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207章

      她还想买双鞋子,她脚上的胶鞋底都磨平了,前脚掌处隐约快要磨出一个洞。
    她还有一双布鞋还算能穿,可是本地多雨,布鞋不适合雨天穿,还是得再买一双胶底鞋。
    “天好冷呀。”
    李向红缩在棉袄里瑟瑟发抖,哪怕被其他人围在中间挡着些许风,她也冷得不行。
    哪怕来丰收村已经几年了,她还是不习惯本地的冬季,跟她的家乡相差太大。
    知青院的三位女知青加上刘念是走着去镇上,接近中午阳光尚暖,就是四面八方的冷风刺骨了些。
    有这么冷吗?不是说这几天回暖正在炒雪?刘念暗想,多看了李向红几眼。
    李向红略有所感,朝刘念看去,不由得开了口。
    “刘念,你不冷吗?我们四个就你衣服最单薄。”
    哪怕一向节省不在衣服上花钱的张静静也有毛衣和薄袄,只有刘念穿着单层的外套,里面的衣服看着很单薄。
    “不冷。”
    赵菲不信,伸手握了一下刘念的手后不由皱眉。
    “好冰,这还不冷?”
    “不冷。我一向手脚冰凉。”
    “这可不好,得吃点补气血的东西。”李向红劝她。
    “我在吃鸡蛋。”
    有鸡蛋吃,在乡下就算过的不错了。
    刘念好几次都吃腻了,可素上几天,她又可以了。
    也是能吃的东西太少,她能给自己加的餐也就是自己做的辣椒酱和托张静静做的肉干。
    张静静正好也想到这个,“上次给你做的肉干你没留一点?”
    她让张静静做的多,当时她们就问她是不是要送人,显然不觉得她是留着吃独食的,她顺势就说是,想不到她们还记得。
    “留了一些。”
    “是该留一些,你得好好养养。”
    李向红听张静静这样说,不由笑了。
    “难得有你这样劝人的时候。”
    李向红时一直劝张静静多顾着自己的身体,可惜张静静不怎么听。可李向红忍不住还是会说,原以为总有一天张静静会烦了她跟她不再来往,想不到两人这样处着,关系却越来越好了。
    张静静以前以为李向红劝了见她没听会认定她是个愚昧的,不会再理会她,谁知两人关系不曾因此疏远。李向红每隔一段时间仍会劝她。
    她不会为这一两句劝说生气,除了家人也就李向红会这样劝她,旁人尤其是男同志知道她的状况只会离她远远的,像是生怕沾上什么麻烦。
    她知道自家累赘,却从没想过要靠旁人把家撑起来。
    她自己撑着就够了,将来也不打算劳烦什么人。
    李向红觉得她的家人趴在她身上吸血,其实也是没有办法。
    她家是真的艰难,困难的原因说来就两点,一是太能生,二是病痛。
    她家每代都会有双胞胎的出生,她上头的哥哥姐姐是母亲的第一胎,因为是龙凤胎,出生时还有不少人羡慕。等母亲第二胎生了一对女儿时,羡慕的人就少了。
    当时年岁也不好,为了能让孩子活下来,张静静的双胞胎姐姐被送了人。
    姐姐被送走时才三岁多,张静静对这事没多大印象,反倒记得数年后母亲哭着从外面回来,从她和父亲的谈话中隐约提到女儿、受罪、没了,张静静拼凑出发生了什么。
    家里的气氛沉闷了几天,一切似乎又回归原位。
    母亲后来又生了两胎,一胎仍是双胎,一胎只有一个,全是男孩子。
    她从母亲感慨怎么没个女儿时,窥探到母亲还在记挂那个死去的姐姐,或许想再生一个好好养育成人全了前面的遗憾。
    但是人生有些遗憾就是无从弥补。
    之后母亲的身体就垮了,干不了重活,父亲又因为意外断了腿,家里的日子极为艰难。
    为了改善生活,姐姐早早嫁人,时不时补贴娘家,为此自己的日子过的也不好;哥哥入赘了,他说家里还有三个弟弟,也不缺他一个张姓人。
    谁曾想条件不错的嫂子家会卷入风暴,两人最终回了张家,当时怀孕的嫂子因为思虑太重不久后早产,生了一对体弱的龙凤胎,自己也伤了身体。
    张静静留在城里实在找不到工作,又想让家里宽敞些,索性报了下乡。
    那么一大家子人,还有得吃药的,她怎么能不多补贴些。
    只是这些窘迫的事,她不好意思跟人讲。
    家里人对她其实还是好的,她身上的毛衣就是家里寄来的,是用旧毛衣改的,颜色虽不鲜明,但仍保暖,与连件像样衣服都没有就下乡的刘念比,她还是要幸运许多。
    她也没有陷进泥沼般的婚姻,也不准备在乡下结婚。
    乡下医疗条件不好,生双胎太危险。
    第170章 年代文炮灰24
    “别挤了,一个一个来。那边,说了不要挤,还想不想买东西了!”
    站在凳子上的营业员大声维持秩序,可惜没什么用,挤在供销社门口的女人没有一个退让的,还有其他路人加入战局,想要挤进人堆去柜台前。
    “我们要去吗?”
    赵菲在城里也看过商店人挤人的景象,下乡坐火车时也被挤得不行,可显然过去的经历还不足以让她有勇气冲过去。
    刘念也迟疑了,让她把人一个个都掀飞可以,让她加入其中硬挤到前面,有点为难她了。
    “今天人是多了些,可能是又到了什么好货。”李向红踮着脚,想要从人群中窥探到什么,却没有看清,“我们是先离开一会儿,还是挤进去看看?”
    “不知道在卖什么就往里挤吗?”
    刘念觉得没有必要,目光看向张静静,想让她帮着劝劝。
    张静静节俭,刘念以为她不会去凑这个热闹,可她还是不懂女人,尤其是在闭塞的乡下待太久的女人。
    “看看又不用花钱。”
    说完,张静静就跟李向红往供销社里面挤,还不忘记招呼刘念和赵菲。
    “你们要不要也来看看?”
    赵菲蠢蠢欲动,唯有刘念理智还在。
    “不用了,你们挤就好。”
    她用不着次次都这么合群。
    听刘念这么说,赵菲也不动了,她感觉自己挤不过那些女人,心下又有些不甘。
    “我们一直这么干看着?”
    刘念想了想,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瓜子,“吃吗?”
    “吃。”
    约半小时后,拎着战利品出来的张静静和李向红看到两人靠在供销社对面的墙上正在嗑瓜子,完美地融入这个街道。
    “哪来的瓜子?”李向红上前问。
    “口袋里放着的,大桥媳妇昨天给的。”
    哪怕是一把瓜子在这个年代也不算便宜,相当于现代的奶茶。
    刘念让其他两人也拿点,她们从剩下不多的瓜子里拿了两颗香香嘴,又给她们展示了自己买的东西。
    李向红买的多,香皂、牙膏……杂七杂八的好几样;张静静买了把牙刷,旧的实在没法用了。
    “这些人少的时候不是也能买吗?何苦要挤。”刘念想不通。
    赵菲却是懂了,好奇地问:“到底到了什么货?我看所有人挤出来也没提什么时新货呀。”
    “奶粉。”
    “那的确是紧俏货。怎么不见人买呢?”
    “也不是人人都吃得起的,没必要吃奶粉补身体不舍得出钱买下来囤着,又不舍得就这么走了。”李向红说这话时不由看向刘念,在想刘念是不是需要。
    刘念没往那方面想,在她的印象里奶粉是老人和小孩喝的,她一朝气蓬勃的少女喝什么奶粉。
    至于补身体,她有鸡蛋和药汤。
    “然后呢,要回去了吗?”刘念问。
    李向红,“你们什么都没买呢,就回去了?”
    “这么多人,我们也挤不进去呀。”
    李向红也看出刘念和赵菲对这样抢货的场面还适应不了,没有强求。
    “要不先去别处逛逛,等人少点再来。不然下次来还得再走一个多小时,多累呀。”
    “别处有什么好逛的吗?”
    “书店、饭馆还有回收站。”李向红报出三个地方。
    “饭馆最后去吧,还得给程知青带吃的,现在就去了不方便买东西。书店……镇上有书店?我怎么一直没见过。”
    “在挺偏的一个地方。里面也没有什么书,几乎没什么人去。”
    “那就不去了,还是去回收站吧,我想买些旧报纸。”
    “是得买点。我看这天气应该快要下雪了,到时候路面一结冰,更不方便来镇上。得多备一些,不然不够用。”
    报纸除了看,乡下还会拿它当厕纸用。
    刘念先前看到厕所有报纸时还以为农村识字率挺高,厕所读物都开始备上了,后来才反应过来那是厕纸。
    旧报纸除了便宜,质量也比厕纸稳定,厕纸时不时会有几张特别薄,沾水就化,根本没法用。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