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小门小户 第66节

      “是,我是想着温氏能生个长孙的话, 那就好了。”
    “可药也不能乱吃啊!”
    “还是从乡下买来的,”阙氏心烦意乱地揉着帕子,“只要她是个能生的, 我们张家等得起, 可偏偏是她们母女俩等不及了。”
    “要是传了出去, 都以为我是什么恶婆婆呢。”
    丁氏宽慰, “威儿他娘, 威儿他岳母是急了些,但心是好的。现在最要紧的是找大夫来看看威儿媳妇的身子,若是这药有什么不妥, 也好及时诊治。”
    “看了, ”阙氏摇头,有几分恨铁不成钢,“当天我就找了大夫, 不过大夫倒没看出什么问题来。哎,我是没想到啊她怎么就蠢成这样, 又不是生了三五个姑娘的人家,我和他爹都急着抱孙子。”
    “自从她怀孕,家里是事事依着,就连威儿他奶都说能生就行, 哪怕这一胎是姑娘都不要紧,让她放宽心。”
    “可人家就是不听,偷偷吃药。”
    “药可不能乱吃啊,”丁氏也是无奈,“我以前在唐家当差的时候,那些怀了身孕的奶奶姨娘们,就有偷偷吃药,然后反而落了胎的。”
    “依我看,你还是跟威儿说一说,让他好好劝劝他媳妇。”
    “药不能乱吃。”
    “可不是,”阙氏心烦意乱,“回头我跟威儿好好说说,往后可不能再让她吃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
    “对了,说到唐家,你知道吗唐家的大少奶奶也有了身子,说是已经三个月了,就是去年搭着大船来,嫁妆抬满了一整条街的那一位。”
    “不过她一有了身孕啊,唐家大太太立马就抬举了一个通房伺候她儿子。听说还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阙氏摇头,“这大户人家啊。”
    金氏倒是不曾听人说起过,不过这种事情她以前看得多了,“大户人家都是这样的,讲究多子多福,一旦剩下了嫡长子,就要给通房停药。以前唐大太太便是如此,她怀大姑娘的时候,老太太也是抬举了一个通房。”
    “后来啊,那通房擅自停了药,险些弄出个庶长子来。”
    “还有这样的事?”阙氏听得新奇,“那后来呢?唐家大少爷是唐大老爷长子,那那个庶长子没生出来吧?”
    “灌了一碗药,发卖了。后来好几年唐大太太都生不出儿子来,唐大老爷身边的通房们便都喝药,喝着喝着,有些就不能生了。”
    “命苦得很。”
    金氏语气感伤,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个,所以她当初才坚定了不跟着三姑娘出嫁的心,免得自己也变得如此下场。毕竟唐大老爷身边的通房,有些是老太太给的,有些却是唐大太太身边的丫鬟。
    阙氏还是第一回 听到这样的事,于是两人又聊了几句,最后她道:“说起这个,你们家二丫进门也有”她的声音突然大了起来,“咦,二丫你回来了。”
    刚刚进门的的确是柳二丫,她喊了声,“干娘。”
    “欸,好些日子不见了。”阙氏道:“我跟你娘正说起你呢,你这些日子跟着陶砚忙里忙外的,可别把自己给累着了。”
    “我听他干爹说陶砚把整个县都走遍了?”
    “没呢,就是去了山里,累人。”柳二丫跟阙氏解释,“魏大人安排了十几个人,把全县的山村都走了一遍,不但教他们接水,还让他们多开荒地。陶砚跟我说就为了这事,各个村子的山地都卖出去了。”
    “这是个好事啊。”
    张捕头虽然是个不太懂这事的武夫,但阙氏是掌家能手,听了二丫这话她很快就想到了此举的好处,“那今年或者明年,粮价可能会降。”
    丁氏也点头,“应该会。”
    于是几个人的话题又转到了菜价、米价、盐价等等的事情上来,闲聊了半个时辰阙氏见时辰不早才告辞离去,拒绝了两人的挽留。
    等人一走,柳二丫忍不住问道:“娘,干娘刚刚是说张大嫂吃了一颗药丸子,说是吃下去之后就包生儿子?”
    “你听到了啊。”
    丁氏叹息着坐下,“也不知道威儿媳妇是怎么想的,明明她这一胎大夫都说没毛病,不需要吃安胎药。可偏偏她们母女俩就是不放心,上回她娘给她求的平安福也就罢了,可这次也不知道是从哪儿买来的药丸子,说也不说一声就吃下去了。”
    “可把你干娘气得够呛。”
    “娘,那颗药丸子是不是叫做什么‘生子丹’,或者是‘转胎丸’?”柳二丫好奇追问,“我娘说我们村前面的黄家村,就有人卖包生儿子的药丸,‘生子丹’吃了之后生儿子,而‘转胎丸’吃下去能把姑娘变成儿子。”
    “只要一两银子。”
    “我娘家嫂子就买来吃了,我三婶逢人便说呢。”
    “你娘家嫂子也吃了啊?”丁氏惊讶,柳二丫的娘家嫂子她是见过的,姓黄,据说是个村塾先生的女儿。
    自己上次去的时候,她还大腹便便地来打招呼呢。但那做派不是她喜欢的,看到她丁氏就好像是看到了后面屋子住着的崔家姑娘,所以也没说上几句话,没想到她也吃了这什么药丸子。
    这些新媳妇都是怎么了?
    一个个急不可耐。
    丁氏本想说些什么,但想着二丫家里和她三叔那一房也不亲近,到底住了口。她担心柳二丫年纪轻不晓得这里头的厉害,便提点了几句。
    “二丫啊,是药三分毒,特别是怀孕的妇人,可不兴乱吃东西的。因为乱吃东西滑了胎的妇人,娘这么多年见了不是一个两个。还有因为乱吃东西,从此以后都不能生了的,娘也见过。”
    她放柔了语气,“你还年轻,怀孕的事不急。”延医问药,等他们两个成亲三五年还没有动静的时候也还来得及。
    “我知道了,娘。”
    柳二丫高兴地笑着,情不自禁地挨着丁氏说话,“我娘说要不要也去买一颗给我吃,我都没要呢,若是真的有这么灵验,我们县早就全是男娃了。”
    “对对对!”
    两人想法一致,让丁氏眉开眼笑,“就是这个理,如果真的有这种奇药,那天底下就没有姑娘了。特别是那些大户人家,有一个算一个,不管是当家的太太、奶奶,还是姨娘通房们,谁不想生儿子?”
    “没病就不要吃药,没得把自己吃出病来。”
    “娘,家里谁生病了吗?”陶砚刚走到门口呢,就听到里面传来‘吃药’、‘生病’之类的话,顿时走快了几步。
    不过等他一进门,却发现不管是亲娘还是二丫,都脸色红润,没有半点病气,这让他摸不着头脑。
    “娘,谁生病了啊?”
    “要请大夫吗?”
    “没有人生病,”丁氏回答:“我在和二丫商量事情呢。”
    “是啊,我和娘在说事情,”柳二丫也道:“你吃过饭了吗?我回来的时候买了一只鸡,正准备晚上炖来吃呢,加些你爱吃的蘑菇。”
    陶砚揉了揉肚子,“没吃,不过还真是有些饿了。二丫,你再捞一些娘做的酸菜,我觉得今天晚上我能吃三大碗饭。”
    柳二丫:“好,娘你有没有什么想吃的啊?”
    丁氏年纪大了,晚上不敢吃太多,“娘吃一小碗饭,再喝些汤就好。二丫,你捞酸菜的时候记得挑外头的坛子,里面那几坛是娘特地做了准备送给蒲夫人的,她就好这一口,可莫要拿错了。”
    “知道了,娘。”
    柳二丫一一记下,然后出了堂屋来到家里的厨房。她先是烧了一锅热水,然后把鸡杀了炖上,放些红枣和姜片,紧接着就是取出干蘑菇泡软,再从放酸菜的那些坛子里选了最外头的一个打开
    忙碌中,时间一点点流逝,等菜都上齐了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
    “吃饭了。”
    “娘,你先喝碗汤。”柳二丫先给丁氏盛了一碗汤,然后有些苦恼地说:“但我觉得这鸡汤没有你炖的好吃,是什么缘故啊?”
    不过没等丁氏回答,已经喝了几口的陶砚就道:“有点腥,是没有娘以前炖的好喝,二丫你是不是忘放什么东西了?”
    “没有啊,我都是按着娘教的法子做的,就是炖汤的鸡选的也是三年的老母鸡,那层油也撇干净了。”所以做出来之后味没有那么好,她才觉得有些奇怪。“娘,你帮我看看是怎么回事。”
    丁氏用木勺在汤里滑动了几下,“应该是这次买的姜太嫩的缘故,我以前教你的时候用的是去年的老姜。可是家里现在买的姜,是刚种出来的,所以你放的那几片就不顶事了,要多放些才好。”
    柳二丫明白了,“那我下回就去买了老姜来配。”
    她左看右看,然后给自己和丁氏各舀了一碗,接着把整个瓦罐端到了陶砚面前,高兴地对他说道:“这汤都归你了。”
    陶砚哭笑不得。
    吃过饭后,一家人又坐着闲聊了一会儿,然后才纷纷回房休息。丁氏自然是回隔壁她自己的屋子,而陶砚和柳二丫两人并肩穿过了院子。
    “我今天和我娘说了,让她等我爹回来就告诉他,帮我打探一下码头那处还有没有人要卖屋子,若是有我们就买下来。若是没有也不要紧,那我们就在附近买,像娘一样每个月收些租子。”
    “你觉得怎么样啊?”柳二丫转头看向陶砚。
    第68章 蒲知府
    听到柳二丫跟他商量买新宅子的事, 陶砚道:“挺好的,我们家也不等着钱使,我记得蒲大人刚送了这宅子的时候, 还有人想出八十两买。过了两年,和我们家差不多大的崔秀才家就卖了八十五两。”
    “而我们成亲之前, 娘说也有人问一百两卖不卖。如此想来,买宅子总比把银子放在家里要好。”
    “崔秀才家以前有宅子的?”
    柳二丫还是第一次听说, “那他们家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把宅子卖了啊,现在还要租屋子住,是因为家里有人生病了吗?”除了家里有人生病, 她想不出还会为了什么卖田卖地卖屋子。
    谁知陶砚却说不是。
    “是因为崔秀才要去考举人, 所以娘说当年崔家才卖了屋子, 将银子都拿去给崔秀才考举人了。可谁知却没考上, 后来每隔三年他都去考一次, 考得如何是不知道,但他们家一直租我们家屋子,没钱买。”
    这柳二丫就不能理解了。
    “为什么?”
    “我听娘说, 崔家每月要给我们家一两银子, 那一个月就是十二两,这么多年下来都超过一百两了吧。崔秀才还每隔三年就要去考举人,就不能有一次不考, 然后把钱攒下来买个新宅子吗?”
    “哪怕小一点也好啊。”
    两个人肩并肩地往回走,陶砚侧身解释, “考了举人再考进士,就能做官了。哪怕只是个举人,运气好也可以去做一个小官,比如主簿、教谕等等。不过我们这里地方小, 朝廷好些年没有派教谕来了。”
    他半弯腰贴近了柳二丫,“二丫,如果我将来能做个小官,就像干爹和温叔那样,你高不高兴?”
    “到时候,我就给你和娘打金头面。”
    柳二丫看着他认真的模样,也认真地回道:“高兴,如果你将来真的做了官,那我也送你一份礼,你很喜欢的那种。”
    陶砚来了兴致,“是什么?”
    柳二丫不说,其实她还没想好呢,不过这不妨她拍着胸脯,“不告诉你,等你做了官就知道了,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的。”
    任他怎么问,就是不说。
    最后陶砚都无奈了,不过看她得意地瞪着大眼睛望着自己,他也笑了起来。“好,就这么说定了,我一定会做到的。”
    说完这话两人正好走到了房门口,陶砚弯腰将人抱起,然后手肘一推把门打开,几步就来到了床边。
    柳二丫惊呼,“你干什么?”
    陶砚将人放下,然后凑上前去拉长了声音道:“我要收今天的束脩”
    脸红的柳二丫伸手去推他,成功把人推倒然后站了起来,三步并做两步走到桌前,“你教给我的那些字,我都认完了。”
    所以别想再骗她交束脩。
    愣了一会儿的陶砚翻身坐起,不死心地走过去挨着她坐下,“那我再教你一些别的,这些和做菜有关的字你都会了,那就学学别的吧。”他想了想,“有了,正好魏大人让我多看看律书,我以后便抄回来,和你一起看。”
    他越想越觉得这个好,自这天以后,真的开始教柳二丫看,两人有的时候还会争论上面的案子。经常吵着吵着,两人又挨着头小声说话。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