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115页

      既然继续走这条路下去,估计以后还真得省吃俭用才行,左淮无奈想着。
    想了想,提笔回信,表示自己也很想你和孩子们,不过还要工作没有完成,大概需要半个月,你就可以看到我了。
    就非常直男的回复,左淮默默想了下。
    还是邮寄的方式,估计这封信会跟着他一起到。
    但是心意更重要不是。
    本来左淮还想集邮赚钱来着,可他光知道邮票未来会涨价,但是是哪些邮票也不清楚,便放弃了这念头。
    在省里呆了几天,被放行后,就简单收拾了行李,往火车站赶。
    买票抢座一气呵成,一看就是老油条了,左淮在心里自夸。
    火车上是真无聊,人来人往的,还得集中精神看好自己的财物,睡觉都不敢闭眼。
    到首都后,左淮一身邋遢,脸上满满的疲惫,找厕所洗把脸,收拾下自己。
    才从行李里翻出媳妇儿给的地址,坐公交过去。
    还询问了路人,终于找到了家。
    因为不是周末,家里面都没人,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
    索性左淮有黎静云寄的钥匙,开了门,躺在沙发上睡了一觉。
    等黎爸接娃回来,被团团圆圆两个玩自己脸的时候,才睁开眼睛。
    “什么时候到的啊?怎么不打电话通知一声,我们去接。”黎爸和蔼的问。
    “三点左右。今天又不是休假,哪里能麻烦你们,我那么大人了,会自己找到路。”
    黎爸一听,就没多问。
    左淮便坐起来,蹲在两孩子面前,“想爸爸没?爸爸在家每天都在想你们。”
    团团圆圆两个激动的小脸红扑扑的,认真的直点头,小眼都带着高兴。
    左淮心疼的摸了摸他们小脑袋,“爸爸刚来这里,啥都不懂,不带爸爸认识一下心环境吗?爸爸刚到时,可是怕得紧呢。”半真半假的跟小孩诉苦。
    团团见左淮那真情实感,一时也被迷惑了,跟着圆圆给受苦的爸爸一个爱的抱抱,积极带他去认识院子。
    黎爸对左淮这样子又是无语,又是羡慕。
    虽然他待外孙很好,但是跟外孙还真没有女婿那样像朋友一样好。
    等彻底看不到黎爸后,左淮才趁机问,“妈妈呢?”
    团团这才意识到啥,鄙视的看了眼爸爸,胆小鬼,不敢问外公,来问他们小朋友。
    左淮毫无心虚之感,眨巴小眼睛,一副虚心向学模样。
    还是圆圆最好,很认真的回了左淮,“妈妈必须得住学校,只有周末才回来。”语气有些小委屈。
    左淮摸了摸她,以示安慰,“没办法,谁让妈妈在求学呢,等我们家团团圆圆考上大学了,说不定也没有时间回来看我这个孤苦伶仃的老父亲了。”
    团团:……这又是什么新型卖惨方式,爸爸的套路真多。
    但也只能带着无语,和妹妹一起安慰这可怜的爸爸,不然等下他肯定哭诉自己冷酷无情无理取闹。
    跟同学爸妈相比,自家爸爸妈妈就跟调换了一般。团团表示他才不像妹妹一样,整天傻乐,他早早就发现了。
    第67章
    团团也喜欢这种相处模式,想到爸爸之后就要陪他们待在首都,嘴角悄悄上扬,浮现可爱的小酒窝。
    一番闹腾后,黎爸才出来收拾摊子,“团团圆圆,让爸爸去休息,来的路程肯定累坏了。”
    团团两个想到自己当初坐火车坐到厌倦的场景,便快速拉上黎爸的手,笑着催促,“爸爸快去洗白白,然后吃饭睡觉。”
    左淮也确实累了,身上虽然异味不重,但衣服黏腻,不想到还好,想到就觉得浑身不舒服,快速去洗漱换掉。
    出去大厅和黎爸他们吃饭。
    “妈呢?”左淮边坐边问。
    黎爸站起来勺汤给团团圆圆,左淮和自己,眼神专注,不经意道,“你妈她有个手术,估计半夜才能回来,不用等他。”
    左淮点点头,默默喝汤。吃完饭后,殷勤的收拾,随后才回自己和黎静云的卧室休息。
    很快就闭上眼睡着了。
    等睁眼出门到大厅时,看到黎爸留的小纸条。
    “早餐在炉子热着,团团圆圆要上学,就不等你了。”
    左淮摸了摸上面的字迹,放下,拿出早餐,一点点吃完,然后抱着自己的出门,去首都党校报道。
    跟着门卫走到相关的办公室签到,填资料,以及将自己带的材料都上交,就拿到了党校的课程表。
    女同志还细心的询问了下,“左同志需要住校吗?”
    左淮笑着摇头,“我孩子都在这里,就不住校了。”
    女同志一听,就没多劝。
    首都房租不小,但是左同志的职业经历,攒的钱估计不少,不然也不会拖家带口来首都。
    由于左淮是比较晚到的,被同期班上热情的同学组织开了个欢迎仪式。
    左淮又是惊讶,又是感叹,果然都是会做人的。
    也乘着这次欢迎仪式,跟班上同学认识了一圈。有些是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在岗位上觉得文化知识不足以应付工作,便来学习。
    更多的都是祖国未来重点培养的青年,来自全国各地。
    讲各种方言的都有,左淮主动求学了几句简单的用语,便用普通话交流起来。
    不得不说,方言,风俗,饮食习惯真是增进人与人之间法宝的好话题。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