护肤品能让人的皮肤变得像牛奶一样白皙细腻,像奶油一样丝滑软糯,我愿意称之为牛奶皮与奶油肌。”
《时尚俏佳人》的主编也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从未见过这么神奇的护肤品,我仔细了解过‘娇杏’的背景,才知道她与‘特级奶粉’一样,都产出自琥牢山下的东北牧场。我很好奇那是怎样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才能孕育出这种堪称造物主奇迹的宝藏。从未有过这样的护肤品,能够直接击中我的心脏,让我愿意成为她的忠实拥趸,让我心甘情愿地将她奉上神坛。”
不是所有人都有钱尝鲜,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承担尝鲜带来的风险,而《时尚俏佳人》存在的价值,就是帮这些人筛选出那些真正好用、值得购买的东西。
作为引领都市女性追逐流行的风向标,《时尚俏佳人》这一期发行的当天,首都国贸大厦的所有‘娇杏’系列的库存就销售一空。
第52章 做头发
谢挺的那番话对陶娇杏的影响很深, 陶娇杏在家扎扎实实地休息了两年多的时间。
两年多的时间里,胖仔从一个翻身子都翻不利索的奶娃娃带成了能够满院子乱跑喊妈妈的皮猴儿,谢小梅也从上海美容美发学院毕业了。
谢小梅知道迦楼集团与东北牧场合作的‘娇杏’系列背后的掌权人是自家三嫂, 也知道‘娇杏’系列在全国有多火——《时尚俏佳人》连续三年的美妆大赏排行榜第一都是被‘娇杏’拿下的。
那些国际大牌, 诸如赫莲娜夫人、雅诗兰黛夫人等研发的新产品信心满满地进入国内, 然后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滑铁卢,销售量惨不忍睹。
在迦楼集团的运作下, ‘娇杏’系列不仅在国内登上了神坛, 还顺利出海,以雷霆之势打开了国际市场, 给赫莲娜夫人和雅诗兰黛夫人偷家了!
在上海美容美发学院念书的这两年, 谢小梅几乎不回家,以至于她毕业后回到老家时, 见到陶娇杏都有些陌生。
她印象中的三嫂整日风风火火,说干就干,全身都充满了干劲儿, 然而眼前的三嫂每天种花养草,带娃撸猫……
“三嫂, 你这是咋了?你的事业心咋没了?”
陶娇杏在心里缅怀了一下自己那已经逝去的事业心, 觉得还是咸鱼着舒服。
这两年时间,位于沈市的奶粉厂分厂渐渐稳定了下来,不仅能承接下助长奶粉厂运来的全部产能, 还新建了自家的养牛场, 避免哪一天助长奶粉厂突然倒闭不干了, 自家奶粉厂无奶可用的窘迫局面。
‘娇杏’护肤品生产工厂也在迦楼集团的运作下规模翻了好几番, 连带着辽东省的港口城市大连都跟着吃到了护肤品出海的红利, 每个月都有专门的货轮从大连港口出发, 载着满满当当的‘娇杏’系列护肤品销往八嘎国和西八国,为辽东省赚取到了巨量的外汇。
陶娇杏自个儿这两年时间是没咋忙,最大的工作量就是查账算账和收钱,谢挺却是几乎没闲下来过。
两人的分工合作相当明确,陶娇杏在家岁月静好,谢挺在外负重前行。
被谢小梅这么一问,陶娇杏也觉得自个儿确实有些太过咸鱼了,之前还能找借口说需要在家带胖仔,可眼下胖仔已经在村子里认识了好多同龄的小朋友,每天带着小朋友在自家院子里玩,哪里还需要他的老母亲盯着?
陶娇杏犹豫了一下,觉得自个儿也该告别稳定生活,稍微动一动了。
当初辽东省答应给修的铁路都修到家门口了,她再不动一动的话,多少都有些对不起省里那些对自个儿寄予厚望的领导。
想起修铁路这事儿,陶娇杏又不可避免地想起了负责同她联络特供订单的那位勤务员,每次来结账的时候都会特地跑来看看她,目光那叫一个幽怨……
“是时候扩大一下特酿啤酒的生产规模了……”陶娇杏嘀咕了一句,看向谢小梅,问,“你呢?回来开个理发店?”
谢小梅:“……”
“嫂子,我要是想开个理发店,之前在县里找个理发店当学徒不就行了?我要开的叫发型设计室!不只是那个电推子和剪刀给人剪头发!”
“嫂子,我和你说,我现在手艺可好了,在上海剪个普通头都能赚三块钱,要是烫头,起码得十块起步,染发还得再加钱!现在上海那边可流行烫法式大波浪了,中间再漂染几绺孔雀绿的头发,时尚感拉满,就算是在上海,都能是最吸睛的摩登女郎。我回来的时候拉了工具和材料回来,要不给你整一个?”
陶娇杏头皮发凉,拒绝三连,“不用,不需要,我害怕你的手艺!”
谢小梅一脸受伤,“三嫂,你不信我?你连我的手艺都不信?我给你看!我跟着我老师给好多明星都做造型呢?我带了相册回来的!”
她从行李箱中翻出了厚厚一本相册,里面果然有她与许多家喻户晓的明星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