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1001页

      后殿把守的侍卫,见到进来的是苏公公,也不会过问什么。
    怡亲王的旧疾,一直未能痊愈,刘槐一时半会又找不到,苏伟便也托着各处的商队,搜罗各种药方回来。
    这次是从云南找到的金疮膏,据说拔疮祛毒疗效甚好。
    从屉子里找到那个小盒子,盒子里的圆钵装着黑色的膏体,透着浓浓的药味儿。
    “希望能管用啊,”苏大公公默念了两句,拿着盒子往前头去了。
    东暖阁外
    张起麟见苏培盛来了,打了个手势,跑去解手了。
    苏伟往暖阁门旁凑了凑,内里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了出来。
    “还好,怡亲王还没走……”
    “既是如此,皇兄的担心也不无道理,胤禵他……”
    怡亲王的声音有些轻颤,苏伟本来没打算偷听,但屋里提到了十四阿哥,他就不由自主地站住了脚。
    “若果真如此,胤禵又一惯是个有野心的,难保他不会有别的心思啊。”
    苏伟皱了皱眉,他想不明白,怡亲王为什么会如此说。
    “那,皇兄打算怎么办?”
    “他擅离职守,又不肯听从皇令的话,就怪不得朕了……”
    苏伟一下捏紧了手里的木头盒子,连封边的桐油都抠下来一块儿。
    张起麟急急忙忙跑回来时,东暖阁外已经没有人了。
    暖阁内,胤祥在软榻边来来回回地走了几圈。
    “皇阿玛若真留有那样一份遗诏,会交给胤禵吗?胤禵野心如此昭然,皇阿玛并无意动摇皇兄的江山啊。”
    “若是无意,又怎会留下遗诏?”
    连日来的打击,终于让一直隐忍的雍正爷,濒临了爆发的边缘。
    “皇阿玛话说的漂亮,可事却处处做绝了。遗诏上到底写了什么,梁九功一字不肯漏。可若真像他说的那样,这份遗诏要对朕形成威慑,要么内容直指朕的皇位,要么就是给了一个能威胁到朕地位的人!否则,就算要朕赐死苏培盛,朕也大可阳奉阴违,普天之下,谁又能耐朕如何?”
    “皇兄……”
    胤祥胸中动荡,想出言劝说,却心知不会有用的。
    “臣弟,臣弟……还是想请皇兄三思……”
    “你不必说了!”雍正爷直接打断了怡亲王的话。
    “这些话,朕听得够了,厌烦得很!”
    怡亲王垂下头,跪到暖阁中央。
    “你回去吧,”雍正爷几步走到书案前,户部银库的账本还摆在案上,“告诉户部那帮狼崽子,一个个吃的脑满肠肥了吧?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当初怎么吞下去的,如今就得怎么给朕吐出来!吐不出来,朕就让人挖了他们的肚子,拧了他们的脑袋,拿他们的命去给朕补这个窟窿!”
    “是!”怡亲王一头叩在地上,费力地爬起来,躬身退出了门。
    入夜,后殿
    宽大的龙床上,睡着两个各怀心思的人。
    苏伟瞪着黑漆漆的床帐顶子,心头压着一块儿沉甸甸的大石头。
    雍正爷侧着身子,却也同样没闭上眼睛。
    不同频率的呼吸声交杂在一起,苏伟转过头,盯着雍正爷寝衣上闪着银丝儿的云纹,深深地叹了口气。
    雍正爷转过身来,伸开胳膊,将人搂到了怀里,“怎么了,睡不着?”
    苏伟抵着那人的胸膛,听着他若即若离的心跳,“胤禛,我有点儿害怕……”
    我怕我会越来越不认识你,我怕与你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我怕有一日,你终会归于天下,归于皇位,却独独不再归于我……
    怀抱着他的人,并没有听到他的心声。
    抱着他的手,轻轻抚着他的背。
    “别怕,朕在呢……”
    正月初十
    雍正爷连颁十一道谕旨,训谕直省总督以下等官。
    谕总督:自古帝王疆理天下,必有岳牧之臣,以分猷佐治。而后四方宁谧,共臻上理。此封疆大臣,以总督为最重也。总督地控两省,权兼文武,必使将吏协和,军民绥辑,乃为称职……特是澄清吏治,必本大公之心,虚怀察访,果系清节素着,才具练达者,任以要职……今之居官者,钓誉以为名,肥家以为实。而云名实兼收。不知所谓名实者,果何谓也?……更有仕宦之初,颇着廉名,及身跻大位,则顿易其操守者,古人谓之巧宦,其心事岂可问乎?……朕嗣绍丕基,一切遵循成法。惟冀尔等,察吏安民,练兵核饷,崇实行而不事虚名,秉公衷而不持偏见,故谆谆告诫……若尔等恣意徇私,不能竭忠尽职,则深负皇考简用之恩。其罪甚大,国法森严,朕虽欲宽贷尔等,不可得矣!
    谕巡抚:国家任官守土,绥辑兆民。封疆之责,惟抚臣为重……则一切政刑钱谷,必致贪慕。夫吏治不清,民何由安?……藩库钱粮亏空,近来或多至数十万,盖因巡抚之赀用,皆取给于藩司,或以柔和交好,互相侵那,或先钩致藩司短长,继以威制勒索……罔顾朝廷帑藏财用之虚,及事发难掩,惟思加派补库,辗转累民,负国营私!州县积谷,于民生最有关系。今皆视为正供之余项,借出陈易新之名,半为胥吏中饱,半为州县补空!一遇灾荒,茫无赈贷。皆由巡抚,平时疏略包容,玩愒所致也……朕所谕者、有则悔悟速改,无则省躬加勉……若不念皇考简畀之隆,致贻地方黎庶之害,负恩旷职,自取罪戾,朕又安能废法以宥尔乎?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