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150页

      可他们第二次在后山遇见,他瞧着也未因山洞的事而生恼,反倒挺身将她护在身下。
    不过几日没见,怎么突然冷脸?
    但她联想到的, 也只有这个原因。毕竟山洞那晚, 他的确被她惹怒。
    姽宁微垂眼,沉默下来。
    而坐在一旁的浮生, 早在写出这三个字,就后悔了……
    尤其见她原本清亮的眸子倏然黯淡下来, 那隐隐闪现的水光,似乎是强忍的泪。
    他恍然意识到, 自己受到情绪驱使, 将话说得太重。至少他该先衡量一番,毕竟她豁出性命救了他, 他怎能如此计较!
    浮生皱着眉, 嗫嚅欲言。话语滚过喉咙, 却发不出声, 因为他是哑巴。
    他伸手蘸水, 必须写些什么,真心实意的道歉。
    手指点在桌上,晕开一团水渍,却没想清楚该如何下笔....
    他迟疑的片刻, 姽宁蓦地抬头,眼中光色尽敛,任他看不出情绪。
    她几分自嘲:“我是个土匪,性子总比寻常女子放荡许多,见小师父长得俊,便有些难耐。那日对小师父多有冒犯,而今你责备我不知羞,往后咱两一笔勾销。”
    并非责备,他从未想过责备!
    浮生急得要解释,但手指的水已干,画不出第二笔,他忙要再蘸水。
    怎料姽宁看也不看,起身就走。
    浮生起身连忙追去,她步伐飞快,两下跃上围墙,一瞬消失在夜色中。
    四周复又安静,浮生挫败的垂下肩,怔怔望着远处。
    悔恨和懊恼从心中涌出,反复纠缠,令他心不能静、神不能宁。
    ***
    五日后的深夜,浮生于大殿念完三卷金刚经,便转步来到住持屋前。
    他双手合十,端端正正的跪下来。
    直至拂晓,他作揖叩首,心中念道:‘师父……’。
    “进来吧。”天未亮,住持便知他跪在门前,想必是有无法排解的苦恼。只等他自己静默些时辰,听其磕个响头,便将他唤进来。
    屋内,住持已穿好僧袍,盘坐在榻上。
    浮生关上门,上前又作揖,正要行跪拜礼。住持指了指案桌上的笔纸,道:“你且将心中所虑所扰写下,再递与为师。”
    浮生转身取来笔墨,跪在住持榻前的团蒲上,一字一句:‘弟子近日因俗世困扰,念诵金刚经、楞严经、圆觉经,始终心烦意乱,无从解脱。懂其意,难参悟,心有千结万惑,理不顺,复添愁苦。望师父指点明路,助弟子扫清迷雾。’
    住持看过,便问:“俗世为何般?详尽写来。”
    浮生写道:‘师父可还记得,前些日,弟子与师父请罪,有位仗义的女子于豹子精爪下将弟子救下,弟子擅自将她接入寺内治伤。’
    原来是动了凡俗之心,住持心如明镜,慈眉弯起一抹笑意,道:“是以,令你心中困扰之事,与那位女施主有关?”
    浮生点点头,坦白写下:‘弟子这几日情绪起伏,皆因她,心神难宁,也为她。见她笑,便似心头绽花。闻其声,便似喜乐在耳。听闻她有夫有子,弟子怀嗔在心,有气有憾,甚至口出恶言,骂她‘不知羞’。见她黯然离去,心头又似灰雾笼罩,愧疚难当,怏怏不乐。’
    ‘这几日,弟子日夜念诵佛经,对她有家室一事已释怀,那是她的私事,与弟子的确无关。却无法释怀那晚口出恶言,将其中伤。几日未见,心中甚至有一股不可为而偏想为的冲动……’
    住持看罢,道出他未言明的心思:“想去见她的冲动?”
    浮生绷着脸,自责不已的点头。
    身为佛门弟子,六根未清不说,甚至被情绪左右,贪嗔犯尽,怎不自责。
    住持将纸张叠好,放在一旁,一语点破:“是为心动,萌生情丝。”
    情丝....浮生目光颤了颤。
    他隐约知道自己究竟怎么了,只是无法接受,一直逃避,因为动情是犯忌。
    而当这个词在心中默念时,心口仿佛真有一丝丝东西绕出来,渐渐在脑中盘出她的面容。而当他拼命想甩开这些画面时,那些情丝便紧紧缠住心口,勒得他苦痛不堪。
    浮生暗暗呼两口气,平静下来,再写:‘弟子该如何拔除情丝,摒除七情六欲,修成佛门正体。’
    住持蔼然一笑,道:“我佛慈悲,并非不讲情,也非断情绝情。佛为普渡苍生,必然对苍生有慈悲之情。为天地是情,为蜉蝣亦是情。
    “女子与苍生是何关系?”住持忽问。
    浮生想了想:‘女子为苍生。’
    住持又道:“为何不将她比作佛需普渡的芸芸众生?你若心怀慈悲之情,亦可将其比作亲人亲友,姊妹兄弟。若是执念为男女之情,必定心生邪念,怀有淫思。”
    浮生曾梦见与姽宁肌肤相亲,便是淫思滋生。他双手合十,悉心听住持讲法。
    住持继续讲道:“淫欲滋生恶习,伤及精气、损及心神,更祸及你处事方式。你当将慈悲之情为你渡人之本,却不可耽于淫邪之念。”
    这夜,浮生与主持在屋中谈了许久,直至傍晚。
    住持字字箴言、句句点拨,令他茅塞顿开,混沌的思绪豁然明朗。
    而后,浮生闭门在禅房研读楞严经,对于佛经的领悟又与前几日受心绪束缚时所悟大为不同。
    六日后,住持与他说:“若要解除心中困扰,便需亲自登门致歉,将恩怨化解。”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