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410章

      “高至臻。”
    谢砚轻声道。
    大哥二哥的挚友,高至臻。
    谢砚的心绪极为复杂,挥出的长枪也越发凌厉。
    今夜,死了那么多百姓,尽管不能完全归咎于高复延,但高复延的手的确不清白。
    然而,高复延也是真的至情至性。
    留下更多的敌人,才能对得起镇滞关百姓的牺牲。
    鲜血喷洒,谢砚一枪一枪不知疲倦。
    分不清血是自己的,还是敌人的。
    他自小便长在北地,北地是他的家。
    谢家,也会因北地而新生。
    谢砚摇摇看了眼高复延,心想,不只是谢家。
    那些无辜受牵连的人家,总要得一个公道。
    当年宫变,流了太多血,也有太多公道要讨。
    学会了明朝的嘴皮子】
    第三百三十一章 学会了明朝的嘴皮子
    六千三百余名镇滞关守军。
    数千名镇滞关青壮年。
    近万名胜雁关守军。
    合力歼北胡敌军两万四千六百余人。
    在谢砚引胜雁关的乔嵩麾下兵马紧急驰援之际,镇滞关的守军已遭受重创,折损超过半数,而青壮年的幸存者更是不足三成。
    环顾四周,映入眼帘的尽是断臂残肢,满目疮痍,血红的色彩充斥着视线,焦土绵延不绝,仿佛永无尽头。
    正值万物茂盛、色彩浓烈的盛夏时节,镇滞关却如同坠入了无尽的深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人间炼狱。
    “打扫战场。”谢砚沉声下令。
    镇滞关的百姓本可以不遭此劫,本可以不死的。
    是大乾的帝王将镇滞关当作了一枚棋子。
    临时营帐中。
    谢砚单膝跪地行军礼。
    谢老太爷疲惫不堪地席地坐下,脸上布满血迹,泪水沿着皱纹纵横流淌。
    干瘪且裂开的嘴唇微微颤动,张合之间,最终只能哽咽着吐露出两个字:“砚儿。”
    谢家的四郎,谢砚。
    生在北疆,长在北疆,虽是显赫荣华的谢氏子,但却没享受过一日上京的繁华富庶。
    未及弱冠,又经历家破人亡。
    他还没有给砚儿取字。
    谢砚心绪起伏,眼眶不由得一湿,小声呢喃“祖父。”
    “砚儿,去吧。”谢老太爷挥挥手“眼下不是叙旧的时候,等会儿还有大麻烦等你着你呢。”
    “祖父一切都好。”
    谢砚改双膝跪地,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一把抹去滑落在脸上的泪水,起身朝营帐外走去。
    “砚儿,莫要忘记安排人为高复延收殓尸骨。功是功,过是过,万不能让人曝尸荒野。”
    “军报之上,客观记录便是。”
    身后传来谢老太爷的声音。
    谢砚脚步顿了顿,颔首应下。
    仓促的打扫战场之际,谢砚简单干脆据实写下战报,安排可靠之人为传令兵陆驿快马八百里加急,即刻将镇滞关军民大败北胡的消息送至上京,传扬天下。
    镇滞关必须得暴露在大乾所有人的视线下,才会有一线生机,否则只会神不知鬼不觉被当作叛贼除掉。
    刘靖远忠于当今天子,畏惧于秦太师,绝不敢有丝毫违逆上意的举动。
    也就是说,刘靖远会将通敌叛国的罪名冠在乔嵩头上。
    谢砚大抵是知悉刘靖远的主意。
    时间一刻又一刻过去,刘靖远所率的大军终于越过山路,兵临城下。
    没有任何犹豫,刘靖远下令攻城剿灭城中内北胡敌军和叛军,美其名曰绝不能让镇滞关无辜百姓枉死。
    “大将军何故剿灭属下?”谢砚站在镇滞关的城墙上,朗声问道。
    声音通过喇叭传的极远,极清。
    “你率部属夜逃,通敌叛国,狼子野心,伙同北胡大军,屠杀镇滞关守军和百姓,据镇滞关与北境军相扛,本大将军剿之何错?”
    “攻!”
    “绝不能让叛贼割据镇滞关。”
    刘靖远凝神聚力,弓弦紧绷,一箭疾射而出,风声呼啸,威势赫赫,笔直地朝谢砚的方向射去。
    谢砚不闪不避,身后的亲卫举起疑似盾牌的东西,稳稳的吸住了箭矢。
    他早早特制了一批加入磁石的盾牌。
    “大将军,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乔某今夜值守,窥见镇滞关狼烟冲天,恐镇滞关生变,特率麾下将士支援镇滞关,途中遇镇滞关信使报信。”
    “乔某麾下将士与镇滞关军民通力合作,歼敌两万四千六百余人,左贤王身死,北胡军溃散,此等大功,刘大将军却要将通敌叛国的罪名安在乔某身上,乔某不服。”
    “乔某怀疑,刘大将军才是那个别有用心之人。”
    谢砚抬了抬手,示意亲卫将左贤王的尸体吊在城墙上,数把火把齐齐亮起,将左贤王映照的清清楚楚。
    “真的是左贤王。”
    “我记得左贤王的狼牙白骨颈链。”
    “真的是左贤王。”
    大军哗然。
    哪个通敌叛国的人,会杀了左贤王!
    刘靖远瞳孔一缩,不可置信的仰头看着悬挂在城墙上摇摇晃晃的左贤王。
    北境军,无人不识北胡左贤王
    镇滞关内究竟发生了什么,竟连北胡左贤王也葬身于此。
    左贤王麾下大军近八万,乔嵩只有不足万人,至于镇滞关的守军,尽是些乌合之众,不拖后腿就是烧高香了,更莫说奋勇杀敌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