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踏枝 第345节

      四皇子恭谨与母妃行礼,依言在她身边落座。
    “今儿先生们教了什么?”符婕妤问道。
    “背诗,”四皇子道,“上月教的诗,又让背了一遍,儿臣背得最好……”
    符婕妤笑眯眯听着。
    四皇子年纪小,去年开蒙,如今还在认字,学的都是最浅显的东西。
    符婕妤知道拔苗助长要不得,却也很是心急。
    急他年幼,急母子两人都不拔尖。
    想到今时状况,符婕妤重重抿了抿唇。
    什么皇太孙、这样那样的,听着是很厉害,皇上也有动摇,却也是她符婕妤不得不利用、抓住的机会。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不拼一把,谁知道能不能杀出一条路来。
    另一厢,符察回了京卫指挥使司的衙门里。
    底下人当即给他递了些消息。
    那忠勤伯当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大半天的,一点都没有闲着。
    重排了京城守备不说,刚又催着兵部下调兵令,要召附近州府的府兵应战,总之是一个风风火火。
    符察摸着胡子,一脸凝重。
    看来,顺妃从冷宫搬出来,让忠勤伯充满了干劲。
    这也没错。
    要让牛干活,就得给牛吃草,哪怕不喂到嘴巴里,也得在哪儿吊着。
    婕妤娘娘为此担忧,亦是难免。
    思及此处,符察问道:“万世子在哪儿?”
    “在后头库房,”那人答道,“上月,指挥使交代了他整理库房内的文书档案,这些时日都在那儿。”
    符察啧了一声,转身往库房去。
    库房大门开着。
    天色暗下来,里头点了蜡烛,有几个小吏抱着文书进出。
    符察进去,道:“世子,借一步说话?”
    万承闻声,干脆吹了蜡烛,随符察走到廊下角落。
    “符大人有什么事儿?”他问。
    符察轻咳了声,面上透出了几分内疚。
    他并不想为难万承。
    这位世子爷,在他们这儿挂了个佥事的职,算起来是符察的下属,但真讲究身份,符察就比不上了。
    哪怕他符察有一位皇子外孙来厚着脸自抬一下身份,指挥使、与另一位副指挥使,就没有这等抬身份的本事,但万承在衙门里,从不以自家爵位“欺负”人。
    反倒是,好说话的很。
    不管大小事,哪怕是底下人,好言好语请世子爷帮忙,世子爷都会搭一把手。
    万承不靠衙门里这点经历累功业,上峰也不会胡乱塞些得罪人的、乱七八糟的事儿给他,处于当差日子顺心了,也能顺便着让求助的大伙也顺顺心的“好人”。
    即便是符察,先前遇着状况时,也向万承求助过。
    就这么一老好人,与眼下状况也浑然不相干,却要被他赶出去,符察挺过意不去。
    只是,想到符婕妤与四皇子,符察狠狠心,道:“秦家在商城起兵,世子听说了吧?”
    万承颔首:“今儿都在传。”
    “我记得,世子府上与秦家关系很近?”符察又问。
    万承听了这话,多少品出些意思来,便道:“大人有话,但说无妨。”
    “你们两家的关系,到底太近了些,”符察叹了声,“世子要是在其他衙门,倒也无碍,偏是京卫指挥使司这样、负责京城守备的衙门。
    于公,世子一定会竭尽所能,与衙门上下一块守卫京城于私,秦家毕竟与你们交情好,世子夹在中间,难免为难。
    我的意思是,等事情过去之前,世子要不要暂且回避?
    一来,真有什么事儿,不至于被有心人抓着说世子与忠义伯府的不是,平白惹一身腥。
    二来,也免得世子左右为难。”
    万承听完,沉默了。
    这番话说得是好听,但真实意思,也很清楚。
    怕他添乱,想要调离他。
    符察看在眼里,一时心里也打鼓。
    他自认说得很婉转,句句以世子的立场来考虑,意思表达到了,还不刺人耳朵。
    以万承的温和性子,应是能听进去的。
    忐忑了一会儿,符察见万承笑了笑,是苦笑。
    “大人,”万承道,“不瞒你说,你句句说在我心坎上了,我今儿确实十分忧心,也想过怎么和几位大人商量一下。
    我若继续在衙门里,不说我如何,几位大人肯定十分为难。
    就是没想到怎么开口,大人就主动提了。”
    第393章 劈头盖脸
    符察一听这话,心落了地。
    看看,这就是体面人。
    给了台阶就顺着走,还走得稳稳当当,不忘了那搭台阶的人。
    “指挥使那儿,我与你一道去说,”符察忙道,“想来,他也会体谅世子,只管放心。”
    “有大人这句话,我真的轻松不少。”万承道。
    达成共识,两人一块去找指挥使包逵。
    包逵先前被忠勤伯叫去,耳提面命了一番,刚刚回来,在屋里忙着准备文书。
    廊下,符察与万承道:“世子稍等,我进去与包大人先提一嘴。”
    万承自是随他。
    符察敲门进去,低声与包逵道:“大人,如此状况下,下官认为还是先把万世子调个位子为好,他本人也认同。”
    包逵一听,眉头不由皱紧:“这个当口上,折腾这些做什么?还嫌事情不够多?”
    “正是这个当口上,才不得不……”符察叹了声。
    这般欲言又止,包逵又不是蠢的,自然晓得他意思,便道:“让他过来吧。”
    万承被符察叫了进去。
    包逵见他神色坦荡,感叹道:“让你为难了。”
    “我不为难,”万承道,“秦家主张的先帝遗诏,我没有亲眼所见,以前也闻所未闻,不知真假。
    而我领朝廷俸禄,自当忠于皇上。
    我不会因为与秦家相熟,就做对不起皇上、对不起朝廷的事儿。
    这一点,想来我家中亲眷也是一样的。
    只是,两家毕竟从前太熟了,我在这么个位子上当值,两位大人即便愿意信我,也不得不承受其他官员的猜度与指点。
    我不希望大人们为此为难。”
    就这么几句话,不说符察脸皮子发烫,包逵更是心虚至极。
    可正如万承所言,他们不因万承与秦家的关系而防他,其他人、尤其是忠勤伯那儿,可不一定给这份面子。
    包逵道:“话说到这份上,我也就不说旁的了。世子只管回去,就当放了假,陪陪家里人,等事情过去了,再调回来就是了。”
    万承应了,没着急走,又补了一句:“大人交代整理库房,已经完成一半了,我等下再去收拢收拢,大人再安排个人来交接。”
    “辛苦,辛苦。”包逵道。
    等送走万承,包逵拍了拍符察的肩膀:“你考虑得周到,万世子亦是周全。”
    符察受了这夸赞,脸上也没什么喜气,只道:“世子心善。”
    而交接了公务,走出衙门的万承,转头看着皇城方向。
    永宁侯府人去楼空时,万承就知道,迟早会有打回来的这一天。
    可他没有想到,定国公会以皇太孙的身份挥师。
    以至于,刚听到消息时,他整个人都懵了。
    万承清楚自己不是什么有急智的人,他遇事犹豫多斟酌,往好了说叫深思熟虑,往坏了说是举棋不定,可性格就是这样,他也改不了。
    急起来容易乱,那他就需要慢下来好好想一想。
    符察来开口,万承也就顺着台阶,免得起无谓冲突。
    不过,该表的态度还是要表。
    他停职,仅仅是不想衙门里为难,绝不是他与秦家联合,对皇上有二心。
    不管内心真实想法是什么,眼下这个当口上,整个京城官场,谁也不会傻乎乎地把“二心”写在脸上。
    翌日,符察把万承停职的状况禀了忠勤伯。
    忠勤伯睨了符察一眼:“你倒是很负责。”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