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123章

      “晚上叫上秦瞻过来店里吃饭啊。”她又道。
    江夏点头,“嗯”了一声。
    挂断电话后,江夏又拨通了秦瞻工作所在的分局的电话,跟他说了晚上去大姐包子店吃饭的事。
    下午下班后,秦瞻直接来了茶楼,两人便蹬着自行车去了包子店。
    说起来,大姐的包子店离他们的住处还很近,就隔了一条街。
    晚上,为了款待他俩,江彩环做了一桌极丰盛的菜。
    有炖猪蹄、小炒肉、红烧鲤鱼、肉沫茄子、香煎豆腐,还有一道紫菜蛋花汤。
    五菜一汤,这要是在物资匮乏的乡下,快赶上过年了。
    江夏夹起一小块猪蹄吃起来,猪蹄炖得软烂入味,大料的香味彻底中和掉猪蹄的腥,入口只剩下鲜香。
    不仅如此,猪蹄的口感还很弹嫩,她吃完两大块都不觉得腻。
    这还是她第一次吃大姐烧的菜,原来大姐不仅包子做得好吃,做菜的手艺也是一流。
    “好吃。”江夏简洁又中肯地评价道。
    “好吃就行,也不知道你的口味,就随便做了一下。”江彩环笑着说。
    “这还随便做一下啊,”江夏目光扫过这一大桌子的菜,笑道,“大姐你真是谦虚了。”
    “那就多吃点,别客气。”她满脸笑意。
    吃饭间,江彩环想起什么,突然提及江夏二哥二嫂的事。
    第57章 【57】 参加晚会
    江彩环说, 二哥江涛和二嫂李玉敏也打算来省城这边。
    二哥二嫂在电话里让大姐帮他们租了房子,所以过来也就这几天的事。
    江夏听完问起二哥二嫂怎么突然要来省城。
    江彩环叹了一口气道:“还不是因为你二嫂的娘家。”
    原来是李母为小儿子彩礼的事,三天两头去找李玉敏借钱,李玉敏被娘家妈吵得烦不胜烦。
    再者就是其实江涛早就有来省城打工的想法, 在家种地, 累死累活一年到头也就那几个子。
    村里有不少去南方打工的,一到过年, 就拎着大包小包回家, 还阔气地到处散香烟,一看就是挣了钱的。
    这些人吹嘘他们赚的钱, 少则一年几千块,多则上万块都有。
    还有不少外出打工的人,用赚来的钱给家里盖了新房子。
    江涛看着这些人一脸春风得意的样子, 说不羡慕是假的。
    因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他虽然动了打工的心思,但却没下定决心。
    可以说正是丈母娘的纠缠让他下定了来省城的决心。
    粤省沪市那些地方终归太远,他们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既怕不适应也怕被人骗。
    所以, 江涛选择折中来到省城。
    若他们真能在省城混出点名堂, 到时再去南方发展不迟。
    “你二哥说,他和玉敏先过来, 国庆就放家里头, 等他们赚到钱了,就把爹妈和国庆一起接来省城。”江彩环道。
    “到时候我们一家就能在一起了。”
    说完二哥二嫂的事,江彩环又问起他们的住处。
    江夏回答:“其实我们住得离着不远,就隔了一条街。”
    “那好啦, ”江彩环笑着道,“那你们早上就直接来店里吃。”
    江夏闻言,双眼一亮,心想大姐包子做得这么好吃,以后早饭算是有着落了。
    “好啊,”她欣然答应,“那我跟秦瞻可就不客气。”
    “跟我客气啥,”江彩环道,“小妹你帮我这么多次,我都没好好谢谢你呢。”
    “一家人说什么谢,而且我不过是动动嘴皮子的事,也没做什么实事。”江夏有些不好意思道。
    这顿饭吃得很开心,江夏回去的路上还在说大姐烧的菜好吃。
    “每个人烧的菜都是不一样的好吃,大姐烧的菜又鲜又香,我妈烧的菜也好吃,我一吃我妈烧的菜就有种回到家的安心感。”
    没过几天,江涛和李玉敏就来了省城。
    二哥二嫂到的那天晚上,大嫂又在店里做了一大桌子菜为他们接风洗尘。
    同样,也把江夏和秦瞻叫了过去。
    几日之后,江涛和李玉敏分别在省城找到工作,李玉敏因为干活麻利手脚勤快,烧的菜味道也不赖,找了份保姆的工作。
    江涛则在码头找了份扛大包的工作,虽然累,但工钱一天一结,而且只要肯干,一天的工钱并不少。
    总之,两人也算是在省城扎下了根。
    转眼到了六月,分局来了几名成绩优异的警校毕业生,其中一个是苏红瑛的弟弟苏怀瑾。
    好巧不巧,苏怀瑾恰巧就分到了秦瞻的手下。
    如今秦瞻也算得上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刑警了,带个新人倒没什么问题。
    就这样在支队队长高家林的安排下,苏怀瑾分到了秦瞻手下,之后两人都要一起出任务。
    自从江彩环来到省城后,江夏和秦瞻的早饭都是在江记包子店解决的。
    江记包子店不仅卖包子馒头,早上也卖粥、馄饨、饺子这些。
    江夏吃腻了包子馒头,就换换口味来碗馄饨或饺子。
    奇怪的是,近几日她发现包子的生意好像变差了。
    江夏将自己的观察向江彩环反馈,江彩环听完后叹了一口气道:“店里的生意跟以前比确实是差了些。”
    说着,她指了指前面的方向:“离这不远也开了一家早餐店。”
    “他家也是卖包子馒头馄饨饺子这些东西,但卖的价格却更便宜一点。”
    之前江彩环在镇上开店的时候,馒头卖一毛两个,素包子一毛一个,肉包子三毛一个。
    但省城这边消费高,肉、菜、面粉都比镇上贵,就连房租也更贵。
    于是在省城重新开店后,江彩环先是去附近几家包子店打听了一下价格再重新定价。
    定的是馒头一毛一个,素包子三毛一个,肉包子五毛一个。
    因为大家都这个价,加上她家包子馒头味道都不错,开业几天后生意都还算不错。
    不过,一个星期前,离他们两三百米的地方又开了一家早餐店,所有的东西还都卖得比他们便宜个一毛或者五分钱。
    得知旁边开了一家早餐店,江彩环还特地去他家买来包子馒头尝尝。
    味道跟江记比是差那么一点,但吃着也还行。
    面对差不多的味道,和便宜一两毛的价格,大家自然更愿意选择实惠的那家。
    因此,江记包子店的生意就这么被抢走了。
    江夏听完点点头,确实,省城这边的竞争要远比镇上大。
    以前在镇上,统共就那一两家包子馒头店,只要有一家味道做得不错,那它就能占领绝对的优势,抢占市场。
    但省城这边不一样,省城这边人多店多竞争自然也就大。
    倘若没有差异性,无法在顾客心中占据特殊地位,那确实很容易被玩价格战这种恶性竞争的店铺搞得关店倒闭。
    “要不,我们也跟着一起降价?”这时,张建民说道。
    “降价虽然少赚一点,但总比现在卖不出去浪费强吧。”
    江彩环听后也觉得有几分道理,随后她又将目光投向江夏,想要询问她的意见。
    “跟这一起降价也不是不可以,但却是下下策,陷入到了价格战的怪圈之中。”
    上辈子她也算是经营过大型酒楼,这点小把戏在她看来早就见怪不怪。
    “降价这事见效是快,但一旦店铺的商品开始降价,那可就回不去了,届时再涨价,顾客只会流失得更快。”
    “很多顾客会形成这种心理,你这只值四毛的包子凭什么卖我五毛。”
    “而且他们情愿去买从始至终没降过价的包子,也不乐意买从四毛涨到五毛的包子。”
    江彩环和张建民听后,都觉得小妹说的有几分道理。
    “我倒是有一个办法,可以先试试,要是这个办法不奏效,再选择降价不迟。”江夏话锋一转道。
    “既然对方选择价格战,那我们换个思路,从产品入手。”
    “我们不如在包子馒头上多花点心思,搞点创新。”她
    cr
    道。
    “小妹,这怎么说?”江彩环听后连忙问。
    “大姐,你知道有一种红糖馒头吗?”江夏问。
    江彩环摇摇头:“其实这种馒头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红糖,这样做出来的馒头,不仅颜色带红糖的颜色,吃起来也甜甜的。”
    “还能这样啊。”江彩环一脸惊奇道。
    江夏点点头:“我们可以以此拓宽思路,能做红糖馒头,那能不能做玉米馒头、南瓜馒头、紫薯馒头……”
    “红糖馒头是棕色,玉米馒头是黄色、紫薯馒头是紫色,到时候这一锅五颜六色的馒头蒸出来,摆在店门口,肯定显眼。”
    “只要显眼,就能吸引顾客。”
    上辈子酒楼的早点就推出过一系列精致的花样馒头,就跟方才江夏说的,五颜六色。当然酒楼不止颜色上搞创新,样式上也搞创新,将馒头制作成各种模样。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