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130页

      还没上场,她就已经放弃了,心想站着看看对方辩手的风采就行。
    结果钟敬明另辟蹊径,非说要和她打赌,谁输了就要答应对方的愿望。
    众目睽睽之下,黎蕙宜也没办法拒绝,硬着头皮答应了,本不抱希望的辩论赛因为这个赌约变得热闹且专注。
    虽然最后还是失败了,但她乐在其中。
    散场后,钟敬面被众人簇拥着。
    湖堤上种着杨柳,粼粼水光投在枝叶间,落下斑驳的影子。
    少年英俊明朗的五官在美好的秋光里熠熠生辉。
    那是她自幼便定下婚约的夫婿,留洋归来后,备受瞩目,她却只能站着边缘处默默围观。
    正失落时,钟敬明越过人潮向她走来。
    “黎蕙宜,刚才说的谁输了答应对方一个心愿,还记得吗?”
    钟敬明高出她许多,此刻站在眼前,修长的身影盖住她。
    似若即若离的拥抱。
    青松的香气萦绕在彼此的对视间。
    “记得,你想要什么?”她有些脸红,慌乱的别开视线,“只要是我能做到的……”
    少年清爽的笑声落在耳畔,“我啊……我想要你看着我,想要你承认我。”
    “承认?”黎蕙宜不解的抬头,对上他深邃的目光。
    钟敬明望着她,耳廓越来越红,脸颊边露出浅浅的梨涡。
    “嗯,承认我是你的未婚夫。”
    黎蕙宜不可置信的看着他,秋风拂过杨柳堤,细碎的光影落在少年脸上。
    她甚至能看清他眼皮上的细褶,如同水面温柔的波纹,忽明忽暗间,似梦一般。
    钟敬明缓缓垂下眉眼,露出几分青涩,“好吗?”
    黎蕙宜愣了许久,呆呆点头,“好……不过你这样前卫的人不会觉得娃娃亲是封建产物吗?”
    钟敬明得到应允,眉间的褶皱彻底消失,低下头,前额抵着她额角,四目相对时,笑着说,“谁说咱俩是落后封建,分明是天赐良缘。”
    天赐良缘,多美好的羁绊。
    可是,终究抵抗不了乱世的漩涡。
    黎蕙宜紧紧抱住钟敬明的手臂,就像多年前抱住那个雪地里的人一样。
    她深爱的人,在那个昏暗动荡的年代里最终葬身于皑皑白雪之下。
    可怜河边无定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敬明,你带我走吧,我好想你。”
    这样的话,她许多年不曾对人吐露,她要做坚强的母亲,不能沉湎在悲楚的回忆里。
    可生死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钟敬明温柔的替她拭去眼泪,摇头,“蕙宜,还有人在等你回去,你要想追上我,可还有好大一段距离呢。”
    怀里的触感越来越轻薄,黎蕙宜的眼泪越落越急,“敬明,你别走,你……”
    “我不会走,我一直在你心里,我也一直在等你。”
    “慢慢来,蕙宜……”
    ……
    钟承河一直盯着心电图上起伏的数据,看到越来越稳定后松了口气,朝对面的钟承山说:“你先在这儿看着妈,我和敛渠去找医生问情况。”
    兄弟俩刚吵完,谁也不想给谁好脸色,钟承山对他的话置若罔闻。
    他们离开不久,老太太便醒了,眼角边留下温热的泪水。
    “妈……”
    钟承山一脸欣喜的握住母亲的手,“您终于醒了,感觉好些了吗?”
    老太太缓缓吸了口氧气,点头,断断续续道,“好多了……”
    余光内没瞥见小儿子的身影,“承河来了吗?”
    钟承山闻言,喜悦的情绪顿时凝固,“您总是先问他。”
    他缓缓松开母亲的手,苦笑道,“妈,别人都说我对你不够上心,可你,你总是偏心……”
    刚才钟承河同他吵架,诉说自己的委屈。
    那他呢,他就没有委屈吗?
    小小年纪就被父母送到国外,到表伯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离开的第二年,父母就生了个弟弟,表伯母是英国人,性子又高傲,对他从来冷眼相待。
    总是取笑他,“你爸妈已经有了新的儿子了,不会要你了。”
    这样的话,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在学校受尽欺凌,堂哥漠视他的遭遇。
    好不容易学有所成,回国后却得知憧憬的父亲已经去世,只余下病弱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
    他不得不扛起家庭的责任,还要继承父亲的遗愿,将自己变得优秀,变得无坚不摧。
    对外他不卑不亢,对内谨慎严苛,沿着成功人士的范本不断精进自己。
    为此他舍弃了许多,用合适取代爱情,用人脉取代友谊,摒弃过多的情绪,终于达到功成名就。
    他的努力如今却被家人说是冷漠无情。
    “敛渠是我的孩子,却要跟着钟承河,你也支持,无论他做什么,你都支持,妈,您为什么不从我的角度考虑一下呢?”
    “我作为父亲,难道连教育孩子的权利都没有吗?”
    老太太静静的听着儿子吐露心声,叹了口气,“你说我偏心老二,你们都有自己的委屈……我的确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但是对你们兄弟俩,我从来不存在偏袒谁,你对之前去留学的事一直耿耿于怀,但那是当时最好的办法,老二呢跟着我们则受了不少罪,因为选择不同,得失也不同……”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