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娇淫青春之放纵 下厨房

第149页

      ——是的,扔。
    跟前三次穿越截然不同的感受,回来的时候阮渔遭受了很大的压力。
    时机卡得也很巧,让阮渔不得不怀疑,她去往异世界,就是为了找这样的“石头”。
    这东西,到底是什么?
    ——
    无边无际的浩渺宇宙,星河在这里流淌。
    它沉寂了太久,隔着亿万光年,遥遥地望向那颗渺小到压根就看不到的银尾星。
    它无法靠近,因为这颗星球太脆弱了,弱到根本没有办法承受它溢出的一丝力量。
    所以,它只能在最近的地方,静静地守着。
    “你终于……”
    “找到了……”
    星河呢喃。
    有超新星爆发,璀璨光芒在那一瞬间照亮了整个星系,绝佳的视听盛宴,残骸形成星云,宇宙自行衍变。
    太巧,巧得像是星河在庆祝。
    第58章 你,反思一下
    课题组要裂开了。
    “每一次,每一次稍微找到点规律,还没等来个验证呢,随即就被打脸了。”
    苦涩的声音响起,成员们表示,他们很是难受。
    最开始以为是要径直往前回顾银尾星的诞生历史,好嘛,第三次穿越就跑花格星去了。
    猜测穿越的消失时间,是跟银尾星这边阮渔穿越前最近的一件事完成时长相关,结果随后立即就来了个九分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再然后就是几乎铁板钉钉的“三日半经历时长”,多少次了这是,怎么这一回阮渔说她在那边待的才不到一小时呢?
    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原以为能摸索一点规律,结果只是他们自以为是。
    “心碎。”
    话是这么说,但实际上大家并不是丧到没了心情。
    谁做实验、研究没失败过几百次啊,多少年都这样过来了,耐性是被磨出来的,他们早就习惯了。
    只是私底下跟同事聊天时候嘟囔两句罢了,解解压。
    阮渔这一次穿越的动静太大了——不是说她的声响,而是指她造成的影响。
    异世界的物质、落地的一瞬间消散了、不知道作用是什么,这几点加起来,让人惶惶不安。
    几位有着苦恼纠结时抓头发小习惯的研究者,都快把他们本就不多的头发抓没了。
    阮渔:“……”
    要不让卓颜记着赶紧送几瓶青云过来吧?她也只能在这种地方做些小小的贡献了。
    阮渔在无菌隔离间,玻璃墙外是黑压压的人。
    她伸手:“嗨。”
    大家:“嗨。”
    都是熟人了,也都是熟操作了,一切走起来都是那么的熟练。
    “太黑了,系统录制的不是很清晰。我给你们详细描述一下我穿越的过程、感受,以及见到的场景。”
    系统这一次给的视频,质量不佳。
    亮度调到最大也无法看清楚黑皴皴的周围,只有它照明之下的阮渔是清晰可见的。
    这跟拍摄的夜间戏电视剧不一样,阮渔去的那里没有丝毫的光亮,月光、星光、路灯、生物类发光全都没有,说黑那是真的黑。
    而等到有光的时候,又亮到能透过屏幕刺激观看者的眼球。
    非常极端。
    如何讲述整个过程、要注意哪些细节、他们需要得到的信息侧重点……这些,阮渔驾轻就熟。
    花费了四十多分钟,阮渔终于说完了所有。
    她喝着水,示意各位可以询问了。
    这是正常交流,虽然科研人员的问题会尖锐直接一些,但并不包含攻击意味,而是想有效地得到他们想要的解答。
    阮渔被隔离,也是因为她跟那块“石头”是唯一接触者,且相处了很长时间,所以要对她进行观察记录。
    “对,那块石头其实是温暖的,微微发热,摸着很舒服,给我很大的安心感。就跟被妈妈抱着一样,我这个形容完全没有夸大。”
    ——热水袋这类的取暖器物可以做到同等效果吗?
    “并不能。也许你会觉得我是在用感性来描述,但实际上,抱一个热水袋跟抱着那块石头,感觉截然不同。举个例子,你拥抱陌生人,与你拥抱自己最爱的人,就像是这样的差异。”
    “我抱着石头的时候,心里会油然而生一种温馨、幸福的感觉。就跟与我妈妈相处时候是一样的,完全一样。”
    ——你突然蹲下去触摸地面,觉得下面有东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的?
    “一种直觉,下意识就这么干了。冥冥之中,无法形容的那种。”
    ……
    ——从你的想法来看,你觉得这个“石头”是什么东西?你这一次的穿越又是怎样的?
    这大概是最后的问题了。
    阮渔确实什么都不懂,与在座诸位相比,与这个基地的所有人相比,阮渔弱到不值一提。
    但她同时拥有着整个基地的人都无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她有系统。
    唯独她能与系统交流,唯独她是穿越的主体。
    她是最关键的一环,是狭窄的桥梁,位于湍急的河流之上,仅靠阮渔才能沟通双方。
    阮渔的感受,至关重要。
    她斟酌了一下措辞,因为知道自己所说的话会被逐字逐句地记录,然后有不知道多少人成百上千次地解读,所以,阮渔的发言很谨慎。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