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86章

      他们从汉中进入南郡,还未来得及南下,踏入刘表的治所,就被潜伏在襄阳的郭汜军敲了闷棍,掳去京兆。
    张松与法正满头都是问号。
    郭汜的军队为什么会蹲在襄阳,抓他们两个小人物又是为了做什么?
    张松与法正心知此事有异。他们前往荆州的消息只有刘表知道,对益州那边瞒得极紧。
    若非益州的那群人看穿了他们的谋算……那就只有一个可能。
    刘表这边泄了密。
    然而他们欲献益州于刘表,刘表为什么要泄密,让郭汜将他们两个抓走?
    法正面色极沉,用益州方言与张松密谈。
    “两个可能。”
    一缕阳光从木厢的缝隙穿入,落在法正的眉眼间,平添了一分抹不开、化不去的戾气。
    “第一,刘表不相信我们二人,认为此事有诈,所以借刀杀人,让郭汜将我们带走。”
    “第二,刘表本人并不知情,但其身边人事泄,勾结了郭汜军,阻止刘表得到益州……”
    法正冷冷一笑,眉眼间俱是讥嘲。
    “不管是哪一个原因,刘表此人都不堪大用。”
    前者蠢毒,后者过于轻忽,缺少防备,轻易就被旁人设计。
    这样的主公,要之何用?
    张松默然,无声地叹了口气,算是认同了法正的说法。
    ……
    同一时间,刘昀这边迎来了一位贵客。
    这位贵客,姓刘名备。
    当听说刘备带着一队群众,在扬州治所门口递上了拜帖,正在喝茶的刘昀险些被一口浮沫呛到。
    有几分意外,但又没那么意外。
    刘备起家迟,在得到益州之前,曾经投奔过好多位诸侯。像曹操、袁绍、刘表、吕布、孙权……这些人他都跟过,快五十岁了才成功谋得荆州。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到史书上刘备放弃袁绍、曹操,改投刘表的节点了。
    如今陈国日渐壮大,正好贯穿了刘备南下的线路。刘备要去荆州,势必会经过刘昀掌控的地界。而以刘备的眼光与政治敏锐性,刘昀领地内的某些东西,足以打动刘备,让他在刘表和陈国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陈国。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刘备乃是人中之龙,他真的能将这样的英雄留一辈子吗?
    想到历史上曹操阵营关于“该不该放生刘备”的讨论,刘昀将自己目前建立的科技树全部清点了一番,在心中做出决议。
    不怕刀子太过锋利,就怕刀子不够锋利。
    他既然敢与孙坚父子结盟,自然也不会将刘备这样的英雄拒之门外。哪怕有一天曹操也带着自己的势力登门,他同样敢收。
    更何况,如今孙策留在扬州,与谢黎、刘巍一同南征。别看孙策少年意气,但历史上孙策能白手起家占领江东,果断以杀镇恶,快速稳定局势。他的城府与手段,比起曹操、刘备和孙权,怕是不遑多让。
    即便他通过孙馨之口,用实力的一角震慑孙策,但友谊与人性都经不起考验,刘备的到来,正好能让他顺利地完成第二重准备。
    若让孙策与刘备相互牵制……
    念头转过,刘昀心中已呈现一个完整的计划。
    第72章
    新历三年(公元200年)春, 南阳太守孙坚向江夏郡发起攻城战。
    荆州刺史刘表在南郡等候许久,始终等不到任何一方回信,心中焦躁不已。
    袁绍、曹操不愿掺和南边这一趟浑水也就罢了,怎么连吴郡太守许贡都杳无音信?
    许贡所在的吴郡就在广陵郡的南端, 与庐江郡、九江郡只隔了一个丹阳郡的距离。若陈国继续扩张,吴郡就如浩海中的一片孤舟,不可能幸免于难。
    许贡但凡有些真知灼见,也该与他联手,共抗陈国,怎么能像没事人一样,始终不予回信?
    莫非,许贡已经投了陈国,或者信使中途出了变故,没有顺利地将信送到许贡手中?
    刘表心中微沉, 重新誊写了三封信,让亲信送往袁、曹、许这三方势力。
    又是几个月过去, 这些信仍然石沉大海,没有半点回音。
    孙坚的军队极为彪悍。董卓还在时,即便孙军原先缺乏底蕴与后援, 他仍能一路北上,攻入雒阳。
    这些年被刘表明里暗里打压,孙坚困在南阳郡韬光养晦,似乎已经失了昔日的威名。可直到江夏郡一战打响,刘表方才知晓,猛虎依然还是猛虎,不会因为收敛爪牙就成为狸奴。孙军前几年的蛰伏,不过是在等候一个机会。
    与陈国结盟,得到陈国提供的粮草与兵器,背靠豫州、兖州二郡,不用怕腹背受敌,被郭汜军偷袭——就是他们等到的机会。
    江夏郡太守黄祖不敌,向刘表求援。刘表一边向江夏派遣大量军队,一边寻思着破敌之法。
    往东北侧、东侧寻求外援应当是来不及了,他几个月前寄出的几封求盟信都石沉大海。至于西侧与西北侧……他对西凉军成见颇深,若非不得已,真不想与郭汜、张杨、吕布、马腾之流结盟。
    挑挑拣拣,除了位于机缘之地的辽东和交州,剩下的,能短暂结盟的似乎就只剩下益州。
    想到益州,刘表眉宇一皱。
    益州本身也是个烂摊子,自刘焉身故,他的三个儿子彼此相斗,二死一伤。剩下重伤的那位还不知道能不能撑过这个夏天,这也是之前那个叫张松的小吏过来荆州传达投诚之意的原因。
    刘表只想安坐荆州,稳观天下之变。至于益州那一大片沃土,说他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只是再心动,也得结合实际,提防阴谋诡计。
    更何况,那张松不过区区一个小吏,又如何能替他谋算,助他夺取益州?
    是以,刘表一开始并没有将对方的投诚放在心中,甚至在第二次接到张松的来信,他也只是随手转交给郡府的文臣,让他们代为安排。
    几个月过去,张松未如约抵达南郡,刘表虽然心中疑惑,却也没有这么放在心上。
    直到黄祖接连战败,孙坚几乎要拿下整个江夏,他才在急切之中,想起了张松这一回事——
    若能将益州作为自己的退路……
    刘表连忙遣人去南郡询问,可从南郡得到的回复皆是“一问三不知”。
    不知道,没见过,张松是何人?
    时间过去太久,就算刘表想要责问,也找不到该责问的人。
    当时负责这个工作的官员因为病重,已于几天前致仕归乡,刘表只得无奈地咽下这股子郁闷,另谋他法。
    最终,他还是将求救的信件发往司隶与并州,向郭汜、张杨和吕布求助。
    司隶,京兆。
    张松与法正被关在长安城的旧狱房内,神色沉闷。
    他们已经在这被关了半年,既见不到郭汜,也见不到能主事的官员。
    在此期间,他们倒是尝试过煽动混乱,趁机逃跑,可没过多久就又被抓了回来。
    经过几番试探,他们总算从狱卒的口中套出了话。
    原来,郭汜之所以将他们抓来,是因为他在南郡的探子得到了一个情报,知道他们要将益州献给刘表。
    郭汜野心不小,但也知道所谓的“献州”没那么容易。他不想亲自冒险,且觉得益州闭塞,多虫瘴,不适合定居,遂打消了馋念。
    此番行动,郭汜并不是为了从张松、法正手中得到益州,而是为了借此事从刘表那捞上一笔。
    他等着刘表支付“赎金”,从他这赎回张松、法正二人,却没想到,信送出去好几封,回音一个也没有。
    他再怎么放狠话,拿二人的性命做威胁,刘表那边都无动于衷。
    郭汜恼羞成怒,暗骂刘表眼皮子浅,连这么一点赎金都不愿意交。
    就在郭汜准备“撕票”的时候,他终于收到刘表的来信。
    作为曾经的董卓的爪牙,郭汜虽然识字,但文化水平并不算太高。
    简单来说,他不太能看懂文绉绉的长篇大论。
    通过刘表这封言辞官方,用词华美的求盟信,郭汜只模糊地读懂“为了大计”“共抗陈国”的含义,不由陷入沉思。
    他向刘表勒索好处,刘表却拿“共同利益”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求他出兵攻打陈国?
    这是何意,莫非只有他出兵相助,刘表才愿意拿出好处,赎回他手中的那两个人?
    郭汜实在有些迷糊,反复将信件看了好几遍,始终没找到有关“张松、法正”的字眼。
    若是此刻能探知郭汜的心声,刘表绝对会觉得莫名其妙且冤枉。
    什么赎金?什么索要信?他根本没收到过,不知道这回事啊。
    刘表要知道张松、法正二人落入郭汜手中,怎么也得提一句嘴,想办法将他们捞回去,又岂会只字不提,苦口婆心地劝郭汜与自己合作?
    有人悄悄在二人中间做了手脚,郭汜和刘表却全然不知。唯一嗅到些许不对劲的,就只有身在局中的张松和法正。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