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336章

      她们顶着众人的目光,一步一步踏入大清朝第一座女子学堂。
    之后,便是石家的两姐妹,亲王郡王家的女儿,以及一些众臣之女。
    期间还掺杂着一些其他商贾人家的姑娘。
    这些人,并不在乎自家女儿在这里学到了什么,而是在乎女儿们在这里交到了什么朋友。
    石静娴也并没有像初学堂那般,只允许平民学子入学。
    在女子学堂上,石静娴将官宦人家的女儿,皇亲贵族的女儿还有平民商贾的女儿都放在了一起。
    这些官宦人家和皇亲贵族的女儿,就是一个诱饵。
    只要有利可图,能够让这些人心动,他们哪怕是为了攀关系,也会将女儿送到这里。
    平民家一辈子可能都不能和官家小姐,郡主公主们扯上关系。
    但在这里,他们的女儿可以同这些人成为同窗,未来也许会成为同僚。
    不管抱着什么心思,都比将女孩子们关在后宅,日后草草嫁人强得多。
    她不能改变人们心中的主流想法。
    她也不能挨家挨户的敲门,强迫人家将女儿送到学院。
    但她会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女人们站起来,给她们一个平台,一个梯子。
    让她们实现自我救赎。
    “走吧,回宫吧。”石静娴看着人群渐渐散开,学堂也要关门了,便准备回宫。
    “等等,还有我。”
    石静娴转过头,就见一个小姑娘着急忙慌的往学堂里面跑。
    “是她啊。”
    “你认识?”
    胤礽点点头:“左御史家的女儿,走吧,回宫。”
    等石静娴和胤礽刚进宫门,守在门口的宫人看见石静娴赶紧小跑过来。
    “皇上,大臣们在乾清宫门前跪地不起,惊动了太上皇,太上皇已经到了乾清宫。”
    石静娴脚步一顿:“几位亲王在不在?”
    小太监摇摇头:“亲王们下了朝就出宫了。”
    “去让人鸣景阳钟。”石静娴吩咐完便转头看向胤礽:“你科举能考三甲么?”
    (景阳钟:午门上面的钟,每次上朝时都会撞,相当于上课铃。紧急召唤大臣时,也撞。)
    胤礽看向石静娴,头一仰。
    还没等开口,石静娴就点头,抢答道:“懂了,不考状元,都对不起你这么多年来积累的学识。”
    第465章 舌战群臣
    胤礽给了她一个你知道就好的眼神,石静娴带着胤礽边往乾清宫走,边对他说道。
    “一会好好表现,之后这可关乎到你能不能入朝为官。”
    胤礽的目光渐渐变得严肃:“放心吧,以后我定让他们看见我都绕着走!”
    到了乾清宫后,乾清宫前密密麻麻跪着许多大臣。
    放眼望过去,文臣居多,武将就零星两个,还都是原来的直郡王八皇子党。
    待看见石静娴和胤礽,大臣们都一直磕头。
    “求皇上收回成命,女子科举不合乎情理,牝鸡司晨,惟家之索,请皇上收回成命。”
    “究竟是怕亡国,还是怕你们在朝堂的地位不保,众卿心里清楚的很!”
    石静娴话刚落,景阳钟声响了起来,石静娴也懒得和这些人废话,准备回去换龙袍上朝。
    朝堂的文武百官以及宗亲贵族身上有官职,听到这钟声后,都立刻换上官服进宫。
    等石静娴到了太和殿后,康熙也被这些官员请到了太和殿。
    希望太上皇能帮他们说说话,管一管皇上。
    胤礽身穿凤袍站在石静娴的龙椅身后。
    大臣们三呼万岁后,才旧事重提,请皇上收回成命。
    女子不可入朝,不可参加科举,怎能开启先例?
    石静娴看着跪在大殿中的官员:“上官婉儿才气卓著,以女子之身位列宰相。”
    “妇好屡任君将征战沙场,称为一代名将。独孤伽罗,协助隋文帝北御突厥,南平陈朝,一统华夏,亲自参与处理朝政,与杨坚并称二圣。”
    “皇上,纵有个别奇女子建功立业,但更多的还是亡国妖妃啊!”
    左御史对着石静娴跪劝说道:“妹喜亡夏,妲己亡商,褒姒亡西周,还有杨贵妃,武后更是窃国……”
    “左御史!”石静娴站起身看向左御史:“朕看你忠心耿直,不忍苛责于你,但你们不要忘了!”
    “你所列举的种种皆是帝王的失败,你们觉得帝王的昏庸是女子的错么?”
    “是这些弱女子拿刀架着帝王的脖颈上,让他们不早朝,让他们昏聩的么?”
    “难道你认为朕选举这些女子入朝堂,是为了给朕充实后宫的吗!”
    “还是在你们眼中,朕就是个亡国之君!”
    群臣听闻石静娴的话,吓的赶紧跪倒在地,口称不敢。
    康熙安安稳稳的坐在石静娴身边,心里原本也是不赞同此事,但他听着大臣用亡国之君来形容保成。
    他心里气得很,怎么用女朝臣就亡国了?
    他还偏偏赞同了,有他看着,他就不信了,保成还能将大清亡了!
    爱新觉罗的帝王,主打就是一个叛逆!
    他看着大臣们口中请罪,气的将头转到一旁,结果就见到朝堂上第三个没跪下来的人…皇后。
    这皇后太不懂得眼色了,怎么不跪下呢?
    胤礽看着康熙皱着眉不赞同的眼神,还不断给他使眼色,他平静的移开目光。
    又不是他惹石静娴生气的,他干嘛要跪?
    “众卿反对女子入朝,反对女子科举,朕只想问问众卿,朝廷开科举的意图是什么?”
    “回皇上,是为朝廷选举贤能之士,辅佐君王。”
    老三回答道。
    “古人说过牝鸡司晨,那朕想问问朝臣们,古人可有什么话,说贤能之士只能是男人,不能是女人?”
    石静娴本可以不用搭理他们,直接动手改革,可一想到她要做个明君,要慢慢来,而不是步子夸的太大,起到反效果。
    “众卿的担忧朕都知晓,都起来吧,左御史…”
    “你们做官的初衷是什么?”
    “臣想为民做主,以天下为己任。”
    “臣亦如是…”
    石静娴看向左御史又看向之前跪地的大臣:“若是你们一跪地,朕就收回成命,那这皇位,朕也是做到头了。”
    “朕给你们个机会,让皇后与你们朝堂互辨。”
    “若是你们赢了,女子参加科举之事就此作罢。”
    “但若是皇后赢。”
    她看向朝堂众人:“今日跪地求见朕的,蒙古亲王郡王日后回蒙古时,你们都去那边任职几年吧,体验体验民间百姓的艰苦,朕看你们在这朝堂中呆的有些傻了。”
    “你们高居庙堂,已经忘记了最初做官的初衷,你们每日想的就是如何排除异己,如何升官发财!”
    “你们不顺心的政举,你们就要死谏,你们不看未来,不考虑大局,只看京城世家大族和自家利益。”
    “怎么样?你们要不要同朕赌这一次?”
    群臣的目光落在皇帝身后的皇后身上。
    诸位大臣心中不屑,朝堂政辩,怎么?皇帝还以为只要有文学便成了吗?
    朝堂政事,见闻见解岂是后宅女子的见识能达到的?
    “回皇上,臣等愿意与皇后一较高下。”
    左御史看向石静娴咬牙道:“若是臣落败,臣愿意就此辞官。”
    左御史不相信他武不如皇后,在朝堂上做官这么多年,政见还能比不过一后宅女子?
    那他还有什么脸面站在这朝堂?还有什么脸穿这一身官袍?
    “好!谁与左御史一同想要和皇后辩论,便站到大殿中央。”
    跪地的大臣相互对视一眼,纷纷站出来,想要用朝政国家大事碾压皇后。
    “臣有一问,不知皇后和解?西北大旱…”
    “本宫以为…”
    石静娴本来还担心胤礽将四书五经八股文什么的都忘了。
    怕他应对不来,但没想到这些大臣另辟捷径,想要对胤礽用朝政降维打击。
    听到是政见方面的问题,她顿时放下心。
    这么多年,石静娴遇到难解的问题,还时常与胤礽相商,论朝政,她对胤礽那是抱有百分之百的信心。
    大臣们一个接一个的问,胤礽不慌不忙,头头是道的答。
    答到最后胤礽反问群臣,大清往后发展的见解。
    将群臣问的哑口无言,甚至众多朝臣因为意见不统一,内部就发生了争执。
    石静娴淡定神闲的端坐在龙椅上,听着胤礽舌战群臣。
    看着一些大臣被胤礽难住,站在朝堂上眉头紧锁的模样,石静娴心中好笑。
    这些大臣真的是不挫挫他们的威风,他们也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
    今天他就小刀拉屁股,给这些大臣们都开开眼。
    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