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118页

      果然,他才是那个睁眼瞎。
    悔不该当初呀。
    第97章
    太子既定, 前朝后宫本该风平浪静了,可偏偏太子生母德妃娘娘又闹出了一件惊天大事。
    追溯源头,这事还得从立太子那日说起。
    朝堂上的一场乌龙, 让八阿哥一党从此恨透了十四,就连八阿哥本人,那态度也是急转直下, 没当场掐死十四,那都是他的宽容大度了,
    怎么还可能笑脸相对?
    在八阿哥那受了一堆冷言冷语, 十四虽然心有不甘, 可也能理解八阿哥的所作所为,
    毕竟这祸实实在在是他闯下的,痛失太子之位,八哥心里意难平也属正常。
    只是对于“罪魁祸首”的新太子,十四捏拳表示,这事万不能罢休。没错,都是老四的错, 谁让他抢了八哥的太子之位呢,
    否则八哥这么一个温和的人,怎么可能冷语相向?
    十四虽然不聪明,可他还是有些脑子的, 自然不会单枪匹马地找他四哥算账, 这不,转身就泪如雨下地跑进了永和宫,这架势,
    不知道还以为受了多大委屈呢。
    “我儿单纯,都怪老四那人太过狡诈。”德妃不遑多让,
    也是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好不痛心。这知道的是她亲儿子当了太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死了亲爹呢。
    十四泪眼婆娑,连连点头,果然还是额娘最理解他,明明就是四哥的错,为什么人人都来怪他?就连八哥他也...
    一言难尽,十四一想到众人像看傻子一样地看着他时,就心塞的不得了。
    “我儿放心,额娘定会替你报仇的。”德妃眼睛里精光一闪,她最见不得小儿子受委屈,既然老四那个不要脸的,连亲弟弟都敢算计,那就休怪她这个当额娘的无情了。
    十四点头,搂着她的脖子哭道:“还是额娘最疼儿子了。”
    有了德妃的保证,十四心中畅快多了。额娘的手段他从小见多了,有她出马,四哥绝对讨不了好,说不定连太子之位还得拱手让给八哥,到时候不愁八哥不原谅自己。
    不得不说,八阿哥收买人心真是很有一套,从当初的胤禟到如今的十四,每一个都对他掏心掏肺,这人不去搞传销真是屈才了。
    这母子俩是哭的肝肠寸断,可一旁伺候的宫女嬷嬷无不暗自摇头,要他们说,自家娘娘平日看着挺聪明的一个人,怎么一扯到两个儿子就糊涂了呢?
    旁观者清,他们几个都是德妃身边经年的老人了,也算是看着两个阿哥长大的了。这四阿哥虽然话不多,可人眼里心里亮堂的很,这一年年的孝敬可不少给。反观十四阿哥,这么大的人了,还像个没断奶的孩子,一有事就找过来,说的好听那叫有勇无谋,说难听的,那就是一个二傻子。更别说往永和宫送东西了,要是哪次回去他能空着手,那就是顶孝顺了。
    就这样的人,也就是他们娘娘还能捧在手里当个宝了。
    永和宫的一举一动自然不能瞒过康熙的眼睛,不,应该说是后宫的一举一动都尽在他老人家的掌握之中。对于德妃的偏心眼,康熙早就心如明镜。从前他是懒得管,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老四既然被立为太子了,那就是未来的君王、大清的脸面,又岂容德妃继续放肆?
    思及此,康熙便招来暗卫,吩咐道:“你继续盯紧永和宫,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前来汇报。”
    “是。”那暗卫接了命令便立刻消失了。
    康熙双目微黯,神情严肃,若是德妃还这样不知好歹,他倒是真不介意给老四换个额娘。
    德妃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翌日,在太子进宫请安之时,特地为他准备了一杯下了药的茶水,紧接着,一个还没有经过册封的秀女就毫无征兆地被德妃娘娘传进了永和宫。
    再然后,那位秀女西林觉罗氏便被闪电册封为德嫔,居永和宫正殿,而咱们德妃娘娘却莫名其妙地被降了位、禁了足,从新晋的太子生母,变成了乌雅贵人,迁居永和宫偏殿。
    若不是顾及这些年的情分,以及老四和十四两个儿子的面子,康熙真想直接把这个毒妇打入冷宫算了。
    虽然他一直知道德妃不是表面上那样无害,但以前那些争风吃醋的手段他都可以不计较,毕竟那说明自己有魅力不是?别说,他还挺享受的。
    可这次就不一样了,企图制造太子和秀女鬼混的场面,这是准备给亲儿子戴上不忠不孝淫乱宫闱的帽子,还是要给他老人家戴上一顶亮瞎眼的绿帽子啊?
    康熙爷越想越生气,还好他派人随时盯着永和宫,否则这事还不知道怎么善了。这秀女即使未册封,那也是他的女人,这事要是传出去了,老四是废了,他老人家不也是龙颜尽失吗?
    德妃已经废了,区区一个乌雅贵人怎可有资格抚育太子?太子自然需要一位更高贵的“生母”,至于十四,反正是个无爵的阿哥,谁当他额娘不是当呢。于是,康熙爷思前想后,将后宫的女人翻了个底朝天,总算圈定了人选。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宜妃郭络罗氏,乃太子生母,聪慧敏捷,端庄淑睿,敬慎居心,久侍宫闱,性资敏慧,率礼不越,着即册封为宜贵妃,钦此。”
    此诏一出,集体蒙圈。
    是他们听岔了吗?太子不是四阿哥吗,怎么变成宜妃娘娘生的了?可内务府的官员纷纷站出来表示,宜妃娘娘就是太子的生母,不信?咱有玉牒为证。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