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27节

      宫宴(2)
    四贝勒被自家兄弟起哄上台表演,一脸铁青, 瑾宁在一旁幸灾乐祸地看着, 被四贝勒瞪了好几眼。
    在众皇子的起哄中, 四贝勒让人搬来了琴。其实作为大清的皇子,琴艺肯定是学过的, 本来瑾宁想说的惩罚是唱歌,但是想想四贝勒的冷脸还是算了, 等下人翻脸了就不好了。台上的人起手间透着风雅,指法连贯流畅,一挑一抹带着些风情, 琴音飘飘洒洒, 时而柔美时而激昂,台下的人都投入这琴声中, 一曲完毕, 还没等众人回过神来,四贝勒就淡淡站起回到自己的座位去了。
    “老四这琴艺不错, 赏。”
    “谢皇阿玛赏赐。”
    瑾宁拿起酒杯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 不时和影一说说话, 康熙和瑾宁隔着一段距离,而大臣更是不敢找瑾宁说话。
    就在瑾宁无聊地把玩着手里的酒杯的时候, r国的使团走出一个人, 对着康熙恭敬地行礼, 然后朗声说道“多谢今日皇帝陛下的盛情招待,大清乃礼仪之邦, 我大和民族亦是以大清为榜样,但今日竟有不懂礼数之人,见到大清陛下竟不起身行礼。大清不与其计较,但是我们确是看不下去了,这真是对大清的不敬。”说完还一脸愤怒地看着瑾宁这边。
    瑾宁一脸看傻子的表情看着站着的人,随后轻蔑一笑,拿起酒杯继续喝着,并没有回应那个r国人的话,而大臣们因为刚才的话全部都注视这华夏这边。
    r国的山本纯次郎看着无视他的华夏人还有一脸幸灾乐祸的大清人,心里直冒火。这次华夏占领了r国,他们只能像丧家之犬一样逃了出来,但是在大清,r国是大清的从属国,可不需要看华夏的脸色。而且最好是挑起大清和华夏的矛盾,这样r国才能够得到喘息的机会,也能把大清拉做自己的战友,等到计划顺利进行,到时候华夏就会自顾不暇。
    “怎么?华夏这是目中无人吗?都不打算解释了吗?”山本纯次郎继续添油加醋的说道。
    奈何他对面的是瑾宁和影一等人,瑾宁端详着手中的杯子,突然对着旁边的影一来了一句“怎么这大清的宫宴还有狗叫声,实在是太吵了。”
    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在这个全场都安静的时候显得还突出,所以所有的人都听到了。大清的人听到都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这华夏的女王说书实在是太毒了,而且怎么打脸怎来。
    山本纯次郎听到瑾宁的话脸都红了,不过是气的,但是人家也没指名道姓,自己也不好发作,而且看大清的样子估计是不想闹得太僵。山本努力地挤出一丝笑容,对着康熙说道,“听闻华夏和大清都推崇汉学,皇帝陛下和女王陛下的文采卓绝,我们亦想瞻仰两国风采,不如两国来个文学上的交流,让我等开开眼界。”
    影一听到这话以询问地看了看瑾宁,瑾宁给了他一个安抚的眼神,示意没事。文学?原谅自己在前世没什么兴趣,就是穿越来到大清后虽然也学习了,但是拿也只是把空间里的书挑一些都看了一遍,吟诗作对那就勉强了。不过要是他们一定要看,那自己也不能说不会吧?再不济那就只能抄抄别人的了,自己可没有什么负罪感说什么抄袭的,自己连华夏都弄出来了,还不好意思抄几首诗?不过这应该不会作诗吧?
    康熙听了山本的话,也不知打什么主意,很开心的对着华夏这边说道“这个主意不错,华夏以汉学为国学,此次和大清交流也能增进两国的感情,也能一睹华夏风采,不知华夏这边意下如何?”
    瑾宁坐在座位上兴趣缺缺的说着“吾对文学不甚喜爱,但若是陛下执意,那华夏也是奉陪的。但是作为大清的从属国,r国不是一直学习汉学嘛?那也来比试一番吧,毕竟r国对大清那么尊敬,总有人喜爱汉学的吧?”
    瑾宁这是把r国也拉下水,毕竟这是r国提出来的,要是这时候推辞总显得别有用心挑起两国的比试似的,所以r国也是没有办法只能乖乖的参加了。
    康熙兴致勃勃地召来几名汉臣,让他们商量出题,在场的所有人都可以参加。相比于大清和r国的人数,华夏这边两个人是不够看的,所以众人也觉得这次应该是大清一显身手的时候。
    由于顾忌华夏和r国乃外邦,所以这次就以对对子的形式进行,由各国轮流出对子,每国派出一人对,最后对出最多者为胜。
    先是大清出题,一位年老的大臣出列,“大清出的上联为: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请教各位下联,不知哪位先来?”
    瑾宁看着r国的人一脸茫然的样子,心里一阵舒爽,想坑人却把自己也坑了吧?一脸微笑地看着他们,“随意,看r国那么喜爱汉学,看样子是迫不及待了?那让你们先来?当然,要是你们不愿意让我们先来也行。”
    r国使团的人被瑾宁的话说噎得出不出话,又不能拒绝,只能认输道“我们尚且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这个对子我们放弃。还是请华夏国来给我们见识一下汉学的魅力?”
    山本见瑾宁让他们先回答,认为其实华夏也不会,遂提议道。瑾宁看了山本一眼,对着大清的大臣说道“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在场的人细细地品位着刚才的对子,不由拍案叫绝,平仄和意境都很符合,看来这位华夏的女王还是挺有才学的。
    随后r国和华夏都各自出了题,r国倒是想为难华夏,但是奈何有心无力,水平有限,只能在一旁干看着,到他们对的时候也只能放弃,自己出的题也是比较简单。
    一轮下来,大清和华夏都对了出来,平局。就在众人由于是就这样平局还是多加几道题的时候,大清一位头发花白的官员站了出来,说道“启禀皇上,既然大清和华夏平局,那不如再加几题,让大清和华夏分出胜负。臣这有几个对子一直对不出,还想请华夏女王陛下指教。”
    这位和佟家的那位老大人可是关系匪浅,所以是属于佟家一系的,看到刚才佟国维对其使眼色,瑾宁就知道这佟家是又要搞什么事情了。
    康熙也知道这是佟家在挑衅瑾宁,但是他乐得在一旁看戏,以佟家来试探她,就算出了事情也可以推做是他们的家事,而且康熙也想知道她的水平怎么样。
    “准奏。”
    瑾宁坐在那里根本就不看站在殿中间的人,而是意味深长地看四贝勒一眼,那意思就是这就是你说的看好佟家的人?四贝勒觉得自己真的是里外不是人,这是皇阿玛同意的,自己有什么办法?只希望场面不要变得不可收拾就好。
    那位老大人看到对方看都不看自己,顿时觉得自己是被轻视了,火冒三丈,提高声音道“老夫这有一上联,乃昨日看到荷花池中的小鹅在戏水所作。还请女王陛下听好:白鹅黄尚未脱尽,竟不知天高地厚。”
    所有人听到这个上联都看着那位大臣,心里赞叹真是有勇气,不知道华夏这边会怎么应对呢?这一联要平仄和意境都对上很困难,而r国的人则是在一旁幸灾乐祸。
    瑾宁拿起桌上的酒杯对着那位大臣遥遥一敬,就在众人以为她这是敬酒认输的时候,瑾宁开口道“乌龟壳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奸巨猾。呵呵,荷花池中不仅有鹅,还有王八,不知这下联对的可工整?”
    那位大臣听到瑾宁的下联气得快要吐血,脱口而出“老夫这还有一个上联,请陛下指教: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
    锯谐音句,真是在讽刺对方是小猴子,竟然来对对子。瑾宁一口喝下酒杯的酒,放下杯子开口道“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
    借用“蹄”与“题”的谐音,用“老畜生”回敬“小猴子”,以牙还牙,对仗工整,将刚才的讽刺全部都还了回去。
    瑾宁的话像一个耳光打在人的脸上,那位老臣被羞得面红耳赤,挑衅不成反被辱,自己的水平竟然还不如一个外邦人,真是恨不得挖个地缝钻进去。
    而在旁边看热闹的人也在为华夏这位的才学所折服,这学问在大清都属于佼佼者,佟家和场上那位真是自取其辱。
    “看来女王文采斐然,让朕很是技痒,朕这里有一千古绝对,还想请女王指教。上联为:烟锁池塘柳。这一联还没有人能对的出来,不知陛下是否能赐教?”康熙突然出声出了个上联,看来是之前那位太丢大清的面子了。
    这个联真的是千古绝对,但是瑾宁刚好看过,上联烟锁池塘柳分别带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并且很有意境。凭自己是真的对不出来,但是自己可以有外挂的,之前自己就看过这个对子。
    瑾宁倚着椅子,一边嘴角上扬,带着嘲讽的目光看着康熙,说道“那真是承蒙陛下看得起,这种千古绝对都出来了。我对的下联为:桃燃锦江堤。不知大清这边可有其他的下联?”
    第59章
    宫宴(3)
    “桃燃锦江堤。”听到这个下联,所有人一愣, 随后倒吸一口气, 这个确实是目前听到的最合适的下联, 大清目前还真的是没有人能对得上,但是若是直接说对不上, 那大清也是挺丢脸的。毕竟华夏就出了两个人,大清一群人在还对不上个对子。
    康熙坐在龙椅上神色莫名, 随后开口道“这千古绝对也能对的上,这真是后生可畏啊。既然这对子比完了,那后面就比诗词吧?不限题如何?”
    瑾宁知道康熙这是丢了面子想找回来, 但是碍于面子, 不想让人说欺负外邦,只能以不限题为由来开始这个比试。不过不限题的话, 那自己倒是可以抄抄后世的诗词, 反正历史已经被自己弄成这样。
    “吾才学有限,于诗词一类才疏学浅, 不想班门弄斧, 但若是不限题材的话倒是可以一试。”
    康熙让人搬来了书案拿来文房四宝, 让人可以当场将诗词写下来。大清的是一名中年的官员,气质儒雅, 看起来应该是常年浸淫于文学的人。只见他走上前去, 拿起毛笔, 胸有成竹地开始写起来。
    瑾宁想着对不住了,借用您的诗来装一下, 便上前去执笔挥墨,片刻便收笔,回到座位上。
    看到两位都已经完成,大清的大臣和皇子们开始往书案走去,想要观摩两人的诗词。先是那位中年官员便是徐大人,
    “绮怀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好诗,徐大人果然是才思敏捷,这诗凄婉动人,可真是让人感受到这伤感绝望,看来徐大人是有一段难以忘怀的故事啊。”
    众人读了徐大人的诗觉得不愧是年少便进入国子监的才子,这文采让人佩服。看完了这首诗,一些有过相同经历的人都不禁生出一种知己的认同感。
    随后众人又走到另一个书案处,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力透纸背的字迹,如铁画银钩,苍劲有力。本朝中,四贝勒的字一直被皇上称赞,看着纸上的字迹比之四贝勒那也是不逞多让啊。在看上面的诗句,这……,是一首词?
    围在外面的人正疑惑着这里面的人怎么不读出来让大家一起鉴赏?抬眼望去,看到那几位自顾盯着纸面,眼睛瞪着很大,好像很惊讶的样子。
    “怎么了?张英,你读出来给大家鉴赏一下。”康熙见到看着的人都没出声,也不知道这是写得太好还是写得太差,遂让大臣读出来一起鉴赏。
    “是,皇上。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一首词读下来,整个大殿都十分的安静,好一个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让众人感受到了一个帝王掌握苍生的霸气,以及整首词中踌躇满志想要成就霸业的决心锐不可当。
    众人还沉浸在诗词中没有回过神来,康熙听到这首词俱是一惊,开始思索眼前这人是否真的无害,能做出这样一首词的人,非大胸怀、大气象、大格局不能为也。
    “果然是文采风流,看来陛下刚才是在谦虚了,这诗词比试应该是华夏胜。华夏果然是深藏不漏,有您这样的君主,难怪华夏能在短短十年间发展到如今的境地。只是我大清还想多了解华夏一些,对对子和诗词都是华夏胜了,不知华夏在其他方面如何?也让我们见识见识华夏的风采。不知陛下意下如何?”康熙思考了半刻钟,又提议道。
    瑾宁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之前的诗词和对对子也就算了,毕竟这是正常的文学比试,但是这一而再再而三的比试是没完没了了?看来是自己来到大清之后脾气太好了,太好说话,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他们能随意安排的?
    瑾宁抬首直直地与康熙对视,冷冷一笑,磅礴的杀气倾泻而出,众人只觉得连空气都凝滞了,旁边的人除了影一都被这股杀气吓的不敢说话。
    “这比完了对对子再比诗词,比完了诗词皇帝陛下还想比。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比试啊?都说事不过三,这都比了两局,就算最后一局大清胜了,那结果也不能改变。不过既然陛下发话,那我华夏奉陪,不过这回轮到我们来决定比什么了吧?”瑾宁勾起一边唇角,邪肆又张扬样子让在场的人都觉得这人果然很危险,看来这是不耐烦了。
    四贝勒看着那个红色的身影眼中略过一丝担忧,既是担心这人让大清陷入危机,又怕她受到什么伤害,一时间进退维谷,只期望不要闹得太僵。
    康熙自然是看到了对方的气场变得像是一个饱经杀戮的死神,而自己则是她的猎物一般,让人不由胆寒。但是很快他就缓过来了,“不知陛下想比试什么?”
    瑾宁颇有深意地看着康熙,一字一句的说道“华夏最擅长的是军事,不知大清有没有兴趣来个军事比赛?”
    军事,这是华夏让人钦佩又让人忌惮的东西,而且军事这一方面太过敏感,若是赢了还好,若是输了,传了出去……那其中蕴含的东西可是很多的。但是这是一个窥视华夏军事机密的好机会,在比试中才能知道大清和华夏的差距。这其中的利弊,康熙在心里衡量着。
    瑾宁说完没再说话,她知道康熙还需要一些时间去考虑,毕竟涉及军事的话都是大事,但是她肯定康熙是会同意的,因为这个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大清对于华夏的忌惮自己是一直都知道的,只有趁这个机会大清才能了解华夏的军事。
    “不知华夏想要如何比试,总想要有个章程。”
    “那陛下这是答应了?海军在这估计也不方便比试,就算了。那就陆军,划出一块地,各自选出100名士兵,双方有自己的地盘,不使用武器,能拿到对方的旗帜者胜出,旗不可藏匿起来,只能由人拿着。时间限定五个时辰,营地抽签决定。这是一场军事比试,总会有伤亡,希望大清的人要做好心里准备,要是实在金贵的人可别上场。到时候出了事情我们是不负责的,当然,我们也不会特意下死手。还有,由于r国也是大清的属国,要是r过有兴趣也可以参加,三个国家更有趣了。陛下觉得如何?”瑾宁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堆,最后一脸挑衅地看着康熙。
    瑾宁所说的比试让众人都感到新奇,毕竟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军事演习这种事情,军队最多也就是个人的比武,这个提议让他们又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康熙听到瑾宁的解释,眼眸精光一闪,“如果r过也加入,要是大清和r国联合起来,那华夏不就腹背受敌?”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你确定r国就一定会站在你们那边?再说了,这是我给他们的命令,就算前面是地狱,他们也只会勇往直前。陛下不用担心。”
    “既然如此,为了公平起见。还是华夏和大清先比试,胜者在和r国比试,但是他们只能有50人,怎么样?”
    这一声询问的是r国的人,这次来的都是为了护送天皇来大清的,还没有见到华夏的军队就要逃跑让他们觉得很憋屈,所以这次答应得很快,这是一个向华夏报仇的好机会,就算华夏的人出了事情,他们也没有脸公然报复自己。
    在定好了后天比试之后,宫宴也快要结束了,今天的晚宴让所有的人对华夏的了解又加深的了一下,但是也更加忌惮华夏。不过瑾宁表示有忌惮才好,不然都以为自己是包子,谁都能来捏一下。
    回到了住所,瑾宁让影一安排一下比试的人手,如果不满意可以抽调驻扎在京郊的陆军部队,毕竟这种军事演习还是需要多种兵种相互配合比较好。
    ——————————分割线——————————
    皇宫
    康熙在宫宴散去后让几个皇子去了御书房,此刻御书房的气氛有些凝重。
    “今日一事,华夏那位不简单啊,若是以后华夏与大清为敌,恐怕大清将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这次的军事比试是一个机会,你们看完比试后要给朕写份褶子,对比三国的军事。此次的比试由太子和胤褆负责,老四你多留意华夏的动静,有空你也多去那边走动一下,毕竟你们年少的时候有接触。”
    “是,皇阿玛。”
    “都退下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