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771页

      这是我所写的第一本书,虽然十分的歪瓜裂枣,然而终于跌跌撞撞,走到了最后。
    写这本书的过程十分困难。
    因为没有成绩的激励,数回想放弃,然而又数回被几位一直支持的读者激励着。
    你们的每一朵鲜花、钻石,每一张月票,每一张评价票,甚至是在评价区所说的每一个字,对我都是莫大的帮助。
    希望今后我能有更好的、更成熟的作品回馈各位。
    十分感谢。
    鞠躬。
    第537章 罗玉的番外
    天色已黑,像他在刑部大牢时那般暗无天日。
    他坐在书房里,没有点灯。闭着眼,脑中一片空空,只能听到窗外的风一阵又一阵。
    北地的冬日是干冷,光从风的声音里,都仿佛能听到冰碴子破碎的动静。
    他自小长在北地,自觉还是南边江宁的冬日好过的多。
    然而有个人却曾冷的频频跳脚,后来他赶着骡车,亲自往她家送了好几年的炭石。
    那几年,也是他最快乐的时光。
    他送过去的除了炭石,还有果子。是在他在荷塘遇见她之后。
    他是后来才知道,他第一次见她,并不是在他姑母庄子外的荷塘里。那应该算是第二面。
    他第一次见她,是他八岁时随父母去江宁,看上一棵梨树的时候。
    那时他还不懂事,所有的兴趣都扑在苗木上。
    他见了梨树就挪不动道,然而手中既无斧子,也无砍树抗走的力气。他能做的就是站在树下痴痴望着那棵树。
    后来来了个四五岁的小妹妹。
    那时她还没有晒成一颗黑炭。她出溜出溜就爬上了树,将还未成熟的梨子摘了两只。
    她小大人一样安慰他:“你爹娘不愿摘给你,我摘给你。”
    她以为他嘴馋。
    她坐在树杈上悠闲的晃着腿,丢一只梨子给他,她自己留下一只,凑去了嘴边,狠狠咬了一口。
    他的心里一阵可惜。
    果然,下一刻,她就被青梨酸涩的呲牙咧嘴,毫不留恋的将手中的梨子丢远。
    然后她从树上滑下来,古道热肠的帮他也将梨子丢开,安慰他:“等梨子熟了,我买一大堆给你。”
    他原本还可惜那未成熟却惨遭毒手的梨。
    听了她的话,又看着她十分笃定的神情,他不由将心思从酸梨上拿开,问她:“那你喜欢什么果子?”
    他想着,如若日后她真的给他买来了梨,他总得礼尚往来吧。
    她吧嗒了一回嘴,又往她衣襟上绣制的一双小桃儿瞧去,给了他一个破天荒的答案:“桃子味的梨子。”
    他闻所未闻。
    后来他同她玩耍了一下午,她被她阿娘带回了家,他也跟着父母回了北地。
    他心中总想着她出给他的难题。
    桃子味的梨子。
    后来他终于嫁接成功,那一年,他家也从北地迁至江宁。
    他重遇她的时候,他没有认出她来。
    他后来总是想着,这便是他同她之间有缘的程度。
    在他与她重遇的时候,他没有认出她来。
    在他要和她定亲的时候,他却定下了另外一个云娘。
    无论曾经离的多么近,终究要成为路人。
    缘深缘浅,缘聚缘散。
    他那时不信缘分。
    世上本无桃子味的梨子,他种出来了。这就说明,事在人为。
    他被他阿爹骗着外出运了一趟木材,等他回江宁后,他才知道他家没有同她家结亲。
    后来她阿娘带着她,远离了江宁。
    她留给他的,是一锭五十两的银锭。据下人说,是她送他成亲的贺礼。
    这锭银子曾随着他走遍了大江南北。
    夜深人静,他坐在慢行的船上,听着那窸窣窸窣的水流声时,那锭银子总陪着他度过漫漫长夜。
    他手中握着这锭银子,脑中便想起她。
    四年,他寻了她整整四年。
    他猜测着她的相貌变化,猜测着她的喜好转移。
    他每到一处,寻不见她,便要买几个当地的小玩意。
    他想着,等他日后寻见了她,他将这些小玩意都拿出来,她总能挑到合心的。
    不论她喜欢什么,他都愿意寻来给她。
    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失望而归。然后,重新燃起希望,向下一个目的地而去。
    那时他忘了他已经定亲,也忘了他已经成亲。
    他忙碌的没有一时能在江宁,便是他成亲时,他都没有回去。
    他想着,谁给他定的亲事,谁去娶去。总之他不会认。
    他心底里的姑娘,他总能找见。
    后来,他被抓进刑部大牢,那锭银子在慌乱中遗失。
    后来,他在刑部大牢里看见了她。
    她同记忆中的她,已有了极大的不同。
    然而他一眼就认出了她。
    她的眼神,还是那般坚定乐观,仿佛没有什么事能难倒她。
    她瞧见他满身伤痕的模样,果然哭着要救他。
    他吓的魂飞魄散。
    他那时还不知道她在京城已广布人脉。
    他生怕她被牵扯进来。
    他希望她安。
    如若他日后能活着,自然很好。他同她已相遇,他娶她。他终于能娶她。
    如若他深陷这牢里,死了。那死他一个人就好,没必要将她也牵扯进这浑水中。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