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第93节

      第117章 除夕(二更)
    卫州各处最近都有了些许新变化。
    本来只是疏通河道, 但河道的事还没做完,衙门又雇了一批人,在卫州北边开凿数个水塘, 占地还不小。另现挖了几条沟渠河道,弯弯曲曲绕过诸多县城错落, 与南边的卫河相连。
    卫州东北平常不算太缺水,但每每在作物需水量大的时候,几个村落之间常有争锋, 为了抢水没少闹矛盾。地方官府碰到这种案子也会觉得难以下手,都是为了各自地里的庄稼,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实在没办法判。多少年攒下来的烂事儿,如今总算是有人来解决了。
    百姓们对这件事格外支持,各村为了能让自己多分一点水, 干活干得十分卖力。
    事儿是裴杼提出来的,但能推行也离不开卫州太守的鼎力支持。他看过裴杼重新规划的沟渠图, 虽只是稍微改动了几下,但是看着就是比以前的要好。卫州太守反反复复比对了好几遍, 不得不承认他们技不如人。
    不少人本来还以为裴大人只会抄家赚钱,没想到人家连在水利上也如此精通, 怪不得年纪轻轻便已身居高位,还是有原因的。人家不求回报为卫州办事,卫州太守不能不领情, 特意交代了底下各县官员,务必尽心将这事儿办得漂亮,不能让裴大人小瞧了他们, 觉得卫州上下都是酒囊饭袋之徒。
    就在卫州太守以为到此为止之际,裴杼转而又提出,要在运河河口处建商业街,他对此已筹谋良久:“等到来日运河疏通,卫州沿岸必能恢复往日荣光。这样的好市口,绝对不能浪费了,早日将商业街建起来,才能早日挣钱。”
    卫州太守有点心动,但是不得不顾及着底下县衙的开销:“话虽如此,但衙门一时半会儿真拿不出这笔钱。”
    裴杼可不信,卫州的账目他都有翻过,家底子如何他一清二楚。这笔钱若要出,还真凑得出来,只是卫州各处衙门明年得节俭一些罢了。
    卫州太守为顾全大局,不想让所有人跟着吃苦,裴杼也不勉强,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跟从前永宁县的班底一样吃苦耐劳。裴杼再次提议道:“若你们不愿让衙门出这笔钱,那便请城中富户出钱吧。只是日后那些商铺也得让利给商人,或是将商铺直接分给他们,或是过渡三五十年的商铺使用权,如何抉择,全看你们。当然,也不能将商贾压榨太狠,商人逐利,若无利可图的话,即便这个河口再有潜力,他们也不可能白白出钱。”
    卫州官员们没做过这种特立独行的事,士农工商,做官的对商贾多少有些鄙视,即便有些官员私下会收商人的孝敬,但是明面上也不会跟商贾走得太近,主要是怕印象不好,日后影响自己升迁。但裴大人似乎并没有这个顾虑,甚至还建议衙门主动找商人寻求合作。
    这种事,一旦出了茬子,被御史知道可是要问责的。但众人莫名地又想试一试。万一呢?万一真的有商人愿意掏钱给他们建商铺呢,万一裴大人口中的商业街真能给衙门带来丰厚的收益呢?
    谁不希望自己口袋能富裕一些,商税收的多,便代表着治下繁荣,他们的政绩也能跟着光彩许多。反正河口那块地方已经荒废了,不管建成什么样子都不会比原来差。况且,说一千道一万,这事儿也用不着衙门掏钱。
    试试吧……众人望着太守,传递着同样的意思。
    卫州太守看着众人期待的眼神,攥紧拳头,顷刻间便已拿定主意:“那就先试试!”
    好与不好,都由他在前面担着。
    州衙本以为商人们会权衡一番,不想这消息透露出去后,没多久便有人找上门寻求合作了。有一便有二,没几日功夫,衙门便得设置专门的接待室招待这些登门拜访的商贾。本来他们还在愁着如何说服商贾们,这下好了,直接从这些商贾们中选就行。
    这个冬日,卫州的百姓就没停下过打短工,继清理河道、开凿水塘之后,如今又有了州衙牵头的商业街建造。图纸都已经画好了,商贾的钱跟材料也筹集完毕,工人们只要按着图纸规划去建造就成。
    年前动工,预计明年五月之前便能完成。活儿是多,但百姓们却都乐在其中,毕竟衙门已经放出了话,建造商业街也是工钱日结,也是管两顿饭。
    赚钱不易,只要苦过这一阵今年便能过个富裕年了。等到商业街建好之后,他们兴许还能在旁边摆一摆小摊。
    余下贝州、魏州等处裴杼也没吝啬,几封信送了过去,将卫州这边的情况说明,建与不建,全看他们的心意。
    诸州不约而同地开始发游说商贾、动员百姓。人家卫州都已经先行一步了,他们若是不跟上,还不知道要落后多少。
    运河沿岸的诸州都没闲着,北边的几个州看着实在是眼红。他们是畏惧裴杼不假,生怕裴杼一来自己便摊上大事。怕归怕,可看见卫州等地如今这热火朝天的样子,又酸得不行。
    谁让他们没这个福气、没沾上这条运河的光呢?如今也怪不得裴大人偏心。只盼着来日裴大人到了他们的州县时,也能给他们指一条富贵路,总不能只顾着南边几个州,北边的一点儿不管吧?若是这样,他们可不依。
    临近年关,卫州各处仍旧热闹得紧,卫州太守出门时,发现逛街的百姓都比往年多了许多,买得年货也是满满当当。虽然只是细小的改变,但却叫人看得心头一暖。
    属下不禁问道:“大人心情似乎很好?”
    卫州太守颔首,同属下感慨道:“只有笃定明年能过得更好,百姓才愿意多花这笔钱置办年货。可你说……是什么让他们确定日子能越过越好?”
    属下不假思索:“当然是运河了。”
    等运河疏通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卫州太守轻笑一声,不大认同这个观念。
    是运河吗?分明是裴大人啊,这一切都变化都是因裴大人而起。不可否认,卫州上下官员对裴大人仍心存惧怕,毕竟采访使的职责就是监察官员,他们也怕被找茬。但畏惧的同时,又免不了被裴大人的魄力所折服。他似乎有无限的精力,且始终将这份精力放在为百姓谋利的事业上,不管遇到什么都不会让他停下。
    有这样的上峰,其实挺省心的,只要跟着他的步调走就行了。累是累了点儿,但是收获也是巨大的。卫州太守甚至有些羡慕幽州的官员,他们何其幸运能遇上裴大人?
    除夕前三日,裴杼便给众人都放了假,让他们各自去置办年货。
    卫州准备在州衙设除夕宴,但裴杼拒绝了,他不想麻烦人家,除夕那日自家人聚一聚就行了。他租的这处别庄挺大的,足够容纳带过来的所有人。
    裴杼拒绝了卫州太守,黄维凭也不假思索地拒绝了裴杼。
    裴杼不抄家,朝廷的那些钦差也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黄维凭跟周若水还在这里受罪。平日里吃点苦头也就算了,若是除夕还得强颜欢笑,那也太惨了。
    黄维凭宁愿自己一个人过,没错,他不仅不跟裴杼一起,连周若水他也嫌弃。
    这两人不合群,谢邈也是松了一口气,没谁盼着这两个人过来。将晚膳送到黄、周二人房中后,裴杼这儿的除夕宴才正式开始。
    哪怕少了人,哪怕在异乡,但只要有裴杼在的地方便少不了热闹。吃得差不多后,裴杼还叫人点起篝火,打着拍子,带着一群人疯玩。王师爷他们不在,裴杼下定决心要将他们那份也玩回本。
    沈璎本来很淡然地站在一旁,笑话他们跳得不像个人样,但没多久,她便被裴杼一把扯到了场地中央。
    很好,她也成被迫成了其中一员。
    还在屋子里吃饭的黄维凭听到外头的动静越来越大,气得连饭都吃不下了。
    天天这么累,到底有什么好乐的?!
    除夕夜,幽州各处灯火通明,戌时左右,州城城门及各县城门口都不约而同地点起了烟火。
    上回裴杼送来的东西足足有好几车,小气的郑兴成却不想把裴大人的心意与旁人分享,打算让州衙独占,结果遭到了众人的一致鄙夷,该分下去的烟花到底还是分下去了。
    盛放的烟花照亮了黑夜,姹紫嫣红,好不热烈。
    永宁县百姓知道裴大人会做烟花,曾经裴大人还许诺过,每年都会让他们看烟花。即便裴大人高升了,这份除夕夜的惊喜却依旧保留了下来,且今年的烟花比往年的还要更绚烂更好看。不止他们,今年其他各县也都长了见识,知道这是裴大人给他们做的,百姓们连晚饭都不吃了,呼朋唤友地跑出去围观。
    瞧,裴大人在外巡察都还不忘给他们准备惊喜,说明在裴大人心里,外头的人终究不及幽州的人呐。
    一场烟花足足持续了两刻钟左右,百姓们看得心满意足。
    已在幽州安家的杨怀安也见证了这场盛大的烟花仪式,他的惊讶不比槐县等处的百姓少,他惊讶的不是烟花本身,而是做这烟花的人。
    杨怀安还特意找王绰求证了一番:“这真的是裴大人做的吗?”
    王绰颔首,似乎是知道他在惊讶什么,又解释了一句:“裴大人懂的东西非常多,只是因为政务繁杂,没有精力研究这些。”
    杨怀安感慨不已,裴大人总能出人意料。
    他对裴大人其实并不太了解,来了幽州之后,身边每个人都对裴大人极为推崇,杨怀安受到他们的影响,也觉得裴大人英明神武,值得所有人誓死效忠。
    “裴大人什么都知道,也什么都会。他将你找来,正是看中了你的潜力,也欣赏你的才华。你可不要让裴大人失望。”王绰拍着杨怀安的肩膀,同样对这年轻人寄予厚望。
    杨怀安郑重地点了点头。
    此刻,州衙众人也都大饱了眼福,裴大人在外都不忘惦记着他们,众人感动之余,也越发盼着裴大人回来了。
    不知道裴大人此刻在干什么,会不会想他们想得食难下咽?
    第118章 完工(一更)
    一夜守岁, 裴杼第二天竟然没能起床。
    日上三竿后,沈璎站在门外敲了两声,听到里头应了方才推开门进去。
    裴杼仍躺在床上, 脑袋晕乎乎的,看到沈璎过来, 对着她哼了两声以示回应。
    “知道厉害了?还喝不喝了?”沈璎拧了个帕子,盖在裴杼脸上。
    这家伙昨儿晚上玩疯了,喝了不少酒, 后面直接醉得不省人事。谢邈这些人也是一样不争气,喝多了往地上一躺, 动都不动一下。下半夜清醒的人不到三成, 还是沈璎指挥众人才将这些个醉鬼一个个都搬了回去。
    裴杼也知道醉酒的厉害了,赶忙摇了摇头。
    “平日里教训华老先生教训得头头是道,轮到自己便不知轻重了,该叫你受一回罪!”沈璎说得狠, 但是手下却注意着力道,生怕把裴杼这张脸给弄坏了。
    裴杼一句话都不敢反驳, 让擦脸就擦脸,让擦手便擦手, 被骂了也只是讨好地笑了笑,笑得沈璎实在没办法再继续凶下去了。
    昨儿晚上裴杼一时高兴放肆了些, 等下回他肯定会收敛的,宿醉太难受了,裴杼可不想再尝试第二回。再说了, 想要热闹的法子有的是,未必需要喝酒,喝完了还得旁人给他们收拾照顾, 怪烦人的。
    想到昨晚上那么多人都倒下了,裴杼既觉得对不住沈璎他们,又忍不住庆幸有沈璎在。
    二人虽然无话,气氛却正好,裴杼也不知道自己是脑子不清醒,还是脑子太清醒,顺势问道:“无论我做什么,你们都会给我善后吗?”
    刚说完,裴杼便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这可不是能随随便便说出来的话。裴杼赶忙移开目光,脑子里迅速盘算着说什么才能将话题给岔过去。
    “会的。”
    清脆的回应。
    裴杼诧异地抬起头。
    沈璎牵起嘴角,目光盈盈:“不论你做什么,我们总会站在你身后。”
    或许一开始他们接近裴杼、留在幽州,只是为了借他的手复仇,但到如今,他们几个无不是真心实意追随着裴杼。裴杼太过与众不同,天底下可成大事者或许还有很多,但裴杼却只有一个。难得被他们遇到了,又怎么可能会放手呢?
    裴杼感动得无以复加,同时还有那么一点点心虚。那事儿若是不成,他都觉得都对不住沈璎的这番话。
    初五过后,河道各处陆陆续续开始复工,裴杼见卫州等地已步入正轨,于是又带着人北上巡查。
    河北道境内其实不缺大河,但是靠北的洺州、邢州、赵州等处肯定不及处于运河边的几个州。不过胜在官道四通八达,若真想做生意,总能将货物顺利运送出去。
    裴杼一边查一边给各州布局,每到一处都带着人疏通水系,方便日后灌溉取水。
    他也不吝啬去分享幽州养殖经验,当初齐鸣写的养殖册子也被裴杼带来了,这玩意儿足够面面俱到,稍微懂行一些的人看了都能跟着做。
    鱼肉猪肉衍生出来的农副产品种类丰富,裴杼一股脑给他们提了不少,如何抉择还得看他们衙门的意思。
    临近的几个州查完了,裴杼继续北上。黄维凭仍旧苦哈哈地跟着,他等于是裴杼身边免费的苦力。裴杼用谢邈等人还会想着会不会累到他们,差遣黄维凭的时候却一点儿没手软,恨不得让他累死在异乡。
    黄维凭也想撂挑子不干,但他压根说不出口,毕竟裴杼的活儿不比他轻松,每日也是连轴转,今天在衙门审案,明日出门暗访,忙得一刻也不歇。
    北边几个州在他们来之前便已彻查过一番了,但裴杼不放心,非得自己再查一遍。其他的都还行,只等到了定州时忽然乱了起来。
    定州太守带头包庇贪官,情况跟当时的沧州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种事裴杼遇不上也就算了,一旦遇上,他绝对不会坐视不管。那位太守见事情败露,竟然还想将裴杼一行人除之而后快。可惜他低估了沈璎与谢邈的身手,刺杀不成,最后自己落了网。
    裴杼经历过刺杀,上次他身边只有一群镖师,如今可是有沈璎他们在,况且这次跟上回比起来,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半点没有影响到裴杼。只是在饮食方面裴杼越发注意了许多。他倒是不怕被弄死,而是怕被毒死。
    最害怕的是黄维凭。
    他甚至后悔接下了河北道的这份差事,后悔自己不该听信张丞相的话,非跑来外地送死,又恨裴杼不知天高地。人家贪了就贪了,又没有贪他的钱,为什么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把人逼到了绝境?
    若是只有裴杼一个人遭难也就算了,如今连他也被牵连,险些丢了性命。黄维凭怕得要死,他还没有活够呢。担惊受怕了两日后,黄维凭直接提议回幽州。
    裴杼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他还不至于被这点威胁打倒。
    黄维凭怒了:“你要送死你去送,为何非要拉着我?明日我便回幽州,谁拦着都不好使!”
    裴杼好整以暇地抱着胳膊,说话慢悠悠:“行啊,你只管回去,也没人拦着你。不过,若是途中遇到了刺杀、丢了性命,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