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登基后他们悔不当初 第71节

      周山山林里灯火通明, 宋威收到女帝发兵攻打长江渡口的消息,看向挂在水洞里半死不活的人,面具后发出一声冷笑, “你的陛下非但不来救你,反而借此发兵攻打吴国, 甚至连交涉归还你这位近卫重臣的文书都没有,反而连日攻下两座城池,看样子, 你在她心中,比之尘泥还不如。”
    洛拾遗勉力抬起些垂着的头, “焉知陛下此举不是救,你没杀我, 就是想留着我的性命与陛下交换一些东西,只要一日不破城,你便会留我性命一日,我活着,比死了有用得多。”
    宋威色变,直至洞外陆沧急匆匆送来一封信报,“得手了。”
    宋威拆了密信, 黑色斗篷下眉间褶皱越深, “相助此次行动的这一方势力可查清楚了来源,能在禁宫、羽林卫遍布的上京城瞒天过海,来头不小。”
    “查了, 没查到。”
    宋威面色阴沉。
    先前亦有人将女帝迎娶南国小王子是假, 修蜀道渡军是真一事透露给南王和圣主, 南王虽不信, 但一并送到的还有麒麟军南线兵力分布舆图, 由不得人不信,南王下令召回开山修路的士卒,只还未下国书与大成诘问此事,麒麟军已穿过南充山,攻占广汉。
    南王世子南钦、小王子南颂领兵御敌,战况胶着。
    现在又有人帮助十二坊‘请’到了安定侯。
    此人暗地里不动声色,拨弄时局,引发吴国、南国、大成三方兵战,叫人心底生寒意,且做事如此滴水不漏不留痕迹,所图之深,不得不防。
    陆沧不以为然,“我们的目的是抓住崔呈,抓住人就好。”
    抓到崔呈,着实叫他松了口气,陆沧抱臂笑道,“这暗卫不重要,但父兄总不好不管不顾,当真置父兄不顾,便是比刻薄寡恩比禽兽尚且不如的不孝之徒,如此何德何能为君为帝,介时倒要看看女帝如何抉择了。”
    洛拾遗猛地抬头,“不可能。”
    按照陛下发兵的日期来算,月半前已收到信帛,如此陛下当早有防范,宋威武功高,却已位居右护法,六长老的武功他领教过,不过如是。
    更勿论这半年来,政务再忙,主上也常常与老神医通信,调整给安定侯治病的药方,除了恢复神志的药,还配置了许多疏通经脉固本培元的良丹,武功心法也是悉心调整过的,暗卫送回来的信报说,安定侯此时的武功,虽比不上暗卫,但已有自保能力。
    但宋威没有必要骗他。
    洛拾遗定了定神,试探道,“安定侯身边的暗卫武艺高强,另有禁军,羽林卫听凭差遣,想截走安定侯,痴人说梦。”
    宋威冷笑,“原本是抓不到的,可惜崔九逆天而行,看不过眼的人太多,有贵人相助,现在崔呈在押解陵城的路上,至于你,算一点餐前小菜,好叫崔九看看我们的决心。”
    他说话时,掌中聚集内劲,出手时察觉背后有异,旋身接住射来的箭矢,化为齑粉,不过一刻钟,洞外响起刀兵声,来人不少。
    箭矢如密雨,偏避开了被挂住的囚犯,闪身进来的一人形如鬼魅,虽有遮面,但那双眼眸耀如骄阳,商丘时宋威曾见得此人样貌,“原来是沈先生,你当真要与我圣君作对,不怕追杀令么?”
    沈平冷笑一声,“宵小之徒,无非跳梁小丑。”
    “你——”
    宋威动了怒,又深知此人为游侠之首,一呼千万人往之,若收归圣主门下,大有裨益,便忍了怒气,恭敬行礼,劝道,“女帝怠慢先生,以邪功取走先生毕生功力,我主与先生志趣相投,只愿天下无苦痛,人人和满,先生何不择良主栖之。”
    沈平冷笑,“你是低看了陛下,高看了我沈平,也休要把那比毒1药更恶毒的脏药美化成什么神药,自己说着,岂不会心虚脸红。”
    言罢袖袍挥动,铁链沾到囊瓶中的水液,立时融成铁汁,宋威变色,向后退出岩洞,发信令召集兵马。
    沈平扶住洛拾遗,“杀出去——”
    南线梁焕,陈方。
    东线徐令,盛骜随御驾渡江。
    宿州旧宋残余势力反叛,常襄、柴枞率领将近四万大成军折返冀州,四万大军里一半是麒麟军,剩下一半则是刚归入大成不久的萧家军,常襄、柴枞、袁翁、施安四人皆是原萧国萧寒麾下强将谋士,此举落在世人眼里,心下难免腹诽,不得过江建功立业,不说是手底下的将士,便是柴枞这样久经沙场的战将,也憋不住了。
    “宿州那么一点叛军,驻地的守军一个巴掌就能捏死,偏偏要我等率四万人折返宿州,是我们哪里做得不好吗,陛下要这样防着我们。”
    当初李修才手底下的士兵多战死,雎阳雎宁牢牢掌控在女帝手中,便是旧宋的百姓全部揭竿而起,也绝不是驻地麒麟军对手,更勿论李修才当政时,为人刻薄,本不得人心,叛军一万,根本用不上四万精骑战将。
    大军已过淮水,傍晚扎在密林里,将士们精神萎靡,但毕竟是老兵了,心里憋屈,也没有闹出事端来。
    常襄年长些,坐在营帐里,抬手压了压,让柴枞稍安勿躁,“不是还有一半麒麟军么?他们都没说什么,我等降臣降将,要取得陛下信任重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一久陛下用兵,全然没有瞒着我们,已足见信任。”
    “我要是麒麟军,还得怪我们拖累嘞,如果不是要看管我们这两万萧家军,也不需要他们两万人陪跑一趟,少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营帐里除了常襄,柴枞,还有袁翁,施安,许半山三人。
    地垫上一方青石,石上棋盘上零星落子,两人下棋,一人观棋,许半山落下一子,手中团扇轻摇,“这两万麒麟军不擅水战,坐船也晕船,到了江南水土不服,不得不折返,将军勿要多想,将军想一想,手底下的士兵,是不是更擅长陆战。”
    此话虽有一定道理,却不能说服柴枞,“晕船只是晕一时,过了江就好了,吴越不是江淮,吴越多高山丘陵,自长江天堑起,从外到内,六城十二山,是越国都城陵林最重要最稳固的十二道防线,正该是用上我们的时候!”
    那吴国虽起了内乱,但乱贼司马慈短短数月,征兵十数万,再加上郑敏手中六万精兵,新王手中五万人亦是不容忽视的变数,麒麟军二十万,远征吴越,此役实不能掉以轻心。
    柴枞背着手在营帐里来回走。
    说不信任,女帝待诸军一视同仁,说信任,临近攻打吴国的重要关头,不让他们上疆场,遣返回了宿州。
    也正因为是降将降臣,更需要大展拳脚的时机,可这还没到宿州,就已经收到宿州守将徐成传来的军令,叛军已平,叫他们驻扎在阜阳山林里,等候军令。
    也不知大成军队有没有攻下游仙渡口……
    柴枞忧心战事,急躁得坐立不安,因着大军停驻的位置有些特殊,袁翁心中略有些猜度,只是见对面许半山老神在在,不慌不忙,便也压下不提。
    柴枞翻看舆图,写下攻吴十二策,落笔后翻看,又觉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往往一丁点偏差,结果都大相径庭,自己在此再多推演,也无用处,忧急忧愤,“想我柴枞,空有一身抱负,却无处施展,一朝为降臣,再无用武之地!”
    这武人确有将才,只是性格直来直去,不结交文臣,说话还不经脑子,在临淄时便无数次得罪过萧家族眷,萧国臣僚,萧国国主萧寒要保,臣官无话可说,但人缘不好,便容易碰壁,战功也不容易立,但只要有机会,必定场场胜仗。
    满说是袁翁,常襄,便是国主萧寒,当年以诗祭奠亡妻,也被柴枞一句虚伪造作堵得脸色铁青,若非当真有些将才,一百个脑袋也不够坎的。
    “陛下为何不信臣!陛下啊,陛下!”
    袁翁见这厮越嚎越不像样子,刚要出声制止,听闻帐外传来清越温泰的声音,一呆一惊,与施安对视一眼,立刻起身整衣。
    “见过陛下,陛下……”
    纵然问心无愧,所言乃心中所想,柴枞这时,亦不由涨红了脸,生平头一次主动下跪认错,若非另有谋划重用,本该率领大军渡江攻吴的陛下不会出现在这里。
    是他不信任陛下,非但不听圣令,反而诸多非议不忿,柴枞羞愧万分,叩首请罪,“末将万死,陛下降罪。”
    崔漾将人扶起来,她星夜前来,着一身黑衣,温声道,“全军分散,分十支小队,每人只带少量武器,以及六日口粮,分路快速赶往豪县,注意沿途掩藏行迹,走山林。”
    袁翁一震,心念电转,豪县,无论是从阜阳,还是从江淮,想进上京城,无论陆路还是水路,都必须要经过豪县,“陛下这是……”
    崔漾温声道,“钓鱼。”
    又取了柴枞落在地上的攻吴十二策,仔细翻看一遍,给了他一份更细致的吴越舆图,越国兵力防控布置,“爱卿大才,攻吴十二策有大用,爱卿草拟成册,朕派人送往军中,诸将可酌情取用。”
    君王声音温润,柴枞心中却烧了一把火,心情激动,心间似有千军万马擂鼓鸣动,江涛海浪,为君效力,万死不辞,“可是有人打着边疆战事胶着,挥师北上攻入上京城的主意,陛下放心,城在人在,城亡我亡,此番必叫其有来无回。”
    袁翁、施安、许半山、常襄皆上前行礼,崔漾将人扶起,“仰仗各位爱卿,随朕出发罢。”
    第75章 、也叫他有来无回
    “报——”
    三五镖师打扮的哨兵奔回渡口, “禀将军,西北向五十里处果真有异样,属下抓到两个渔民, 说前几日确实看到有大批船舶路过颍水,属下又潜藏了两日, 确实不是普通渔民……”
    参将朱翼亦做商人打扮,听了禀告吃了一惊,立刻上前问, “多少船。”
    “百十来只。”
    哨兵是负责侦查的老将,经验丰富, 早把情况摸查清楚了,灌了一大碗水, 袖子抹了把胡须,“听描述只是普通的渔船,打起仗来当不了事。”
    “不止是船只的问题。”
    西北向五十里是一处弯口,两侧都是壁山,过弯宽度刚刚好,却极易被山两侧的埋伏袭击,头船行到此地, 山上滚下巨石, 或是坍塌下足够多的山土,塞住头船两侧,紧随其后的一百二十艘船舶自然也就过不去。
    旧宋, 江淮鱼米之乡, 自大成光复旧宋之地后, 水运船舶来往繁忙, 正值六月末, 早稻割麦,鱼虾海鲜,一船往北运,商贸繁盛,短短不到一年,沿江已经起了不少渡口码头,商肆客舍,江上繁忙,他们伪装成粮队,这一路士兵都隐藏在船舱里,竟还是露馅了。
    朱翼、申冠几人对视一眼,都看见了对方眼里的凝重。
    “回营房。”
    舆图铺在船房案几上,朱翼拱手行礼,“弃船登岸,走陆路,亳州州官陆德准备了马匹,六千精骑,加上这一船六万兵马,足够我们杀入上京城,占领帝都。”
    参军申冠附议,年观止扯了身上的绸缎商袍,露出里面护心镜铠甲,“不如先猜猜这大军是谁的人,从哪里来。”
    徐令、盛骜率麒麟大军渡江伐越,六日后攻下西江渡口,南线梁焕、刘武与南国太子南钦交兵,战事胶着,女帝收复萧、魏诸地不久,总是边疆无战事,秦牧十万大军也不会在此时撤军南下,东西南北各郡县驻军加起来三万余,想要调集至颍水,至少需要一至两月,如此大的军事调动,江淮不会一点消息收不到。
    剩下只能是被女帝遣返的萧寒旧部,以及因晕船、水土不服不能渡江作战的两万麒麟军。
    共有四万人,不算多,年观止却未立时下令。
    大军拔营前,家主着人传了密令。
    “观崔九与魏、旧宋,尤其与萧、突厥一战,此人极擅谋算,不动则已,动时,定已先人一手,此番北上,沿途两处需格外注意,一是南饮山山湾,二是杞县,此二处,一河湾狭窄,一为京防重镇,行进前务必探清军情,不可大意。”
    连同密令一道送来的,还有两枚锦囊。
    正值盛夏,烈日当空,船房里闷热,年观止沉凝了面色,取出第一枚锦囊,从锦囊里拿出一片素色绢帛。
    两人是家主与臣子,也是朋友,商议完军务,他曾笑对方未免太过高看崔九,在他看来,崔九能起势,一则根基好,当年崔家军虽归顺了废帝司马庚,但也有不少忠勇之士流落边疆避难,女帝手下兵马大将军盛骜,禁军中郎将元呺,都是崔家旧部,洛麒麟势力扩张的这般厉害,离不开这些人,二则运道好,占尽先机,攻入上京城时,倘若再晚三五日,天下,也不是眼下的天下了。
    女帝三军分散,中京防备空虚,比之女帝率麒麟军入京,容易数十倍,多年筹谋,大业已经指日可待。
    时值夜半,夜凉如洗,家主搁下手里的玉石,视线沉沉,眸底已然结出了一层寒霜,“京中权贵,范家,刘家,高家,魏王魏渊,旧宋李修才,这些人曾抱有与你一般的念想,如今坟头长草,未曾轻视她的萧寒,家破国亡,避居卫氏三韩,一无所有,你如果是这般想法,今日便解印归乡。”
    年观止思量女帝临朝后所为所行,后背已出了一层润湿,当时便请了罪,自起锚出发后,约束全军,慎终于始,除了南饮山山湾,自出发时起,便派了比寻常多出三倍有余的探子沿江搜寻,到达南饮湾之前,提前五十里探路。
    参将朱翼忍不住道,“想必崔九不过借猜忌降臣降将的名义,遣返萧家军旧部,假做前往冀州,实则一到阜阳,就往颍水来了,又不打突厥,她还真敢重用萧家军啊。”
    年观止未言语,解开锦囊布帛,上头一行魏碑行楷,棱角并不如少时峻厉,流畅淡敛,却沉定自若,叫诸将的心也跟着安稳下来。
    [探明领军之人,若非女帝,可一战,若女帝亲往,全军回撤颍、淮交接渡口,沿江拒守,打开锦囊两日后,仍无法探明,亦撤军拒守。]
    朱翼虽然听了令,却不怎么明白,“女帝纵然武艺高强,真要打起来,也不可能挡得住千军万马,尤其南饮山前面这一段江水,和淮水一般宽阔,她武功再好,也不可能穿过二百里颍江,他们四万人,咱们六万人,女帝不在能打,女帝在,咱们照样能打!”
    申冠叹了口气,“麒麟军领兵的参将徐来没什么军功,身份却特殊,是大将军徐令的公子,虽熟读兵法,性情却很是倨傲,徐家昔年与萧国有仇,绝不可能诚心对待萧国降臣降将,袁翁,柴枞有才,能指挥萧家军旧部,叫不动麒麟军,女帝收服萧国的时间太短,要说谁能镇得住合军,只有女帝,麒麟军擅陆战,萧家军滨海,水战能力也不差,两军如果齐心协力,又提前布置,我等没有胜算。”
    家主出借六万水师,出钱出粮,又封闭长江渡口,断了越地粮食买卖,莫说是天下人,就是江淮兵,在进入颍水之前,都以为江淮是站在大成这边的。
    没成想女帝早有防备。
    江风带着水雾吹进船房,朱翼听得心凉,“要不是她这一通安排,我等也不会以为这就是入京良机,感情是谁也不信,搁这里钓鱼,呵——”
    便是女帝不信任江淮的‘诚意’,此次也是江淮唯一的机会,倘若女帝先一步灭了南国,从南国进攻闽越,江淮弹丸之地处大国夹缝之中,覆灭是迟早的事,申冠忧心忡忡,“二十万大军伐吴,如果女帝当真在此处,说明她的目标一直是江淮,而非吴越,至少暂时不是吴越。”
    年观止面色沉凝,传令信兵再探敌情,吩咐两名副将,“减缓船速,子时前行至云杉湾口,船舶不停,每船登岸一百人,往亳州方向,做出千军万马之象,其余人没有军令不得出舱。”
    “是。”
    朱翼,申冠几人检查船只,年观止手中尚有一枚锦囊,并未立刻打开,临行前家主另有嘱咐,需得见到特定的人,方可打开这一方锦囊。
    南饮山河湾山壁陡直,河工清理过山壁酥化的山石,侧壁光滑陡峭,立在山顶,可将颍水东南两向六七里疆域可看得清楚。
    傍晚风大,崔漾收了颍水流域图,递到随邑手里,“月余来刮的西南风,船舶顺淮水进入颍水,二十天的时间也够了,想来对方前哨发现了我们的埋伏,放慢了航船速度。”
    四万大军到达南饮山已有六日,直到今日,斥候确信这一批伪装成商船的船只有异常,袁翁等人都无法判断出这些行船的来历。
    中间隔着江淮,南国大军正在御敌,越王、南王的军队想出现在这里,基本没有可能,剩下只有谢家,麒麟军渡过淮水进入扬州时,袁翁曾与谢家家主打过交道,此人谦逊知礼,又从容有度,处事公允明断,江淮安宁,粮仓谷满,民富,官也富,农人们连稻种都吃不完,吏治反而清明,其□□勋自不必说,这样一个经世之才,袁翁很难将他与吴王联系到一起。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