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369章

      殿外突然传来战马嘶鸣。
    是大军开拔的前奏。
    辰时正,冀州宗庙的残雪被九十九级玉阶上的血迹染成褐红。
    李安甫踩着诸侯进献的虎皮踏上祭坛,瞥见荆襄刺史袖中滑落的淬毒匕首。
    苏珏的玉笏板突然脱手,正砸在那匕首上,金铁交击声惊飞檐上寒鸦。
    “诸位,不该起的心思千万别起,否则苏某可就要刀剑无眼了。”
    明明只是三品按察使,可周身的气场却无端让人觉得压抑。
    "诸位……"
    李安甫清亮的嗓音被北风撕碎。
    他望见坛下黑压压的诸侯冠冕,忽然想起去岁围猎时见过的狼群。
    冀州军阵中韩七的陌刀稍稍出鞘,刀柄缠着的布条露出半截"安"字,是母亲用他周岁时的襁褓所缝。
    祭文念至"奉天承运",辽东王的铁胎弓突然坠地。
    苏珏轻叩玉磬,暗处伏兵甲胄相撞的声响,竟与三日前截获的鲜卑密令中"辰时三刻攻城"的暗号一般无二。
    未时飨宴,九鼎中的牺牲血尚未凝涸。
    李安甫摩挲着玉樽上的裂璺,忽觉舌尖发苦——这分明是父王书房那尊摔缺了口的旧器。
    席间雍州王起身贺酒,腰间佩的鱼肠剑竟与去岁刺杀李明月的凶器形制相同。
    "世子殿下可知?"
    苏珏突然击掌,十二名玄甲卫抬进个铁笼,"昨夜有宵小欲焚粮仓,臣特备了份贺礼。"
    笼中灰鸽扑棱翅膀,爪上铜管滚落出半张羊皮。
    梁州王的象牙箸"当啷"落地——那正是他今晨飞往长安城的密信,信尾朱砂印被血污了半角。
    见此,苏珏嘴角勾起一抹浅笑,“诸位,大周新朝已立,你们便都是新朝的臣子,莫要与旧朝有所牵连,否则……”
    话未说完,各诸侯竟打了个冷颤。
    申时阅兵,西风卷着残旗掠过点将台。
    李安甫的冕旒被吹得纷乱,恍惚望见台下某个老将的护心镜——镜面倒影里,苏珏正用唇语对韩七说"戌时焚册"。
    那是他们幼时在边关玩的暗语,原句该是"戌时焚敌粮册"。
    "报——!"
    八百里加急的令旗刺破暮色,"嘉峪关大捷!玄甲军火烧联军营三十七座!"
    诸侯山呼万岁的声浪里,李安甫的衮服后襟已被冷汗浸透。
    他分明看见那传令兵靴底沾着阴山特有的红黏土,而父亲他们此刻应该被困在嘉峪关外的冰原。
    天地间又飘起一场雪,将诸侯车马的辙痕尽数掩埋。
    而千里外的嘉峪关残墙上,半面玄鸟旗正裹着冰碴猎猎作响,旗角焦痕恰似新绘的龙纹。
    ……
    新升的朝阳将嘉峪关的断壁染成赭色。
    李元胜的白须凝着冰碴,蟠龙戟扫过之处,血珠在朔风里绽成红梅。
    关墙箭垛上的玄鸟旗早被狼牙箭撕成碎布,此刻猎猎作响的,是绑着十二颗鲜卑头骨的战马缰绳。
    "父帅!西翼弩机卡死了!"
    李书珩的青雀弓弦崩断三根,铁箭贯透两名元夏重骑后,堪堪钉在敌将护心镜上。
    他反手抽出陌刀,刀刃豁口处嵌着的碎骨,正是三日前突厥铁鹞子的腕甲。
    李明月在尸堆上翻滚,玄色大氅被血浸得沉如铁甲。
    而穆羽那边,她咬开火折子,将最后半罐火油泼向云梯。
    时隔多年,这是他们父子四人再次并肩作战,依然那般默契,
    关外三十里,鲜卑大营的狼头鼓震落檐上积雪。
    可频善奇的金帐里摆着沙盘,冀州方位插着支断箭——箭尾缠着楚越的银铃残片。
    "李元胜这老匹夫,"
    他割开奴隶咽喉取血研墨,"竟拿战俘的尸首填护城河。"
    探马忽报东南异动。
    可频善奇的弯刀劈开帐幔,望见夜空里三道赤色烽烟——正是元夏军独有的攻城信号。
    “野利毛寿倒是尽心尽力,难得,难得啊……”
    丑时三刻,嘉峪关瓮城传来裂帛之音。
    李元胜的蟠龙戟卡在城门机关,老将军暴喝一声,竟以肩为轴生生别断三寸厚的门闩。
    突厥重骑的弯刀劈向他后颈时,穆羽从马腹下滑过,断刃捅进敌骑战马的眼窝。
    "接住!"
    李书珩掷来半截铁链,末端拴着韩昭的玄铁面甲。
    李明月凌空抓住,反手抽碎鲜卑盾兵的鼻梁。
    寅时初,风雪骤急。
    李元胜的白甲已成赤铠,每踏一步都溅起血冰渣。
    他忽然望见敌阵中那杆苍狼旗——旗杆顶端悬着的,正是那年和亲突厥的永乐郡主发簪。
    李元胜喉间爆出兽吼,蟠龙戟横扫之处,七名鲜卑狼卫拦腰而断。
    辰时破晓,元夏军的青铜重弩撞开关门。
    李书珩的青雀弓弦尽断,他竟以弓身为棍,将攀上城头的敌兵捅下云梯。
    腰间的平安符突然崩线,素缎上歪扭的"平安"二字飘向血池——是周莹绣给他的。
    "长姐接箭!"
    李明月从尸堆里抽出半支鸣镝。
    箭尾缠着的布条浸透火油,点燃时映出苏珏的字迹:巳时三刻,东风起。
    穆羽搭箭拉弓,断裂的弓弦割破虎口。
    鸣镝尖啸着穿透风雪,正中西翼敌楼的承重柱。
    积雪压垮横梁的刹那,东风卷着火龙掠过鲜卑粮草大营。
    午时三刻,元夏的金帐在火海中坍塌。
    野利毛寿攥着半枚虎符嘶吼,接着又是一道调兵的军令。
    仅一柱香的时间,十六万元夏步骑陈兵关下。
    ……
    密报无误,鲜卑十五万大军已陈兵城下。
    领兵之人,名唤慕容灼。
    冀州城头的守军望见了最恐怖的景象。
    鲜卑十五万大军阵前,三百头疯牛被铁索连成冲阵,牛角绑着淬毒利刃,牛尾燃着幽蓝火焰。
    更骇人的是牛背上捆着炸药,分明是要效仿北燕的火牛阵。
    “列阵,迎敌!”
    冀州军一向训练有素,不多时便拉开阵势抵挡。
    此时,王府内,武思言却端坐在铜镜前,正将孔雀金步摇缓缓插入发髻。
    "去军营取苏先生所制的龙骨水车。"
    她对颤抖的侍女轻笑,"鲜卑人既用火攻,我们便送场暴雨。"
    即使养尊处优多年,又作为世家贵女培养,武思言骨子里还是有将门之女风范。
    如今大敌当前,她临危不乱,镇定指挥。
    随着武思言的旨意传到军营,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城外护城河畔突然传来机括转动的闷响。
    准备已久排水机关轰然启动,混着火油的河水喷涌而出,在寒风中化作漫天冰雨。
    疯牛阵的火焰触水即爆,反倒烧穿了鲜卑前锋的皮甲。
    ……
    残阳如血,将冀州郊外的城墙染成赤金。
    苏珏勒马立在山岗,玄色大氅被朔风掀起,露出内里银甲上暗红的血渍。
    他望着远处的鲜卑大营,喉间又泛起三日前饮下的那碗饯行酒的热辣。
    "公子,暗桩来报。"桂平递上浸着雪水的密函。
    苏珏展开素笺,指尖掠过熟悉的暗纹——那是楚越亲手绘的竹纹。
    他忽然想起临行前夜,楚越在烛光下为他系紧护心镜的模样。
    铜镜映着她低垂的眉眼,金步摇在鬓边轻颤,却在抬眼时化作寒星:"放心,冀州有我。"
    此刻信笺上朱砂淋漓,分明是楚越的字迹:"八路诸侯已至函谷。"
    苏珏将密函凑近火折,火舌舔舐处现出第二层密文。
    那是用牛胆汁写的行军图,蜿蜒红线自雁门关直指嘉峪关西侧的鹰嘴涧。
    他忽然轻笑,笑声散在呼啸的北风里,惊起寒鸦数点。
    "取舆图来。"亲卫应声抖开羊皮地图,苏珏以剑尖点着山涧:"鲜卑人若要截断粮道,必走此处。"
    剑锋陡然转向西南三十里处的荒村:"但今夜有暴雪。"
    话音未落,天际已压来铅云。
    远处传来闷雷般的马蹄声,地平线上黑潮涌动。苏珏翻身上马,玄铁令牌在掌心硌出深痕:"传令各营,依计行事。待烽火起时——"
    他顿了顿,望向冀州方向。风雪渐浓,却遮不住眼底灼灼火光:"告诉楚将军,子时三刻,看北天星落。"
    冀州城头,楚越白裘胜雪。
    她垂眸望着城外连绵的鲜卑大营,腕间玉镯与剑鞘相击,发出清越鸣响。
    城下忽然传来轰鸣,数十架云梯架上了城墙。
    "泼金汁!"
    楚越声音清冷如碎玉。滚烫的粪水倾泻而下,惨叫声中夹杂着皮肉焦糊的声响。她忽然嗅到风中异样的腥甜,瞳孔微缩:"弩机准备!西南角楼,放——"
    三支鸣镝破空,藏在云梯后的投石车应声而碎。副将匆匆来报:"将军!东门告急!"
    楚越解下白裘掷于箭垛,露出绯红战袍:"取我的弓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