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224章

      有旧日功劳与师祖颜面在,绍治帝不会反对他晋升的事情的。
    贾璋对此事颇有信心。
    只是, 顺天府府试还没结束多久,太上皇就宴驾了。
    而且, 在太上皇宴驾当晚, 朝廷还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
    瑞王矫诏叛乱, 篡逆谋反。
    当今在内阁阁员与京营节度使严敬的帮助下,连夜平定了反贼,稳定了京畿秩序。
    在瑞王与清微园掀起反旗, 决计叛逆当天, 杨宗祯、原朴和张泰维三人都在玉熙宫伴驾。
    两代帝王都在这里。
    不仅仅只有绍治帝, 还有在瑞王心里,已经死在清辉园的太上皇, 他也在这里!
    这位执掌天下几十年的君王躺在床榻上, 脸上散发着回光返照的光彩。
    他拉着绍治帝的手, 向绍治帝殷殷叮嘱着种种治国之道,说完这些后,太上皇才幽幽地叹了口气:“日后善待你母后,做个好皇帝。”
    “你侄儿很老实,不像十二一样胆大包天。日后你让他做个富贵闲人, 父皇就安心了。”
    太上皇口中的侄儿,指的是义忠郡王。
    他对不起普贤奴, 只能叮嘱皇帝善待普贤奴的遗孤,才能安心离世。
    说完这段话后, 太上皇又咳了起来:“我快八十了,也算活够了。等我死后, 戴权就去给我守灵吧!皇帝举办国丧时,也不要过于奢侈,人死如灯灭,那些仪式又有什么意义?”
    “还有你们几位,都是我看重的好臣子,以后好好辅佐皇帝,大盛中兴,就看你们的了……”
    说完最后一句话,太上皇已经出气多进气少了。
    众大臣与戴权见此情形,全都默默地垂下泪来。
    他们中有人是真伤心,有人只是在表演,但是不管他们是真心,亦或假意,这对天家父子都已经不在意了。
    太上皇没力气了,绍治帝更是伤心,他们全都无暇顾及别人了。
    这几年来,绍治帝和太上皇偶有对抗,但父子间的关系还是很亲密的。
    绍治帝能够感受到,太上皇有意让他坐稳皇位,并非单纯地想让他做傀儡。
    随着太上皇身体机能的下降,随着他本人逐渐证明自己的能力,太上皇渐渐放权给绍治帝,绍治帝对此还是很感激的。
    即便绍治帝已经知晓太上皇退位的原因,即便绍治帝清楚,他得到的一切都是因为他甘于伏低做小、主动提出让太上皇训政,是个让太上皇满意的孝子。
    否则他早就被废黜了。
    但他依旧很感激。
    如果没有太上皇的青眼,他根本没有机会做这名正言顺的君王。
    天家父子,本就无情,太上皇待他这个儿子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所以他跪在床边,眼含热泪,紧紧地握着太上皇的手向他许诺。
    “儿臣一定会孝顺母后、善待子民,做大盛的好皇帝。还有义忠,儿臣向您许诺,只要义忠一脉不反不忤逆,那儿臣就不会欺凌义忠皇兄的后人。”
    “如违此誓,天地共击之。”
    听到绍治帝情深意切的许诺,太上皇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眼神。
    但他身上的生机已然散尽,此时已经没有力气说话了。
    所以他只是略点了点头,在这之后,就闭上了眼睛。
    如果可以的话,太上皇也不想死。若不是想多活两年,他根本就不会让位给绍治帝。
    可人力有穷尽,就算太医的医术再高明,就算百年人参千年灵芝的药效再强劲,那也抵不过人体的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能活到现在,已经是太上皇提前退位、多加保养的结果了。
    比起那些缠绵病榻痛苦去世的人,太上皇能在体内生机耗尽后衰老而死,也算是喜丧了。
    不过太上皇的人生注定是一本传奇,他不愿意平平淡淡地死在乾清宫里。
    所以,在得到太医的病危通知后,太上皇就决定要用自己的死亡下一局大棋,为大盛扫清内部的蛀虫与障碍。
    就算死,太上皇也要死得轰轰烈烈。
    于是,那些妄图造反的蛀虫被太上皇一一钓了出来。
    死在清辉园的那位,只是太上皇的替身而已。
    瑞王、李汲、治国公府……
    太上皇早就知道这些人有野心,但没想到他们居然这样大胆。
    下了饵料后,这些人竟然全都上钩了。
    能够铲除蛀虫,安置好义忠郡王的未来,得到皇帝的保证,太上皇的心事也算是了了。
    就算这个时候走了,他也能含笑九泉……
    绍治帝手里有太上皇交给他的玉玺、金印和兵符,瑞王手里的兵符和圣旨全都是假的。
    太上皇故意露破绽让甄贵太妃拿到的,自然不会是真东西。
    瑞王刚带着兵卒进宫,假意投靠瑞王的京营节度使严敬就把他们一行人全都拿了下来。
    因为不愿意按照太上皇和绍治帝的剧本走,不想葬送掉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而孤注一掷的李汲也命丧于黄泉之下。
    他悬梁自尽了,被人发现时面色青紫,形容恐怖。
    一代阁臣,落得这样的下场,真是可悲可叹!
    瑞王带兵进城时,贾璋和黛玉刚刚入睡,红杏急匆匆地跑进鹤鸣苑报信。
    紫鹃今晚守夜,见红杏过来,连忙问她这是怎么了。
    红杏道:“这是十万火急的要事,妹妹快去叫醒三爷三奶奶!”
    紫鹃见她神情,知道她没说谎,心里也是一紧,连忙跑进内室传信。
    贾璋听到紫鹃的话后,披着衣服走到外间,刚一坐定,就听红杏禀告,说竹月在巡夜时听到了鼓声和马蹄声。
    得到竹月的禀告后,雪檀担心京中要有大事发生,这才让她夜半时分闯入二门传信。
    听到这个消息后,贾璋整个人都清醒过来了。
    他连忙叫醒黛玉,又吩咐红杏和紫鹃:“你们带人去叫醒其他的主子,让他们都去荣庆堂。此事十万火急,万万不能耽误片刻。”
    红杏和紫鹃见贾璋态度如此严肃,心知事情不小,忙不迭地按照贾璋的吩咐去做事,生怕耽误了什么。
    黛玉母子则是被贾璋亲自护送到荣庆堂,贾母见贾璋连夜把妻儿送到她这里,连忙问贾璋这是怎么了?
    听到贾璋说外面有马蹄声和鼓声后,贾母神色剧变:“京里,是不是又要乱了?”
    “祖母安心,陛下已经掌控了京营,就算有事,也不会动摇朝廷。”
    “但我们家里还是要闭紧门户!若真有大事发生,大家聚在一起,也能避免贼盗作乱。损失点钱财无关痛痒,我只担心家里有人受伤。”
    安置好黛玉母子和贾母后,贾璋才跑去外院,先是吩咐雪檀带着亲信去荣庆堂门前护卫,后是吩咐黄柏带人把荣国府的大门、后门、偏门、月亮门等全都堵上。
    在这之后,他才让高彬给其他亲信家丁发放铁棒、长枪等府库里存储的武器。
    而他自己也拎着一把长弓,守在荣庆堂门前。
    瑞王叛军进城后直奔宫城而去,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进宫造反,立瑞王为帝。
    路上但凡见到巡逻的兵卒,全都一刀杀死了事,省得走漏风声。
    但也有人趁机溜出去,妄图浑水摸鱼,劫掠权贵。
    因为夜色深沉,叛军的督军队也很难监督到每一个兵卒。
    因此,这些人成功地摸到了东城权贵之家的门口。
    不过荣国府提前做好了准备,倒也没什么损失。
    那些人见贾家是个硬茬子后,就放弃了这里,转去别家发财去了。
    天空中星辰明亮,荧惑飘摇,它们一同见证着宫城前一边倒的厮杀。
    鲜血溅落在地上,濡湿了石板。
    在月上中天时,瑞王逆军已经伏诛,瑞王被答应放他进城的严敬绑了起来,直接押送御前,交由绍治帝处理……
    翌日清晨,贾璋揉了揉自己泛着红血丝的眼睛。
    贾琏已经招募了几个机灵胆大,为了丰厚赏钱不要命的小子出去打探消息了。
    贾璋则在心里默默地盘算着,家里日常储存着能用几个月的米面粮油。
    若事情真有不协,他们家也能坚持一段时间……
    他默默思索着,贾琏见他不说话,心里更是七上八下的,安定不下来。
    厨房上的人端了简单的吃食过来,贾璋和贾琏默默接过早膳,胡乱吃了几口,就在他们心忧如焚的时候,那几个小厮跑了回来,气喘吁吁地道:“二爷,三爷,出大事了!”
    贾璋和贾琏心里都咯噔一声,却听那几人中为首的小厮道:“大街上巡逻的兵卒胳膊上系着白布条,悲声道太上皇山陵崩了!”
    太上皇去世了?
    难道昨天晚上,是因为太上皇驾崩,才有人蠢蠢欲动,试图叛逆上位吗?
    贾璋立刻问那小厮道:“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那些兵卒说了吗?”
    “回三爷的话,说了,说了!那些兵老爷喊太上皇山陵崩,瑞王不孝不悌,趁乱谋逆,勾结外藩,此罪当诛!京中百姓,若有隐匿逃犯者,与犯者同罪,遇赦不赦!”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