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娇淫青春之放纵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下厨房

第131节

      第一百四十五章
    转眼进了腊月。
    腊月初有件大事, 那便是彦儿的周岁礼。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新生儿的周岁礼乃是极很重要的事,而同样的,对于一国而言, 皇长子的周岁礼也自然不容忽视。
    太常寺与礼部以及宫中提前半月便开始筹备, 到了腊月初二这一天,在宫中为小家伙举办了隆重的生日宴。
    临近年末,大理国的贵宾们原本急着赶回去,但为了观礼,也特意推后了行程。
    棠梨宫一大早便开始热闹, 皇室中的几位王妃都带来了自家府中的小娃儿,段家二嫂沐琬也带了自己的两个孩子来, 段菁菁也特意赶早进宫,都为了能提前见到皇长子的尊荣。
    彦儿非常争气, 归功于自十个月起就萌发的走路兴趣, 终于赶在生辰前半个月学会了走路。小家伙仿佛知道今日是自己的大日子, 一早就醒了来, 等着乳母宫女们给自己换上新裁制的小礼服, 便挣扎着下了地,自己在房中走。
    走了一会儿, 眼看宾客们陆续到来, 尤其还来了好几位小娃儿,乳母们便将他抱去了皇后正殿中。
    彦儿毫不眼生,很高兴的同小客人们一起玩, 最喜欢的,便是段家那位比自己大半岁的小哥哥段延熙,以及安王府自己的小堂哥宇文瞻,三个小家伙聚在一起,时不时的还以“婴语”来交流。
    大人们自然听不懂,但眼见小娃儿们咿咿呀呀连并着手舞足蹈,也是笑得十分满足。
    见孩子们玩儿的好,静瑶便放心的同身边的客人们交谈。
    宾客们之中,原本数安王妃与她最亲近,但自打见到来做客的沐琬,两人也身为投机,不过半月的功夫,倒也熟稔许多,今日她便特意叫了两人一同说话。
    静瑶先是瞅瞅安王妃的大肚子,问道,“我记得你比我早半月来着,现如今感受如何?”
    安王妃道,“谢娘娘关怀,就是晚上入睡时有些不舒服,其他都好。”说完又问她,“娘娘觉得如何?”
    静瑶抚了抚肚子,道,“大约是近来孩子长得快些,本宫只是觉得有时候腰痛难忍。”
    对于这些经验,已经生过两胎的沐琬很有发言权,出声安抚二人道,“这些都是免不了的,再忍忍吧,等生出来身体就舒服了。”
    静瑶点头笑笑,便顺嘴问她,“听闻诸位明日便要启程了?眼看着好不容易来一次,怎么不多住些时日?”
    沐琬解释道,“我们大理也过年节,眼下都入了腊月,如果此时再不启程,恐怕无法赶回去同家人团聚了,所以只好尽早上路。”
    静瑶闻言点了点头,不无遗憾地说,“此次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沐琬笑道,“不瞒娘娘,大理的书院已经动工了,今次出发前,母后还特意叮嘱我们,等书院落成时,诚意邀请您驾临大理,亲眼看看书院。这毕竟是您与母后共同促成的。”
    静瑶闻言眼睛一亮,“这么快?”
    沐琬嗯了一声,“母后说既是好事,当然要趁热打铁,现在我国民众对书院很是期待,工匠们也不敢怠慢,照目前的效率看,预计来年秋天就可竣工了。”
    这件事确实是由她同大理王后共同促成,原本只是一个想法,没想到眼看着就要变成了现实。
    静瑶自然是满怀期盼,便应道,“听闻大理风光绝佳,等我得了空,一定过去看看。”
    沐琬很是期待,忙道,“太好了,若娘娘驾临大理,我们一定尽情款待。”
    正在说话的当口,忽然见倚波过来提醒说,“娘娘,吉时已到,该行拈周礼了。”
    “拈周礼”即民间所说的“抓周”,是小娃儿周岁礼的重头戏。
    本次皇长子的拈周礼特意设在了柔仪殿中,为的就是地方大,容得下许多人。
    静瑶便点头说,“那好,咱们带彦儿过去吧。”
    倚波忙在前头开路,静瑶母子连同安王妃,沐琬等宾朋一同去了柔仪殿。
    ~~
    此刻的柔仪殿中已经置好了一张坐榻,通体的红色,彰显着喜庆,上头也已放好拈周礼常见的物件,与民间不同的是,还多了几样特别的,比如金印还有铁弓。
    毕竟彦儿是皇子,在某些人看来,等会他对什么感兴趣,足可以关乎大梁未来的命运呢!
    是以此刻柔仪殿中皇亲国戚文武重臣齐聚,众人满怀期待,都想等着看看皇长子会抓什么。
    眼看着宇文泓也从前头过来了,礼官便不敢耽搁,说了声,“吉时已到,请小殿下上座。”
    彦儿抬头瞧了瞧这说话的人,正想咧嘴笑,忽然被乳母抱去了座榻上。等小家伙坐定后发现,原来这榻上这么好玩,摆了许多好玩的东西呢!
    小家伙扭头四处看看,有些眼花缭乱,而此时包括帝后在内的众人俱都屏息静气,就等着看小家伙要先拿什么。
    彦儿其实什么都想拿,但目光一扫,发现了一个好玩的东西,便微微伏了俯身,一个伸手就把东西拿在了手中。
    此时众人都是眼睛一亮,原来小家伙拿在手中的是一本《孟子》。
    彦儿不仅把书拿在了手中,还试着用小胖手翻开看,一脸的认真,见此情景,东阁大学士林鸿朗笑赞道,“黑发就知勤学早,小殿下有此好学之心真是难道。”
    为了夸赞彦儿,难为老先生还特意将劝学诗中的名句做了更改,静瑶笑笑,替彦儿谢道,“大学士过奖了。”
    其实心里却是明白的,小家伙一直想拿自己桌上的书卷,倚波她们怕他撕坏,总是高高放起来,如此一来,却叫小家伙愈加好奇,今日上来就拿书,大约是好奇久了的缘故。
    说着看了看宇文泓,却见他正朝自己看来,微微笑道,“不错,读书修身养性,彦儿很会选。”
    静瑶抿唇一笑,又听他道,“还有这么多,彦儿还会选什么?”
    静瑶便看了看乳母,乳母会意,上前将小家伙手里的书卷哄走,又道,“殿下,您瞧还有怎么多好玩的呢,您再选选看?”
    彦儿今日倒好脾气,正在玩儿的物件被拿走,也并不发怒,只是转眼又看向榻上,忽然眼睛一亮,有了目标。
    那东西离自己有些远,小家伙便往前一探,由坐变成了爬的姿势,往前挪了一下,方把东西拽在手里。
    原来是枚印章。
    其实这才是众人最期待的一幕,眼见皇长子将印章握在手中,且很是好奇的把玩,一旁的几位大臣方放了心,另一位大学士阮宿也出声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小殿下选了这印章,日后必有雄才大略,乃是江山之福!”
    彦儿是正儿八经嫡出的皇子,众人自然毫不吝惜溢美之词,静瑶微微笑笑,抬眼看了看宇文泓,就见宇文泓微微点头,“彦儿不错。”
    面上笑得也是和煦。
    皇长子先摸了书卷,再摸金印,接下来后来又去摸了一支笔,却始终没理会那些普通玩具,这叫忠心耿耿的大臣们颇为放心,接连有人出来称赞。
    拈周礼结束,柔仪殿顺势摆起了酒宴,众人入座,为小殿下庆贺寿辰。
    晚间入睡前,宇文泓回忆起白日的事,不忘夸奖静瑶,“今日彦儿委实不错,书本,金印与笔,这都是干大事的象征,可见朕的儿子并非纨绔啊。”
    静瑶忍不住笑笑,本想谦虚几句,但见他一脸得意,便顺势哄道,“俗话说虎父无犬子,陛下神武,彦儿受您的言传身教,当然是不差的……”
    宇文泓点了点头,信心满满,甚至开始规划道,“时间不早,朕该为彦儿寻太傅了……你觉得林鸿朗与阮宿,谁更好些?”
    静瑶想了想,微微皱眉说,“臣妾身在后宫,对这二位都不甚了解,这件事,还是陛下定夺吧。”
    宇文泓便道了声好吧,自己琢磨去了。
    只是没过多久,又听见他在微微叹息,引得静瑶忙问道,“陛下怎么了?”
    宇文泓微微有点失望,“朕自幼习武,十四岁便上战场,却没料到,彦儿对习武一点都不感兴趣……”
    静瑶一怔,旋即想了起来,拈周礼的时候,彦儿从头至尾都没有去抓那张铁弓,这是叫他介怀了?
    她笑了笑,赶忙安慰道,“彦儿向来好动,兴许长大了也喜欢强身健体呢,陛下无需在意拈周礼的事,今日小家伙拿的都是平时不常见且好拿握的,那把弓那么大,他也知道自己拿不起来,才放着没管的。”
    说着又道,“兴许等再过阵子,他会缠着您叫他习武呢。”
    这样一说,似乎也很有道理,宇文泓嗯了一声,终于不那么在意了,转眼看见她的孕肚,伸手摸了摸,又自我安抚道,“也没关系,彦儿若真不喜武就算了,还有老二,老三……总有一个可以培养。”
    静瑶忍不住娇嗔,“老二还没出来,就想着老三了……”
    宇文泓挑了挑眉,“自然会有的,我们时间还多,生上几个,也不成问题啊!”
    说着想起来当初御医的叮嘱,又改口安抚道,“莫怕,咱们不急,生完这个,要叫你好好歇一歇,慢慢来就好。”
    静瑶叹了口气,抚着肚子说,“臣妾当真也不急,先把这个小家伙生出来再说吧……对了,今日沐琬还同臣妾说,等大理那边的书院落成,想邀请臣妾过去看看呢。”
    宇文泓嗯了一声,“段二倒是也提过……你想去吗?”
    静瑶目中涌出向往来,“想啊,臣妾由小到大,就只从青州来过京城,别的地方都没去过,。况且,听说大理四季如春,是个极美的地方……”
    “那就去吧。”
    话未说完,宇文泓当即发话,“朕带你去,等老二出来,朕一定带你去。”
    他说着看向她,满目温柔,“这本也不是难事,往后有什么心愿尽管说出来,不必藏在心里。”
    没料到他会答应的如此痛快,她笑着点头说好,又伸手抚了抚肚子,柔声说,“宝儿,听见了没?现在就等你了。”
    话音落下,就见肚皮上涌现一阵波浪,里头的小胎儿不知是抬了抬胳膊还是伸了伸腿,总之,引得父母二人一阵惊喜。
    ~~
    如沐琬所说,皇长子周岁礼过完,第二日一早,大理国一行人马便踏上了规程。
    段家人急着赶回去过年,宫里的人们也不例外。
    忙忙碌碌的过完腊月,转眼就到了除夕,而除夕的年饭吃过,待到第二日红日初升,已是新的一年。
    上至太后,下至普通宫人,此时都在期待一件事,那便是皇后娘娘腹中的皇嗣到底什么时候出生。
    到了二月,已该是瓜熟蒂落的时候,然而这位小皇嗣却比大哥彦儿更加沉得住气,眼看着二月都过了一半,依然在肚子里头待的安安稳稳。
    静瑶开始有些沉不住气起来,为了叫小家伙早些出来,只好多走动散步。
    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二月十八那日的早上,她的肚子终于有了动静。
    棠梨宫立刻严阵以待,御医同稳婆第一时间赶来,皇帝得了消息,也立刻从乾明宫赶了过来。
    只是原以为要等很久的,出乎意料的是,不过半天的功夫,产房里头就传来了婴儿嘹亮的哭声。
    宇文泓心间一动,立刻看向产房门口,很快便有小宫女出来报信,跟他称,“恭喜陛下,皇后娘娘又为您添了位小皇子。”
    宇文泓却急忙问道,“皇后如何?”
    小宫女赶忙点头,“请陛下放心,娘娘母子平安。”
    宇文泓终于放下心来,而后才笑道,“好好,皇后又为朕添一子,实乃劳苦功高,赏!”
    他话音落下,棠梨宫众人立刻向他下跪道贺。
    他面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却悄悄有一丝小小的遗憾。
    唔,原本想要一个小丫头的……
    不过,儿子也好。
    他现在可有两个儿子啦!真是令人开心。
    ~~
    二皇子也是个叫人省心的孩子,能吃能睡,是以小身体增肥迅速,满月的时候,小脸已经圆溜溜的几乎没了下巴。
    如同对彦儿一样,宇文泓也很是喜爱这个儿子,特意给他取名叫宇文皓,希望他长成一位光明磊落的伟男子。
    太后喜爱长孙,也喜爱这个小孙子,常常抱在怀中,还趁没有外人的时候同韩嬷嬷感叹,“皇后倒是个有福气的,接连两个男娃儿,哀家终于能放些心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存书签 返回po18首页