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507节

      莫过于得不到和已失去。
    最痛苦的大概是,你得不到的东西在你眼前眼睁睁的毁灭。
    再也没有得到的机会就已经彻底的失去。
    而最残酷的事情,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
    将进酒,杯莫亭。
    请君为我侧耳听。
    酒这个东西。
    既是五陵少年笑入胡姬酒肆中,亦有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既有五侯七贵同杯酒,也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既是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也有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如意时有酒锦上添花杯来盏往。
    也有不称意时举杯消愁愁更愁。
    年轻时轻狂放诞,随着时间的过去。
    五陵少年,即便是看透了这个世界。
    却只能否定自己所想追求的,否定自己曾经追求的。
    然后看着那个华美盛大的皇朝,眼睁睁的在自己面前毁灭。
    贯穿整个影片的,是时间,是人,是战乱,是命若浮萍匆匆,身不由己飘摇。
    在烈火燃烧中,缓缓的浮现了一行大字。
    二十五年前。
    那是一片热闹的集市,两边的店铺鳞次栉比,整整齐齐的摆着各种各样的商品。
    让观众不由自主的左右张望着,感觉自己似乎也已经回到了盛唐。
    已经成为了这大街里的一员。
    年轻美貌的胡姬在酒肆后露出皓腕,套着黄金打的镯子,异域腔调的娇音随着环佩玎珰,叫卖着新酿的酒和大烘炉里热腾腾的胡饼。
    旁边的小油车停下,跳下一个十三四岁的小丫头,匆匆的去旁边铺子买新鲜的樱桃。
    她家的小姐年纪尚稚,总有些馋嘴喜欢新鲜玩意儿。
    却偏偏好奇的看了一眼旁边的胡姬,又扭过身,抱着一袋樱桃去买胡饼。
    她容貌娇嫩,脸颊红润,声音清脆,“我要三块胡饼。”
    就看见帘子一挑,走出一个青年。
    百无聊赖等着胡饼出炉的小丫头偏头看了过去。
    穿着青衫的青年刚出现的时候,脸上有着笑。
    神情洒脱又随意,漫不经心的,偏偏又让人一见就记忆深刻,如同一杆青青的风中之竹。
    他锦口绣心,带着剑,喝着酒,走过了一片长安,信手就书写了半个盛唐。
    意气风发,轻狂放诞。
    或者说,在这个朝代出生的人。
    在这样和平繁华下出生的人,这个年岁,总有着这样的骄傲。
    更何况,他还有着那样的才华。
    小丫头红了脸,看着那青年买了两个胡饼,拎了一壶新酒,飘然而去。
    过了好久,才发出惊讶的声音。
    她急匆匆的把饼子放在怀里,跑回了小油车旁,上车前又看了一眼那个青年的背影。
    他并不年轻,但是他的身上,依然带着少年人所独有的潇洒和随意。
    似乎这世上,没有什么能够改变他,也没有什么能够让他觉得难过。
    这时候,李白一进长安。
    他已经二十九岁了,却依然带着一股少年一般的天真和洒脱放诞。
    他尚觉得,圣明在上。
    只要有足够的本事,自然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只有自己愿意,就能够和圣君明主一起,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他正要去见右丞相张说。
    他心里满怀期待,等待着一展才华的机会。
    如同这个年代里无数的少年人一样。
    如同以后年代里无数心怀梦想的人一样。
    他有很多人没有的才华,在这个年代却也依然没有挣脱自己的命运。
    他看着盛唐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应了四个字。
    盛极必衰。
    只是天下百姓何辜,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谋一个吃食生存。
    随着时间的过去,他渐渐老了,眉目间多了疲乏和沧桑,灰心丧气,现实和梦想,总是相差的太多。
    这个世界,不是一个人可以扭转的。
    就算是他有诗,也有剑。
    对于这个世界,也毫无办法。
    他一步一步的走过盛唐,一身落寞,走过战争,欲挽天倾而不得。
    他四处奔走,空有一腔报国热血却无处施展本事,想要告发安禄山的野心却只得到了天子回护的消息。
    安史之乱在猝不及防的爆发。
    想要尽快的平乱,皇帝自以为是带来的是烈火焚天。
    触目所及,十室九空。
    荒草萋萋,枯骨遍野。
    女娲补天,能够补天的人。
    大概,也就那么几个吧,大部分人,还是在这乱世里,生不由己的挣扎,想要救人已是不易,何况还想救国。
    他在日暮时投宿在石壕村。
    “啊,我见过你的。”
    面前神色沧桑的妇人,看着满眼疲乏的李白,露出了怀念的神色。
    那时候她还年少。
    在长安是一位贵女的小丫头。
    穿着干净漂亮的衣服,吃过焦脆的胡饼,还有夫人小姐赏赐的银簪子和糕点。
    甚至还攒了一小笔私房钱,可以买自己想买的那一样首饰。
    曾经在春日的长安街头,与他擦肩而过。
    这才有观众惊讶的认了出来。
    眼前这个年老的妇人,竟然是影片一开头就出现过的那个天真烂漫的小丫头。
    只是比起当初珠圆玉润一脸笑意的小姑娘。
    眼前的老妇人,头发白如枯草,脸上的皱纹里都是疲倦,如同即将枯死的树木,却又茫然的维持着一线生机。
    那里有当初长安街口惊鸿一瞥的明媚丰腴。
    “我嫁了人。”方才四十六岁,却满头白发的妇人这样说道,声音平静。
    小姐对她好,放了她出来,还陪嫁了一笔银两,她嫁了一个小地主。
    她生了三个儿子,却都在前些日子去参加了邺城之战。
    其中一个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已经战死了。
    现在除了她,家里只有一个吃奶的小孙子和儿媳妇。
    儿媳妇也面黄肌瘦,没有奶水只用了一点点野菜汤在喂着啼哭不休的婴儿。
    在新婚的时候,她的丈夫就上了战场。
    老妇人打听过小姐一家的消息。
    好不容易才听长安逃出来的人说。
    当初她伺候过的贵女,现在的秦家老夫人,带着自己所生的三位小姐,在长安城破那一天,都跳了井。
    大娘良媒新聘纳,二娘倾国眉新画,三娘横波真仙子,仰天掩面同入井。
    正说着,外头传来了吵闹的声音。
    是有差役来趁夜征兵。
    年老的妇人安抚了儿媳妇和孙子,走了出去,外头有声音传来。
    “我虽然年老力衰,但是请允许我随你连夜回营,还赶得上为部队准备早餐。”
    儿媳妇面目木然,抱着怀里的孩子有一下没一下的拍着。
    第386章 已售光
    窗外的太阳把人间烤的如同蒸笼一般。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