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566页

      晚春初夏, 汀洲又是靠海的小岛,四月份的阳光格外热情。
    念羽斋的小院里,一个少年手持长剑,正与卓应闲过招。两人舞起剑来毫不收敛, 把四周梧桐树叶斩得纷纷飘落, 如同下了一场碎叶雨。
    “云儿的剑法越来越好了, 用不了多少时日,你闲伯伯定成为你手下败将。”
    这爽朗的声音传来, 卓应闲与向鹤云还剑回鞘,气喘吁吁地望向院门口,便见聂云汉牵着向竹月, 笑盈盈地向他们走来。
    “云儿在刀剑方面着实有天赋,不服不行。”卓应闲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心里也是老怀安慰。
    他与聂云汉虽已三十多岁,但俩人都保养得当, 又勤于锻炼,再加上这十年来过得十分舒心,岁月并不曾在他们脸上留下多少痕迹。
    聂云汉脸上的冷厉之气也被惬意的隐退生活消弭得无影无踪, 兵痞子的做派也因养育女儿而全部收敛起来,现在看着越发庄重和气, 很像当年的孔昙,但没他那么苦大仇深,而是更加爽朗豁达。
    卓应闲依旧身形瘦削挺拔, 仿佛青春永驻似的,气质温润, 光华内敛,不拿刀剑的时候倒像个温文尔雅的书生, 平时也很少动气,教养孩子的时候总是很有耐心,游萧和向鹤云在聂云汉那里受了委屈,都是来找他倾诉。
    这俩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简直天生一对好搭档。
    向鹤云身材肖父,虽然才十岁,但看起来得有寻常人家十二三岁孩子的身高,已经是少年身形。
    但性格方面,养亲的影响更大,他随了聂云汉的沉稳,也有卓应闲的灵活,更有游萧的聪明,不管是功夫还是念书,都十分优秀,小小年纪发下宏愿,将来要为国效力。
    究竟是考武举还是考文功还没定下,聂云汉也不舍得放他去考府学的秀才,左右还有时间,大家再慢慢商量。
    而向竹月从小无忧无虑长大,虽然琴棋书画都学了些,但她没有学业压力,十分天真无邪,心思随她聂伯伯一样细腻,妥妥的贴心小棉袄。
    这姑娘打小就是个美人胚子,嘴巴又甜,回回万里风和戴雁声来探亲,明明也育有一女的万里风都要捧着小竹月的脸好一通亲,总说要把她带回去当闺女养。
    一说这事儿聂云汉就瞪眼,这是自己的宝贝疙瘩,绝对不能给别人!
    但他也跟卓应闲合计过,万一因为俩人断袖的身份将来不好给竹月说亲,那也只能过继给万里风和戴雁声夫妇俩——这也就只是权宜之计,选女婿这事儿必须他聂云汉说了算!
    幼年时候俩人在主院跟着聂云汉与卓应闲住,八岁的时候才搬回念羽斋来。这院子也不是起初游萧留给向羽书的那个,而是换了更大的一座,好让俩孩子住得宽敞些。
    见了卓应闲,向竹月“噔噔噔”地跑过去,先为他递上帕子,甜甜道:“闲伯伯,哥哥,快来歇会儿吧,月儿亲手煮了绿豆汤,搁了冰糖,可好喝了。”
    她话音还没落,便有下人端着餐盘过来,上面放了尊双耳壶,外加几个碗,摆在石桌上,提壶把绿豆汤一一倒进碗里。
    向鹤云满头大汗,早就渴得不行,但他还是恭恭敬敬地端起一碗先递给卓应闲,才端起另一碗咕咚咕咚喝下去。
    四人围坐在石桌边,卓应闲也将绿豆汤一饮而尽,夸赞道:“不错不错,爽口宜人,好喝,月儿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那当然,我这是聂伯伯亲传!”向竹月冲聂云汉眨了眨眼,笑得很是得意。
    聂云汉从后腰抽出一把折扇,打开给卓应闲扇凉:“累不累?”
    “不累,这才哪儿跟哪儿,云儿都没喊累呢。”卓应闲摇头。
    向鹤云给卓应闲又倒了一碗绿豆汤,善解人意道:“下回我去找孟伯伯和高伯伯过招。”
    虽然严格来讲,向羽书是被关平野亲手杀的,与孟闯高酉二人并无直接关系,但他俩觉得当时自己听命于关平野,对于向羽书的死,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聂云汉没有将此事告诉俩孩子,是不想冤冤相报,更不想向鹤云与向竹月从小怀着仇恨长大。孟闯与高酉心怀愧疚,对两个孩子几乎是肝脑涂地的好,要星星不给月亮,只是鹤云和竹月从小懂事,对他俩也都恭敬有加,从不曾恃宠生娇。
    听到向鹤云这么说,聂云汉抿唇微笑:“这就对了,孺子可教!”
    “游萧哥哥什么时候回来啊。”向竹月托着腮帮子嘀咕,“他说这次回来给我带好吃的呢。”
    向鹤云老气横秋道:“你就知道吃,他出去都是办要紧的事,能安全回来就是最好的,免得两位伯伯为他担心。”
    提起游萧,卓应闲和聂云汉确实交换了个担忧的眼神。
    这十年来,游萧用功念书,好好练功夫,生意也没耽误,他的万客楼确实客似云来,唤笙楼也生意兴隆,成了整个汀洲最有名的商人。
    而他在整个大曜江湖上也人尽皆知,却是因为“江湖百晓生”的名头。
    起初游萧只是掌握了汀洲的商机,但慕名而来的人越多,他越觉得自己掌握的信息不够,开始有目的地培养一些人去打探。
    再后来,因着他耳目众多,有人开始委托他打探其他情报,其中以江湖事为最多,出手比那些个大商贾还阔绰。
    游萧对江湖十分好奇,来者不拒,慢慢也就通过这样的委托介入江湖事。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