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八十七章

      知道这件事的杨慧丽心情不可谓不复杂。
    虽然但是, 她没想到的小儿媳妇会是这样的人物,简直闪闪发亮,他们两个真的匹配吗?
    至于说介不介意她之前结过婚,那当然心里还是有点的, 在村里, 一般都是二婚配二婚, 头婚配二婚的都是头婚有什么问题的, 还在还没孩子,后妈不好当, 后爸同样不好当, 好不容易有了个对象,杨慧丽没反对的意思,要是反对了,就她小儿子这脾性,搞不好就一直打光棍了。
    所以她答应了,除去对方结过婚这一点, 他们两个在一起,看着还是比较般配的,以后她就不用担心小儿子家的经济情况了,双方都是能挣钱的。
    男方这边没意见, 女方那边也没意见,她是个职业女性,他们很早以前就不会干扰路安然做的决定了。
    他们两个动作很快, 既然家长不反对, 他们迅速的把房子装修了, 然后就去领证。
    次年生下了一个女儿, 他们夫妻两个宝贝的不得了。
    俞满生比俞向安小几岁, 俞向安的两个孩子都十一岁了,他家的孩子才出生,哪里还会介意是男是女。
    这孩子请了月嫂,请了保姆,新手爸妈不会带孩子,还把杨慧丽接来了,出了月子,他们两个出门的话,哪里能放心孩子完全交给外人,有亲奶奶看着,那才放心。
    杨慧丽很乐意过来带孩子,早就等着这一天了,俞满昌那边她早就可以脱手了。
    现在终于帮着老大难的小儿子带孩子她高兴还来不及。
    不过她来带孩子,也有很多有问题的地方。
    首先一个看不惯的就是浪费。
    她来这里帮忙带孩子,为什么还不辞退保姆?
    坐月子花大价钱请的月嫂她就不说什么了,坐月子确实很重要,人家要是想花这个钱买个安心也没什么,但是月子做完了,月嫂回去了,她来带孩子不正好吗?
    保姆为什么还要留在这里?
    她觉得别扭的不行。
    这是以前的地主老财才会有的。
    饭菜不用她做,卫生不用她搞,她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看着孩子,这孩子保姆和她两个人一起看顾,很轻松,但是一想到每个月要给那些钱,杨慧丽就觉得自己心肝疼。
    她一个人带不过来吗?
    有那些钱留着买肉不好?
    干嘛要送出去?
    除了这个以外,还有就是家里的这些吃的喝的太浪费了,孩子妈妈要喂奶,吃的好些是应该的,但是她不仅没有好吃好喝,还去做什么康复训练,每天一鸡鱼猪蹄基本不怎么碰,小儿子是主力,他胖了,儿媳妇却反而瘦了,这些补品最后进了谁的肚子从体重就能看出来。
    这妈妈吃的不好,哪里有奶?
    现在喂不饱孩子,还得要买奶粉。
    小小一罐,老贵了。
    还有那些衣服,儿媳妇有个衣帽间,满满的都是衣服鞋子包包,时不时的还会买新衣服新鞋子回来。
    家里的柜子都要不够装了。
    何必买那么多衣服,有那么几套光鲜亮丽的衣服就足够了,平时穿的不用太讲究。
    而且她现在这个体型,还会变化,等之后稳定下来了再买不好吗?
    她不好跟儿媳妇说,就跟俞满生说。
    俞满生:“妈,她以前就是这样过日子的,我和她结婚,我们两个日子都过得好对吧?没理由她嫁给了我反而日子过得比之前还要差,那她结婚是做什么?”
    杨慧丽:“这怎么能一样,以前是这样过日子的,那是以前她没孩子啊,挣到钱花了就花了,但是现在她不得要把钱存起来,预备着孩子用,你以为养孩子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你看看你们这每天喝的这奶粉,进口货,多少钱一罐?等以后还要给上学,给她准备嫁妆,你们后面再生两个,你想想要花多少?”
    俞满生:“妈,我们两个现在不是都在努力挣钱吗,你别担心,钱不是省出来的,开源节流,主要是开源。”
    这是消费观念的不同,他也是穷日子过惯的,但是来到特区以后见多了,他也学会了包容,别人怎么过就怎么过呗,舒服最重要,而且她买衣服,也不单单买她自己的,也会送给他,送给妈,只不过妈收到那些衣服是又高兴又心疼,然后舍不得穿,压箱底,身上还是穿着那几身以前的旧衣裳,劝她还不乐意。
    “那些衣服那么好,不能穿,等有事儿了再穿,不然穿旧了就太可惜了。”
    这点俞青山能和她说的过来,他也有很多觉得俞向安太花费的地方,心里没有数。
    他经常觉得自己心肌梗塞,梗塞着梗塞着,他被迫习惯了,他说了,人家照常还是那么做,钱在对方手里,又能挣钱,能怎么的?
    路安然是绝对不会辞掉保姆的。
    至于为什么不会辞掉保姆,除了一个让她们两个可以换手,不用太辛苦以外,还有一个就是杨慧丽做的饭菜实在是不行,她节省,所以她做出来的饭菜少油少盐,实在是不好吃,就连俞满生自己也吃不惯了,在外面吃了这么久的好东西,他的嘴巴早就养叼了,偶尔吃几顿那是家的味道,但是老是那样吃,嘴里太淡了,没滋没味的不过瘾。
    衣服这些,路安然知道杨慧丽介意,也体谅她以前的生活困难,造成她的消费观念不一样,她看到喜欢的还是会买,但是这些东西她会放到另外一个房子去,她在这里不是只有一个住所,杨慧丽看不见,就不知道,那样就可以免去很多唠叨了。
    俞向安看着人家那边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想林川柏和孩子他们了。
    之前两个人都是在这里形影单只,现在她还是一个人,对方已经三个人了。
    俞满生就哈哈笑:“小安姐,姐夫他们不是快要来了吗,到时候你就不用羡慕我了。”
    俞满生对现在的状态确实无比满意。
    有妈有媳妇有女儿,圆满。
    俞向安:“之前他那边还不确定的时候我这心里还没什么想法,现在快了,心里就躁动了,期待起来。”
    俞满生:“正常,没多久了。”
    林川柏接受了羊城大学的邀请,同样进了大学的实验室,他还是挺喜欢学校实验室的环境的。
    俞向居和俞明杰就高兴了,虽然他们读的大学都不是林川柏选择的这个,但不远啊。
    以后往来就方便了。
    而且他们读的大学虽然不是一流,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的起点已经很高了。
    林川柏来了这边,两个孩子也跟着来这里就读,有大学附属小学、附属中学,孩子上学的问题不用操心。
    这下好了,只要周末,林川柏就能开车过去,或者坐火车过去找俞向安,都比较方便。
    双胞胎虽然很舍不得自己的同学,但是他们更想和自己爸爸妈妈在一起,来这边上学,周末要是妈妈没空回来,他们可以去妈妈和外公那里,一起过周末。
    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
    爸爸要是不忙的话,每周都可以团聚,多好啊。
    林川柏是有分房的,但是分的房太小了。
    一家人住挤。
    不过俞向安已经提前买好房子了,有三个房间,外表旧是旧了点,里面重新装修就好了。
    这样就算是俞青山来了,也能住的下。
    兄妹两个去睡上下床就解决了。
    平时他们兄妹两个就一人一个房间。
    双胞胎转学后,发现了一件很巧合的事情,在班级里面,他们遇到了熟人王立珺的弟弟王立磐。
    林亦宁在王立珺那里看过他们兄妹三人的合照,因为他们三个长得像,都是长相出众的人,林亦宁一眼就记住了,现在见到立刻就认了出来。
    转学生不常见,老师带着他们在台上自我介绍,一说姓名,对方也知道了,他从自己姐姐那里说起过,这实在是太巧了。
    林亦泓看着自己妹妹在课间非常热情地上去和王立磐攀谈,默默的扶额。
    他这妹妹这毛病,没治了。
    林亦宁问王立磐:“我们暑假还要去,你也要来吗?我们可以做伴。”
    王立磐摇头:“我姐那里太远了,我不去。”
    林亦宁愣了下,听懂了,太远了,不去,不是不去训练,看这身形,确实有部队的影子。
    这里好像也有部队驻扎,有部队驻扎,那就少不了随军家属。
    这样说来,确实没必要千里迢迢跑去北方。
    王立磐:“你们是新搬过来的?”
    林亦宁:“是啊,我爸爸调来这里了,我们跟着过来。”
    王立磐了然。
    他之前也转是转学来这里的,就是跟着家长的工作调动走。
    王立磐的同桌是个小胖子,看着相谈甚欢的两个人,打量来打量去:“你们两个之前认识啊?”
    林亦宁嘻嘻笑了:“没有啊,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但是我认识他姐姐。”
    小胖子哦哦了两声:“同学,你们是从首都来的,能不能跟我们说说首都是什么样的啊,我以后长大了我也要去首都看看。”
    林亦泓那里也围了不少人。
    一南一北。
    首都的地位毋庸置疑,基本上都是心有向往,突然来了两个从首都来的新同学,是很少见的双胞胎,长得也好看,不高冷,也没什么小团体的说法了,嘻嘻闹闹的主动凑上去。
    他们很快就融入到了新环境里,也交上了朋友。
    林川柏问起来的时候,知道这个缘分,点点头,然后从柜子里拿出俞向安做的牛轧糖:“这是你妈妈做的,这一盒拿去分给你同学,这一盒去分给你老师,跟他们说,是你妈妈自己做的,请他们尝尝。”
    自己做的东西,不会牵扯到什么敏感方向,也不会说送不出去。
    正合适。
    林川柏来了这里,俞向安搬过来腻了一周。
    两个孩子也观察了一下,看看他们来到新环境会不会不适应,牛轧糖是提前做好的。
    打算每天让他们带一些吃的去分给同学,吃着吃着就能成为朋友了。
    现在看着,不用吃的,他们两个也能顺利交到朋友,不用他们操心。
    不过别的还是要操心的,比如他们的兴趣班。
    林川柏和俞向安都没有强制要求他们一定要学什么学什么,他们想学什么就去学什么,没有兴趣的话可以放弃,但是他们希望至少有一样是他们喜欢的,并且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的兴趣爱好。
    当初林亦泓选择了画画、珠算、足球,去学过乐器,现在他迷上了功夫,受电影电视剧影响,想要当一个大侠。
    这要在附近寻摸一下,有没有人开武术馆。
    林亦宁当初选择了跳舞唱歌,还有拉二胡吹笛子,她试过的兴趣班很多,有的她去上了三节课,知道自己不感兴趣就放弃了,到现在还在坚持的,一个是拉二胡,一个是跳舞。
    这两个想要找兴趣班还是比较容易的。
    俞向安问她,“想不想要试试别的?”
    还没有完全长大的孩子,还没定性。
    现在重新定义也来得及。
    林亦宁想了想:“电影上面的女明星那么好看,我学什么能让自己变得好看?除了跳舞。”
    跳舞可以塑形和优化气质,还有别的吗。
    她喜欢长得好看的人,自己当然也想变成一个更加好看的人。
    跳舞她已经坚持很久了,看着也会继续坚持下去。
    “乐器你要不要换一个?”二胡不是不好,但是……
    林亦宁摇头:“不了,先看看,现在比较忙。”要跟新朋友熟悉起来,兴趣爱好什么的先往后面放一放。
    他们自己抓主意,俞向安不会强迫他们。
    看他们一个想要继续学武术,一个想要继续学二胡和跳舞,就这几个了。
    看到女儿女婿外孙他们一家团聚,俞青山十分欣慰。
    终于看到他们团圆了,长期分离太危险了,现在他不用担心了。
    林川柏到这边的好处还有一个,就是俞向居和俞明杰经常来搭顺风车,学生,他们周末是固定的,他们又没有什么生活压力,学校有补贴,家里还支援一些钱。
    他们两个还有些孩子心性,有空了经常带着双胞胎到处走。
    他们两个对这里比较熟悉,不过带他们玩也就是去动物园游乐园之类的地方比较多,像那些新兴的录像厅歌厅之类的地方,他们是不会带双胞胎去的,怕孩子学坏了。
    在这里待了一阵,双胞胎都要乐不思蜀了。
    在学校跟新伙伴玩耍,周末的时候跟着小舅舅、哥哥他们出去玩。
    这里的一切对他们都是新鲜的。
    林川柏跟俞向安不会一起出去谈生意,但是他在,两个人有商有量,在做一些决策的时候,会更全面一些。
    现在五味餐馆已经扩展到了羊城,都是先在特区那边培训人手,然后去店里面进修,之后会派到这里在当地招收人手,开业。
    特区就是大本营,一点一点的往外面的城市扩张。
    改革开放了几年,尤其是这里邻近特区,比起内陆这里的变化是大的,大家的情况普遍改善了很多。
    手里宽裕了以后,也就会想要改善衣食住行。
    现在这时候住房普遍没有买房的概念,还是想着单位分房。
    房源也少,有卖的,对工人的工资来说,并不便宜。
    行,现在介绍信还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不可以随意乱走动?
    衣食这两个是基础,现在条件好了,穿得好一点,吃得好一点,理所当然,尤其是现在计划生育,年轻人只能生一个,家家户户的孩子都成了宝贝,孩子想要吃好吃的,大人很少有拗得过的。
    俞向安现在是把重心一点点的往国内移了,国内这么大的人口基数,这么大的市场,要是放过那才是傻的。
    产线现在充裕,场地也有,为什么不开拓这个市场?
    产线扩大了以后,之前的一些老人只要是有本事的都被提拔了。
    陈晓阳就成了小组长,现在手里管着几个人,工资提了一等,每个月的奖金也上涨了,加起来一个月能拿五六十。
    随着她往家里拿的钱越来越多,她在家里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
    以前家里都是她妈的一言堂,爸爸是沉默寡言,从来不会主动发表自己意见,只会埋头干活,家里大事小事都是妈说了算。
    但是现在不管什么,她妈都要先问问她的意见。
    家里的存款,都是她贡献的。
    之前还嫌弃她这个小姑子的嫂子更是只有笑脸了。
    反差十分明显。
    放假回村的时候,遇到之前的那些小伙伴,彼此看着都感觉不是一路人。
    陈晓阳看着她们样子比自己大了好几岁,往往她们身边都有孩子在。
    她们嫁人了,跟公婆生活在一起,要下地干活,要带孩子,要干家务,样样都要做。
    操心的多了自然就沧桑得快。
    看到她们,有的时候陈晓阳会打个寒颤,如果那时候她没有去招工,没有被选上,她也会是这个模样,想想就觉得后怕。
    这样的生活,一眼看得到头。
    有的时候,她会劝这些以前玩的好的小伙伴们去外面找工作,现在工作机会越来越多了,不管是做什么,一个月都有小几十块钱。
    这不比地里刨食好吗?
    但是她们有许多理由来拒绝。
    “家里的孩子还小,离不开人。”
    “我要出去了,家里男人和孩子能饿死。”
    “我出去找活干被骗了怎么办?”
    “我要是出去找活,家里的地我放不下。”
    每每把她说得哑口无言,如果真的想出去,能想其他办法,但是她们看着是排斥的。
    是不想打破这个习惯的舒适区吧。
    这让她怎么劝?
    她要是劝她们认字算数,更是一大堆的话。
    这把年纪了,还去上学不成?
    陈晓阳:“……”
    她在晚上不用加班的时候,会去食堂跟大家聊天,有的时候会有人在那里写字看报纸,她凑上前去,厚着脸皮问,现在已经认识不少字了,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她也不会被升为小组长。
    她尝到了读书的好处。
    有知识,能挣更多钱。
    以后孩子们要是还是个睁眼瞎,那出去找工作谁能要?
    供孩子上学不要钱吗?学费书本费杂费,一年两次。
    如果要供到读大学,那花销算起来就让人觉得压力山大。
    她现在还不急着找个对象,但是她已经想好了,以后无论找对象是怎样的,都不能阻止她去外面工作,她要挣钱,以后供娃娃读书,上大学。
    读书的好处有多大?
    他们的副厂长就是大学毕业生,在读大学之前也参加过工作,有经验,他一来,厂长就把一三房两厅的房子分配给了他,约定好好工作满五年这房子就会过户到他名下!
    这样大的房子,改一改完全可以变成一厅四房,或者是一厅五房。
    这样子孙三代都能在这里住下了!
    这是多诱人的条件。
    她知道的时候心扑通扑通的跳,恨不得自己上,但是她没这本事。
    不过她也有机会拥有自己的房子,这是今年新出的规章。
    只要在他们厂里或者是店里连续做满十五年,并且有两年得到优秀,在厂里没有犯过错,勤勤恳恳,就有机会分到自己的房子,最小的是一室一厅,大的有三室两厅!
    还有另外一种分房的途径,那就是连续三年得到优秀,签下十年不辞职的合同,那样子也能分房。
    而且分的房子,最起码是两室一厅。
    她在知道这个规章的时候就决定了,她要继续学习,拿到两个优秀!分房子!
    顾南风同样干劲十足,他已经拿到一个优秀了,伴随优秀称号下来的还有一笔丰厚的奖金。
    他还差两个优秀,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拿到的希望很大,到时候再签一个合同,房子就到手了。
    他现在已经是特区五味餐馆的总经理,主管着特区这边五味餐馆的相关事宜。
    他知道厂里到时候分配的房子在哪,就在他们厂后面那一块,现在看着有点偏,但是等房子建好,有人入住,就不偏了,而且规划他看过了,规划的很好。
    该有的都有。
    他是有信心作为第一批住户入住的。
    俞青山知道这决定的时候,感觉自己又心肌梗塞了。
    “你说你多败家,建个房子要花的钱少吗?你放在那里以后出租,就算孩子不争气,都不愁没饭吃!”
    这是败家啊!
    俞向安仔细给他解释:“爸,你别急着上火,我这是增加大家的归属感,有归属感才会更用心,你看很多人不会在固定的一个厂里工作,哪里开的待遇好就去哪里,你看我们有这种情况吗?”
    俞青山没说话,没有,谁舍得走?
    他们工资是一般,但是奖金高啊,加起来那比外面的工作好多了,福利待遇又好,现在这还可能分房子。
    还不是分给他们住的房子,而是会过户到他们名下的房子,可以传下去的。
    换成是他,他也不舍得走。
    俞向安给他算这一笔账:“而且每年的优秀称号就那么几个,他们作出的突出贡献,也足够抵得过房产的价值了,他们得到的越多,帮我赚的钱就越多,我不会亏。”
    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不是没有人会来打探配方的问题。
    现在内销生产的速食包装卤味十分火热,别人拿回去,撕开包装,上盘蒸热就能直接吃,方便快捷,味道又好,订单就没停过。
    跟她这边如火如荼相反的,是一部分集体企业现在的艰难。
    以前他们把控着生产物资,只有不够卖的,没有卖不出去的。
    就比如肉联厂,以前在肉厂工作,一说出去,那腰杆子都能直三分,不知道有多少人求着他们帮忙购买一些下水,或者是带一些猪红猪骨头。
    现在不一样了,不禁止私人养猪后农村养猪的人很多,他们养大了,就有人下乡去收,杀好了拉到集市卖,不要票不要关系,先到先得。
    这极大的冲击到了他们的生意。
    比这还严重的是供销社。
    叶七佳现在闲的不得了,人都不爱往他们这里买东西。
    他们喜欢去私人店里,那里的样式更多,价格更便宜,态度也更好,有几个人是喜欢受气的?
    就是叶七佳自己,也喜欢去那种地方买。
    但是这样下去,以后该怎么办?
    这是铁饭碗没错,但再是铁饭碗,一直闲着吃干饭,很大可能会调走。
    调走以后,工资会不会下降?福利待遇会不会减少?
    叶七佳想到了舅舅秦丰茂,他本来在国营饭店上班,后来办理了退休,自己支起了个摊子。
    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红火,现在这新建的房子不说头一份,那也是数得着的好房子了。
    她们两口子是不是也该想想别的路?
    叶七佳这念头一起,就再也没办法压下去。
    随后她决定,去找儿子公公小姑子讨主意去,他们在大城市,有见识!
    俞向海:“……你真想好了?这可是旱涝保收的。”
    叶七佳:“没想好,这不就是去问问,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现在有多闲,我们供销社对面就开了一间店,那生意你不知道有多好,款式确实好很多,我自己都去那里买东西,你说继续这样下去,我们真能旱涝保收?”
    俞向海所在的五金厂还好,他沉思了一会儿,“那你等等我,我去调个假,一起去。”
    周家现在正在愁云满雾。
    周博扬和他爸周多孙都在肉联厂上班,现在他们接到通知,周多孙要提前退休了。
    退休了也有钱,但是退休金肯定没有现在多。
    周家的独苗苗周天有满不在乎:“本来爷爷就没几年要退休了,现在退休就退休吧。”
    方荣轻轻拍了他一下:“这收入少了,你现在在复读,以后要上大学,要娶媳妇,全都要钱,退休了钱就少了!”
    周天有眼珠子一转:“想要挣钱,可以去找别的活,比如我妈和我外婆,不就是去外地挣钱了吗?”他笑着黏上去:“我今年再复读一年,肯定就能考上大学了!等我读大学了,爷爷奶奶你们跟我一起去,我知道,为了我,你们可受了不少苦,以后跟着我,什么事都不用做,就在家里享福吧。”
    方荣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你这孩子有孝心,奶奶知道,你放心,好好读书,钱这方面不用你操心!”
    随后不久,周多孙就和送他的周博扬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前往特区找丁敏秀和赵巧娘。
    在他们出站的时候,要进站坐火车去羊城的俞青山和他们爷俩个对了个正着。
    俞青山一身衣服没有一个补丁,虽然没什么名贵的东西,但是周身一看就能看的出来日子过得不差。
    而周多孙呢,身上的衣服特意找了旧的,破破烂烂,周博扬身上的衣服也没好到哪里去,拥挤着往外走,一身狼狈。
    周多孙反应快,脖子一缩,低着头,拉着周博扬匆匆离开。
    俞向安在俞青山背后,看他居然停下,问:“爸,怎么了?”
    俞青山心情不错:“没什么,就是刚刚看到一个有过节的人,看他似乎过的不怎么好,我心里舒畅。”
    ※※※※※※※※※※※※※※※※※※※※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瞌睡来了!继续睡 30瓶;长安永乐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