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大秦长公主 第132节

      阿玉冷笑。
    对父皇用过的招数,还敢对她再用?
    她本能便要拔剑, 然而右手手腕传来的疼痛提醒她之前受过的伤势。
    啧,她都险些忘了。阿玉拧眉换手之时, 一道身影冲出,居于后方的李娥毅然挡在她的身前。
    “阿玉当心!”
    就在这关键时刻,王萍杀出重围,一剑斩下纪信的胳膊!
    断臂之痛使得纪信栽倒在地,他强忍着剧痛,左手猛地抓起掉落的匕首,用力朝着前方掷去!
    阿玉并未放下戒心,见此人异动,连忙揽住李娥的腰肢,旋身避开。
    匕首擦着她的发丝,击中了不远处的一匹战马。
    马儿吃痛,发出一道悲鸣,不过须臾便口吐白沫,倒地不起。
    众人皆是一惊,这匕首涂有剧痛!
    “找死!”王萍不料此人竟还贼心不死,一脚将其踹出了几丈远。
    纪信见匕首不中,又受此重创,心中哀伤莫大于死。附近的士兵上前,见他只有一只手,便先捆住了他的双脚。
    李娥被纪信溅出的鲜血波及,但她顾不得擦拭,后怕地捧起阿玉的脸查看,“你没有伤着吧?”
    “没有。这都是他的血。”
    阿玉轻声回应她,“阿嫂,下次不可为我涉险。这种程度的刺杀不足为惧,我能应对。”
    如今危机已过,李娥并没有反驳她。
    “嗯,我记下了。这次是我心切,碍着你拔剑御敌了。”
    方才动手的都是如纪信一般领命的死士。不过这区区二十多人的动乱,很快就被乾军平复,出手之人大都当场被斩杀,只留了几个活口用于审问。
    不久后,一位将领前来汇报。
    “公主,那些投降的汉军都是身披甲衣的老弱妇孺。汉军精锐早已逃出城外!”
    “我们的军队已围城数日,前几日刚与汉军交过手,他们若逃,不可能没有一点动静!”王萍不可置信地说道。
    将领:“士兵入城查探,发现汉军在城内悄悄挖了地道。”
    王萍一副还能这样的惊讶表情,“可真够狡猾的。公主,这些没有动手的人该如何处置?”
    阿玉视线扫过跪着的众人。这里有诸多刘邦未来得及带走的亲属,其中以女眷居多,不少人神色惊恐,显然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毫不知情。
    “将这些人先捆起来,等韩信带兵将刘邦抓回,再行商议。”
    【我在太空开机甲:哇,这刘邦也太歹毒了吧,不过这匕首的效果是不是太夸张了点?听闻秦朝的药理系统并不发达,毒药的毒性应该没那么厉害,那马儿只是擦破了点皮毛,不至于那么快就毒发吧?】
    【头痒,要长脑袋了:寻常毒药的确不怎么厉害。有臣子被君王赐毒酒之后,痛得浑身打滚,但因为毒性不强,几天后才迟迟咽气。但,这是徐夫人之匕。】
    章台殿。
    熙和当场询问,“父皇,您还留存着荆轲带来的那把匕首?”
    虽然知道您是手办爱好者,但是荆轲行刺您的凶器您也还收藏着吗?
    嬴政面色不见心虚,“……此物锋利无比,见血封喉,世间罕见,朕封存此物,本是想让工匠参悟其中技艺,设法炮制。”
    徐夫人之匕于他有警示之意。他留存此物,便是时刻警示自己,不可擅自轻信旁人。
    不过既然匕首流落外人之手,险些伤到熙和。那么,为防贼人效仿,此物也不该继续存于世间。
    天幕结束后,他会即刻命人销毁此匕。
    熙和若有所思。
    徐夫人是赵国有名的铸剑师,国都破灭之后便不知去向,虽然他打造的武器极为锋利,但是秦国铸剑之术也不逊色于他国,留存匕首的意义应该不大?
    不过有些问题是不能追根究底的。念在她天幕里没有比父皇狼狈,她还是给父皇留几分颜面吧。
    天幕里的网友们随即也反应过来了这把匕首的来历。
    【不知所谓:看来刘邦在咸阳宫也是偷偷拿了点宝物的,居然连荆轲行刺政哥的匕首都给摸出来了。不过,这个纪信好像太过心急了,想效仿荆轲刺秦,却没学到精髓。这刺杀匕首藏在受降书中,要的就是图穷匕见,出其不意。像他这样还没动手就大吼大叫的,哪里能成事呢?】
    【草莓甜心卷:这也是没有办法,本就是仓促之下的一场行刺,汉军准备定然是有不足的。而且有始皇帝的前车之鉴,阿玉戒心强,哪会轻易靠近这些手捧卷轴的人呢?受降书又不像地图,不必当场去看,既然她都不靠近了,那么敌人动手必然是有距离前摇的,很容易被前方士兵合力拦住,他只能喊人协助了。】
    【咸鱼突刺:也是哦,而且政哥接见使者时是在王宫,还有秦国的士兵对荆轲进行搜身了,确保他身上没有携带凶器,所以政哥才敢让荆轲亲自上前,与他展示燕国地图。而汉军虽然在城门口跪拜相迎,明面上没有携带武器,但是乾军提防之心还是有的。不过,汉军怎么料定阿玉一定会来的?如果是韩信,或者是其他的将领来接受降书呢?】
    【头痒,要长脑袋了:汉军是在赌。刘邦之前攻破过彭城,从项羽那边顺手又将传国玉玺给摸了回来。受降之前,他便说今日会亲手奉上玉玺。
    依照秦国皇室对象征国运的玉玺看中,身为公主的阿玉有极大的可能会亲自出面,将其领回。如果猜错了也无妨,就算公主不出面,派来的人起码也是一位将军,在军中的官职必定极高。若是能将其刺杀,乾军亦会军心大乱,给汉军拖延足够的逃离时间。
    这也就是说,无论来者是谁,只要纪信刺杀成功,对汉军而言都是有利的。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阿玉是个谨慎的人,哪怕在即将胜利之时,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中计。】
    【咸鱼突刺:阿玉真是太聪明了,她可能没有见过刘邦,但是镜头给了她对纪信手腕观察的特写。这说明阿玉已经注意到了他紧绷的状态。正常来说,递个降书而已,不该这么紧张的。纪信早就露出了破绽!
    不过话又说回来,小良子人不在欸,这个计谋难道是他出的?】
    【头痒,要长脑袋了:不,张良虽然足智多谋,但是更擅长阳谋,并不喜欢耍阴招。这个计谋是郦食其和萧何联合想出来的。张良并不知情,甚至可以说是被蒙在鼓里。
    关于此次行刺,刘邦是有些小心思的。像萧何,樊哙等人,在他打天下之前,与他不是朋友就是邻里,大家彼此相识已久,他有什么毛病,大家都清楚,谁也别嫌弃谁。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事情,他是做得出来的。
    而张良则不同,他出生贵族,又没有什么亲眷,投奔刘邦完全就是看重他的仁义,以及统一天下的潜能。
    刘邦善察人心,对于一身君子风范的张良,他不敢暴露自己太过卑鄙的性格,以免这个人才弃他而去。暗中行刺这事不算光明磊落,若说与张良听,只会惹他不快。
    但刘邦心里还留存着想要继续称王的念头,不愿乖乖受降。当然,他不可能带所有人都逃走,不然乾军一到城门口,必定会生戒心,所以他必须要隐瞒消息,并且做出取舍。
    除了让自己的妻儿出城受降,他还让萧何替他留下。作为回报,只要他刘邦活着,便会替他们奉养父母。
    刘邦对张良说是一起逃目标太大,他让纪信,萧何等人走了从另一条密道出城,兵分两路。张良并未起疑心。】
    【我在太空开机甲:我觉得刘邦可能想得有点太多了,张良年轻时可是敬佩过荆轲刺秦的义举,并且也效仿前辈,敢在博浪沙刺秦,他应该并不计较这种行刺之事吧?】
    【草莓甜心卷:你也说过是年轻的时候。历经岁月的沉淀,张良已然成长了,不再是当年为了复国四处而奔走的愤怒青年。他眼中越来越看得到民的疾苦,为了天下苍生,帮助刘邦尽快战胜项羽,他甚至能为汉军覆灭韩国出谋划策。
    刘邦知道张良不重钱物,光靠钱是收买不了他的。而越是在落魄的时候,他便越是不能在张良面前暴露本性,失去这个重要的谋士,所以才分外小心。】
    天幕镜头一转,给出了另一处的画面。
    刘邦在亲信的护送下,跑了几个时辰,战马都受不了了,方才歇息。
    可是他才刚刚休息了一会儿,斥候便来禀报,说是乾军已经追上来了!
    刘邦暗骂一声废物。
    他能够猜到,那边的计划肯定是失败了,不然乾军早该乱作一团了,怎么会这么快追上来?
    “诸侯联军派来接应的军队去了哪里?寡人都逃到这里了,怎么还未见到他们的人影?”刘邦刚上马就在抱怨。
    张良眉关紧锁。按照约定,在方才二里地应该有联军的,除非是生了什么变故。
    “主公莫慌,他们可能是一时耽误了,我们先往南逃。”
    等到了英布的地盘,就暂时安全了。
    他们刚上马,乾军便冲锋而至,紧追不舍。乾军出动的是精锐的骑兵,不到片刻就与他们拉近了距离。
    追赶在前端的乾军士兵们怒喝。
    “刘邦,若你再不停下,束手就擒,我们就要放箭了!”
    如果没有在受降前来那么一出行刺,刘邦可能还会考虑。但他已然得罪了那位公主,现在投降,那只有死路一条!
    傻子才停下呢!
    刘邦用马鞭抽动马匹,跑得更快了。
    韩信见他们对喊话视若无睹,面色越发冷厉。
    士兵们奋勇上前,追上了汉军的尾部人马,与之拼杀,而韩信则盯紧了刘邦。
    敢派人行刺公主,罪无可赦!
    韩信取出弓箭,瞄准了刘邦未防护的颈部。
    利箭离弦,贯穿了那人的咽喉。刘邦瞪大双眼,双手无力地松开了缰绳,从马上跌落。
    “……主公!”
    张良侧身回望,见刘邦中箭,顾不得自身安危,连忙下马去寻。
    刘邦的咽喉已被箭矢穿透,他双手徒劳地摸向脖颈,却也止不住鲜血从中涔涔流出。
    如今见子房为他奔来,他嘴唇嗫喏,竟是连遗言也交代不出了。
    想他刘邦这一生落魄过,窝囊过,也富贵过,可终究……还是未能成就一番霸业啊。
    刘邦心有不甘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张良抱着刘邦的身躯,悲痛地为他合上了双目。
    马蹄声离他越发之近,张良抬头时,一柄长矛破空而来,肃杀之气直袭他的面容。
    张良闭上了眼。
    然而,锋利无比的长矛下移,抵住了他脆弱的脖颈,未有再前。
    韩信扯住缰绳,极有分寸地掌控着手里的兵器。
    “胜负已分。”
    第105章 “好久不见。”
    “……为何停手?”张良意外地问道。
    韩信俯视着他, 他对这个长相俊美的男人有几分印象,“公主有令,不杀谋士。”
    刘邦已死,汉军军心大乱, 被乾军打得溃不成军, 不少士兵不知逃往何处, 当场便投降。
    韩信指了指地上的张良, 向士兵下令。
    “绑回去。”
    【咸鱼突刺:哦豁, 韩信将军,您这威武倒是威武, 但怎么亲手把情敌给带回去了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