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139页

      这时候阿嬷跑过来,急急忙忙的模样,拉两人,“阿桑你怎么还在这里阿,去接贵客!”
    “贵客?”
    “都到村口了呀,快点呀。”
    沈峯拉上她,“再辛苦一下。”他想,老爷子应该很想看尹桑穿上苗族的嫁衣。
    村口停着一辆保姆车,车边摆着大大小小的箩筐,几个人正在往里头倒糯米,再在糯米上围圈摆上现金,红彤彤的人民币蔚为壮观。
    这是山里人的礼,是贫是富都表现在礼金上。直接,心意也贵重。
    尹桑眼尖,首先看见了副官,她一愣,转头去看沈峯,他微笑点头,“老爷子非要来,拦不住。”
    尹桑几乎是小跑过去。
    老爷子从保姆车上下来,大概是长途颠簸,他显得有些憔悴,眼神却在看见尹桑的一刻,亮起来。
    他拄着拐杖,弯腰歪着脑袋看尹桑,她的流苏帽沿,挡了眼睛。
    “诶哟,哪家的媳妇这么好看啊?”
    尹桑鼻头的酸涩一下子就咽下去,破涕为笑,“爷爷你身体不好,还折腾,想看我,我回去就是了。”
    “那可不一样,回去我能看见这么漂亮的新娘子?”又看到尹桑身后的沈峯,“还有这么帅气的龟孙子?”
    “这大概是沈峯这小子,最帅的一天了。”他说。
    满场笑声,跟着一起来接的村民,围在边上谈论着,有人认出了老爷子,是在新闻联播上见过的,气氛又闹了一阵。
    老爷子见着了阿嬷,阿嬷普通话说不明白,见了老爷子也紧张,两个老人面对面,也不知道说什么,就只是笑,一切都尽在不言中。
    一行人浩浩荡荡往村里走。
    后头的达亨帮忙把箩筐都挑到家里去。
    一排的箩筐,又掀起了一翻议论声。这下子,尹桑嫁了个了不得的老公,这件事大概要传个十里八乡的了。
    尹桑碰了碰沈峯,“你直接给我账户打钱,我应该会更高兴。”
    沈峯挑眉,“你怎么知道我没打?”
    “噢?多少?”
    沈峯咬她耳朵,“全部家当,沈太太,以后可真的要手下留情了,如果你赶我,我可真的要露宿街头的。”
    尹桑低头走着,感受着沈峯手心的温度,弯了弯唇角,“非奸即盗。”
    “是,首先,要盗太太的美色。”
    尹桑抬起头,微笑说:“你不是挺了解苗家婚俗么?”
    “嗯?”隐约感觉不对劲。
    “新婚三晚不同宿!”尹桑说完,挤到前边,老爷子和阿嬷中间去了。
    沈峯:“........”
    晚上芦笙坪架起了舞台,沈峯请了村里的芦笙队来表演,还请了歌手李佳融来助兴,最后荣彩也来了,乡亲们知道都是苗家走出去的明星,兴奋得不行,口口相传之下,当晚果真十里八乡的都聚在村里看演出。
    李佳融演唱时,下来拉尹桑上去。
    “我?我不行的。”
    自娱自乐还可以,和歌唱家一起唱?
    最后她还是被推搡着上了舞台,芦笙乐气,李佳融冲她笑了笑,“你的古歌很好听,我特意学了,一起唱!”
    尹桑点点头,开口赢得满堂喝彩,而宋雨菲正在做微博直播。
    “啊啊啊啊啊啊我们的失踪人口桑桑!”
    “主播好漂亮!”
    “主播的设备好垃圾,我要看我桑的正脸特写啊啊啊!”
    “我要看小豆泡啊啊啊!”
    唱到半,沈峯上台,接手了李佳融手里的话筒,接着内容唱了下去........
    尹桑不由地笑场了,虽然说他唱功不错,但是咬字仍旧不敢恭维,台下观众报以善意的笑,又鼓掌给这位外来郎仔鼓励。
    一曲毕,沈峯用苗语说道:“谢谢,谢谢乡亲们,谢谢这个地方,养出我美丽的妻子,谢谢你们把她交给我,以后我沈峯就是这里的人了!”
    又是一阵掌声,城里来的虽然听不懂,也跟着起哄,一声声“呀呼”的吆喝,喊得比达亨还响亮。
    弹幕里也是热闹非凡:
    “这就是嫁给爱情的样子啊。”
    “这对cp我粉了啊啊啊,学少数民族语言超难的啊啊。”
    “脑部几十万字小说了别说了我要去晋江开坑了。”
    “没有人记得淘宝爆款的传说了吗?”
    “前面的是不是没看桑太微博,他说下蛊了不收不娶何撩啊哈哈哈哈哈?”
    “羡慕啊啊啊啊啊啊,要幸福啊啊啊,豆泡什么的不能更萌了啊。”
    “求桑太更博,求桑桑回归啊!”
    .......
    .......
    台上,沈峯关了话筒,凑到她耳边说:“说起来,拍电影,很主要一个原因,就是听了那首歌,我像是被下了蛊,一直听,当时还不知道,那是你唱的。”
    两人一边说一边下台,尹桑嫌弃道:“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
    “你知道,当你告诉我这首歌是你唱的,我什么感觉吗?”
    “嗯?”
    “我只有一个想法——当初我到底跑什么,我爱你,这不是注定的事么?”
    “嘿嘿。”
    ————————全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  17年大概是我的转折年,无论家庭、身体、学业,都面临大大小小的挫折,写作,以及写作圈子,它改变了我,我很感谢能够有这样一段经历,但是已不敢再将写作列入人生之必需。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