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殊色误人 第31节

      萧绪桓半颗心都记挂在她身上, 自然看见了她的动作。还好, 纵使今夜无话,至少东西还留在这里,她还会来的。
    “萧郎君, 天色不早了,妾先回去了。”
    “等等。”
    崔茵不解地回眸。
    萧绪桓起身, 随她一并走出门去, 夜色里杜鹃鸟被人声惊动,扑簌着翅膀飞入园深处。
    “我送夫人回去。”
    这座大司马府是先帝所赐,萧绪桓并不习惯自己一个人住在这样的地方,太静了,太空旷, 仆婢成群也无法充盈这种寂寥。正堂的院落华丽又气派, 他先前却舍弃了那里, 偶尔在建康小住,也会去后院湖边听竹堂。
    他少时在齐家书塾中度过, 虽没有同那些高门士族子弟一样的风流做派, 但受诗书教化, 不至于被人称作什么鲁莽武将,所以崔茵住进来的时候,他便让出了听竹堂。
    疏风青竹,烟缈湖光,她一定喜欢。
    最近的一条从书房到听竹堂的路,是从蜿蜒的长廊一路走过去,再经过一处小花园,崔茵跟在他身侧,察觉到他故意放慢了脚步,连路线都悄悄绕远了些。
    长廊下早早点上了烛灯,他却带她从园子里的小径走去。
    幽静的春夜,散发着淡淡草木生长的清香,只有头顶的一轮月色照见脚下的卵石小径。
    崔茵轻轻在心里笑了一笑,有些人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也没有那么平静呢。她先前主动的次数已经不少了,哪能一再不矜持,故而今晚晾一晾他。
    效果达成,崔茵总得给他一个台阶,不然平白浪费了这么好独处机会。
    “萧郎君,”她停下脚步,有些焦急地叫住萧绪桓,“妾的手钏不见了,好像是方才掉在了路上。”
    她抬起一只皓腕,上面果然空空荡荡的,萧绪桓记得,她在书房写字时,支肘抬笔时,宽松柔软的衣袖滑落至臂弯,一截凝脂玉臂之上,带着一只银手钏。
    夜色朦胧,点点月光挥洒在她的玉容上,眼神焦急。
    他颔首,“夫人在此处等候,萧某去找找。”
    说着看见不远处是假山峦石的背面,有块还算平整的石头,牵着她走过去,对她笑了笑,“夫人坐在这里等。”
    崔茵略坐着等了一会儿,便看见方才的路口,那个高大身影疾步走了回来。她微微有些诧异,这么快便找到了?她明明随手扔在了草丛里,按理说这样的夜色里,应当要找好久……
    一层薄薄的云翳散去,月色皎洁,萧绪桓在她身前站定,崔茵抬眸,被他的身影完全笼罩,不知为何,心跳漏跳了半拍。
    看不清他的目光,只有种熟悉的压迫感。
    崔茵下意识攥紧了披帛,“找到了吗?”
    身前的人没有回答,而是蹲下身来,与她平视,牵起她的那只手,手腕被冰了一下,崔茵慌忙回过神来,视线从他脸上移开,看向手腕。
    是她故意丢掉的那只银手钏。
    她抿唇笑笑,“多谢萧郎君。”说着便要起身,却被萧绪桓按住了肩膀。
    “不急,还有一物,替夫人戴上。”
    他依旧托着那截皓腕,柔若无骨,肤如凝脂,几个月前从山崖跌落时的伤疤已经好全了,只不过在手腕上,留下了浅浅一点疤痕,若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他是在握住她手腕时才发现的。
    那样娇柔的肌肤上,豆粒大小的一处疤痕,触碰时截然不同。
    萧绪桓知道崔茵姿容绝色,虽从不仗着容貌傲慢,却也是爱美的,美人如玉,瑕不掩瑜。
    崔茵睁大了眼睛,见他手里还有细细长长的一株兰草,开着米粒大小的兰花,有些笨拙的系在她手腕上。
    那朵兰花,恰巧遮住了手腕上留下疤痕。他垂首,修长的手指慢慢调整好花叶,生怕将它扯断。
    认真又虔诚。
    崔茵思绪翻腾,忍不住想起一些旧事来。
    她嫁与李承璟的那三年,收到过无数件金银珠宝,李承璟每次回豫章,都会送给她一件礼物。与其说是取悦他,倒不如说是取悦他自己。
    他恋慕她的美貌,她温柔娇俏的性格,还有她的信赖和乖顺。
    李承璟送她首饰,言外之意是叫她女为悦己者容,妆扮她,让她做只能由他欣赏的美人,因为在他看来,自己永远不过是他的私有物,附属品,她应当无条件顺从他。
    他凉薄,寡言,永远叫人读不懂,表面上永远有一种矜贵和高傲,崔茵差点也被他骗了,以为他是什么君子。
    而眼前这个与她相识不到半年的男子,与李承璟截然相反。她以为萧绪桓是危险的,他英武且高大,周身总有一种压迫感和肃杀之气,可他会温柔地对自己笑,会虔诚的,替自己编一串野花做的手串……
    崔茵原本想好的,所谓一步步攻陷城池的心计,忽然变得有些苍白无力。
    萧绪桓看了一眼最终编好的兰花手串,她的那只柔荑,乖巧地躺在自己手心之中,只要他轻轻一拢,就能包裹着。雪色的肌肤在月光下格外白皙,光滑柔腻,和自己手背上微微凸起的血管和筋脉全然不同。
    “好了——”
    脸颊上忽然落下一片湿漉漉的柔软。
    他微微一僵,抬眸看向“偷袭”之人。
    崔茵看不清他深邃的眼底激起的波涛,只是因为方才鬼使神差偷偷亲了他一下,被他这么盯着,瞬间有些脸红。
    “萧郎君,我们走吧。”
    她有些慌乱地转移话题,想起身,却被他禁锢住动弹不得。
    云翳重新遮蔽住了那轮明月。
    假山石下影影绰绰,静的只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和心跳。
    崔茵面颊绯红,羽睫轻颤,被他紧紧抱在怀里。
    “夫人方才对我做了什么?”
    萧绪桓埋首在她颈侧,幽香馥郁,忍不住用下巴蹭了蹭她娇嫩的肌肤。
    崔茵被他的动作紧张到轻颤,死死闭上了眼睛,不吭声。
    萧绪桓轻笑了几声,他知道崔茵反反复复撩拨他,不过是有所图谋,并非出自真心。他也不会总被她牵着鼻子走,可计谋是一回事儿,真正身在其中,几分真几分假,怕是她自己都分辨不出来了。
    他只确定,方才她情不自禁的那一触,绝不是预先设计好的,不然也不会这样紧张。
    怀里的娇躯渐渐镇定下来,从僵硬变得柔软,慢慢伸出手,回抱住了自己。
    呼吸间,尽是她身上散发的香味儿。
    他之前还有个疑问,香气到底是哪里来的,现在人就在他怀里,萧绪桓有了答案。
    从耳边一直到颈侧,再到衣领深处,兰香越发浓郁醉人。
    他听到崔茵小声唤了一声,“萧郎君……”
    “夫人叫我什么?”
    崔茵脑袋晕晕的,琢磨了一下他的意思,纤腰被他紧紧揽在怀中,红着脸小声重新叫了一声,声若蚊蝇。
    “桓郎……”
    他故意装作没听清,“夫人再叫一声,萧某没听清。”
    崔茵咬唇,羞恼万分,说什么也不肯重复一遍。
    萧绪桓低笑了一会儿,察觉到她快要生气了,才不再逗她,眼神平静下来,忽然有些郑重道,“夫人若是现在想松开手,还能松开,若是不松手……”
    “就再也不许放手了。”
    崔茵怔愣了片刻,没有去想其中的深意,依偎在他怀里,轻轻点了点头。
    作者有话说:
    嘻嘻,晚自习下课后小树林贴贴谈恋爱的小情侣
    第36章
    “程仙医, 小世子这病能治吗?”
    崔莹探头,见这位崔大夫人从荆南请回来的神医皱着眉, 给阿珩左右手都诊过了脉, 叹了口气,复又重新将指腹搭在小孩子的手腕上,闭着眼, 不知念叨着什么。
    她看了半天,早没了耐心继续等,要不是李承璟在旁边, 谁愿意在这里看小病秧子诊脉。
    程仙医没有答话, 崔莹问的话被他忽略过去,忍不住一跺脚,坐到一旁, 跟嬷嬷抱怨累。
    李承璟瞥了她一眼,“累就回房去。”
    崔莹被他眼神激怒, “王爷这是什么意思, 我关心阿珩不行,不关心也不行,程仙医还是我们崔家请来的呢……”
    李承璟听闻崔家这二字,目光瞬间变得讥讽。
    旁边的嬷嬷连忙制止她,低声提醒, “五娘子怎么又这般口无遮拦。”
    崔莹讪讪地闭嘴, 心里好生不痛快, 偏过头去,心想这病最好是没得治, 省的脏了她的手。
    不过这程仙医是崔大夫人请来的, 不可能真的打算给这小病秧子治好, 崔莹放下心来,摸了摸自己的小腹,不知何时才能怀上自己的孩子。
    “世子这心疾,乃是娘胎里带出来的症候,难呢难呢……”
    程仙医叫医僮打开箱子,取出一纸药方,对李承璟道,“想必以王爷和王妃的能力,已经遍请名医,寻不到解法才请来我这老头子,”程仙医打开药方,捻着胡子笑了笑,“老夫想问一句,除了世子,府上可还有宗亲患过此病?”
    李承璟如实道,“阿珩外祖父就是因此病早逝。”
    “这就是了,”程仙医将药方交给李承璟,“此乃老夫几十年前所得的一例方子,是从北边传过来的,药引凶险,从未有人试过,除此之外再无第二个药方,世子这心疾难医,全看天意,寿数几何还未知,若是想治,”他点了点药方,意味深长道,“也是险中求。”
    崔莹好奇,究竟是什么凶险的药引,悄悄走过去瞧了一眼,还未看清,李承璟豁然将药方折了起来,面色阴冷。
    “生母心血为药引?这究竟是治病,还是取人性命?”
    程仙医全然没有慌张,乐呵呵摇了摇头,“王爷莫生气,这便是为何此药方从未有人试过的原因,用与不用,全凭王爷的取舍。”
    崔莹顿时愣住,取生母的心血为药引,她抚着心口,心道大夫人当真是思虑深远,往李承璟伤口上撒盐。
    崔茵如今不知生死,就算是活着能被找回来,李承璟不愿冒这个险,崔茵爱子心切,也会试上一试。
    若她因此丧了命,就算阿珩治好了病,李承璟日后看到长子,便想到崔茵因他而死,日久天长必定父子离心。
    若是崔茵已经死了,哪里来的什么心血为药引,若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也就是在告诉李承璟,阿珩再怎么是他心爱之人留下的孩子,也担不起世子之位。
    只有崔莹生的孩子,才是最合适的。
    李承璟双手冰冷,闭了闭目,他信不过崔家,先前就已经派人去打听过这位程仙医的来历,结果此人在荆南的确有一番建树和口碑,只不过年事已高,隐居山林,故而知道他的人已经少之又少。
    若他这样说,这药方十有八九是真的。
    他回到书房,听见崔莹跟着过来,转头问道,“你跟本王说实话,崔大夫人知不知道七娘的下落。”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